中国2020年可再生能源补贴预算提前下发,同比大幅缩水。
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官网11月20日披露,财政部日前下发了《关于提前下达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下称《通知》),为地方电网公司明年安排了共计约56.75亿元的可再生能源补贴预算。
其中,风电项目补助预算约29.67亿元、光伏发电项目补助预算约21.58亿元、生物质发电项目预算约0.73亿元,另有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系统补助预算约4.77亿元。
据记者了解,国家电网公司及南方电网公司范围内的补助资金将另行下达。
此次《通知》明确了2020年补贴预算支出的三种功能分类科目,分别为“2116001风力发电补助”、“2116002太阳能发电补助”、“2116003生物质能发电补助”。
按照规定,上述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系统与光伏发电项目同属于“2116002太阳能发电补助”类别。因此,2020年太阳能发电补贴预算共计26.35亿元。
据财政部今年6月下发的通知,2019年的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预算为81亿元。其中,风电项目42.4亿元、光伏发电项目30.8亿元、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系统6.8亿元、生物质发电项目1亿元。
据此计算,2020年的可再生能源补贴预算同比缩水了近三成。
本次财政部分别向内蒙古、吉林、浙江、广西、四川、重庆、云南、陕西、甘肃、新疆、青海1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财政厅(局)下发了上述《通知》。
从地方看,获得的可再生能源补贴预算最多的省份是内蒙古。
内蒙古共计获得约49.77亿元的补贴预算,约占总预算的87.7%。其次是青海,共获得2.38亿元,全部属于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系统,约占总预算的4.2%。
29.67亿元的风电项目补贴预算,分别由内蒙古、陕西、云南三省“分食”,占比分别约97.6%、2%和0.4%。
在太阳能发电项目(含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系统)共计26.35亿元的补贴预算中,内蒙古、青海、陕西、新疆分别占比为76.2%、9%、4.9%和3.1%。
生物质发电项目共0.73亿元的补贴预算中,内蒙古拿下近99.7%的份额。
《通知》表示,待2020年预算年度开始后,将按程序拨付使用。资金拨付时,应优先保障光伏扶贫、自然人分布式光伏、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等涉及民生的项目。
财政部明确,对于光伏扶贫项目中的村级电站和集中电站,补贴资金由电网企业或财政部门直接拨付至当地光伏扶贫收入结转机构,由扶贫主管部门监督足额拨付至光伏扶贫项目所在村集体,集中电站则按照其扶贫容量拨付补贴资金。
与常规能源相比,目前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较高。政府在行业发展前期采取补贴措施加以扶持,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中国主要采取“标杆电价+财政补贴”的方式,补贴资金主要来源于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
作为可再生能源补贴的主要来源,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自2007年的0.1分/千瓦时,经过了三次上调后达到现行的1.9分/千瓦时,每年筹集金额也从2007年的56亿元飙升至目前的近900亿元。
但由于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全部征收的难度较大,一提再提的电价附加难以赶上可再生能源行业的迅速扩张,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越来越大。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陶冶此前称,截至2018年末,可再生能源累计补贴资金缺口已达约2000亿元。
面对如此巨大的资金缺口,补贴退坡是大势所趋,中国风电、光伏行业先后步入竞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