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形成适合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消纳新格局?
发布者:lzx |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 | 0评论 | 3084查看 | 2020-03-09 10:49:25    

连续两年,全国新能源消纳形势明显好转。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攀升至4亿千瓦,全国平均利用率再创新高,分别达到96%和98%。“十三五”集中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工具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既有用电量增速放缓的制约,又有不断新增装机的压力,技术和市场化机制手段需要一定时间来挖掘更大的消纳空间,还有部分地区暴露出新能源项目并网接入难、自行制定低于国家标准的保障性收购利用小时数等微观问题。今年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能否顺利实现《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的2020年目标,未来能否持续保持良好势头尚存不确定性。


《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已提出七大类28条有针对性的工作举措,下一步需继续发扬既有技术手段与市场机制的经验,夯基础、补短板、强弱项,形成与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相适应的消纳新格局。在此,提醒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重视局部地区存在的弃电问题。虽然全国新能源消纳形势良好,但重点省区的利用率指标距离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弃电量也较高。而且,弃电率下降后,部分省区投资监测预警结果由红色转为绿色,新项目较快接入电力系统,新能源消纳形势尤为严峻,因此要抓好关键少数新能源大省的消纳问题,形成对全国消纳形势的带动效果。


二是合理制定未来新能源利用率目标。新能源消纳存在一个经济合理的利用率范围,不是越高越好,片面追求过高利用率,将极大提高电力系统的备用成本,限制系统可承载的新能源规模。要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的承受能力和全社会用电成本,合理制定2020年以后新能源利用率目标,为产业发展提供指引。


三是滚动做好消纳能力测算评估。目前,落实接网、消纳条件已成为各地安排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平价和竞价项目的重要前置条件。随着国家补贴退出,新能源发电陆续迈入平价甚至低价时代,消纳条件更将成为影响地方规划、电网接入、企业投资新能源的关键要素。要建立多方会商机制,加强新能源发展形势分析研判,形成科学、公开、透明的消纳能力测算方式和结果,精准引导新能源项目投资建设。


四是提高新能源接网消纳服务质量。近年来,电网企业重视新能源接网服务管理,有力支撑了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发展,但局部地区还存在接网慢、并网难问题,要督促电网企业进一步简化工作流程,合理控制接网工程建设时间,提升接网审批效率,合理制定接网审查技术标准和标准化服务要求。


五是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这是提升消纳能力的长效机制。在持续开展好深挖电源侧调峰潜力、完善电网基础设施、加强需求侧管理、促进源网荷互动等工作的同时,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快推广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推进现货市场试点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完善市场规则设计,使新能源发电边际成本低的优势和绿色优势,在电量与容量等市场竞争中逐步显现。


壮大新能源产业是国家绿色发展的应有之义,新能源发展阔步向前,新能源消纳能力建设更待提速。要处理好新能源发展与消纳关系,让新能源发得出、并得上、能消纳,稳步走向主体能源。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