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吃紧、用工紧张,新能源企业面临复工大考
发布者:lzx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0评论 | 2772查看 | 2020-03-11 11:04:17    

艰难中复工,挑战下复产。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最吃劲”时刻,新能源行业正面临供应链吃紧、物流不畅、用工紧张等一系列难题的考验。复产复工,时间紧、任务重。


站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关口,面向“十三五”收官的关键节点,2020年,本就是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大考之年——全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15%,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制度开始落地;经历竞价过渡,新能源平价上网已基本具备条件,风电电价要与当地燃煤发电同台竞争,光伏电价要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农村贫困人口即将全面脱贫,光伏扶贫也迎来了最后的决战冲刺;放眼全球,中国需要继续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展现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挑战的大国担当。


当宏大的发展目标遇上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新能源行业选择共克时艰。然而一些暂时性的困难也实实在在摆在眼前。以两大新能源代表行业——风、光为例,按照现行政策,2021年1月1日起新核准的陆上风电将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国家不再补贴,而此前核准的项目,如能按期并网,仍可享有补贴;2019年申报的光伏竞价项目,若能在今年3月31日前并网,则电价补贴会在原有基础上降低0.01元/千瓦时,6月30日前并网的降低0.02元/千瓦时,6月30日后并网的项目悉数取消补贴。


换言之,早一天并网发电即意味着早一天拿到收益,错过时间节点就可能“全盘落空”。


现实的情况是,被疫情打乱建设节奏的项目不在少数。项目进度赶不上“截止日期”成为新能源企业的“心病”和“通病”。与此同时,为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国家能源局1月31日发布通知,要求电力企业科学确定合理工期,严禁抢进度、赶工期,这进一步加重了企业的焦虑。


面对疫情“不可抗力”,新能源行业企业在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要求的同时,也迫切希望并网优惠政策适当延长——这种诉求确实有其合理性。


在此背景下,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切实考虑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并灵活合理地做出政策调整,也是帮助企业更好稀释、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因素,最终将为企业更高质量地实现平价目标而积蓄力量。


而现阶段,新能源行业也要时刻做好全面复工、恢复正常生产秩序的准备。杜绝等、靠、要心态。要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坚守工匠精神,干好工程、做好项目。自助者天助,没有自强求生的心态,一味依赖激励政策,甚至总想着钻政策的空子,无异于饮鸩止渴。


客观地讲,疫情当前,与煤炭、油气等传统能源行业相比,新能源产业面临的民生保供压力要小得多,更易集中精力搞建设、谋发展。同时,中国新能源历经多年淬炼,也正在逐渐摆脱政策扶持的拐杖,逐步适应市场化的行业环境,开始向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要效益,否则行业主管部门也不会出台如此明确的平价上网时间表。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行业的自立,不仅仅关乎行业自身的兴衰,更承担着推动国民经济向绿色、高质量转型的重任,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打铁还需自身硬。可喜的是,较高的智能化水平已成为我国新能源行业的鲜明特征。无人值守、少人值守、远程运维等先进技术已在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这在直接缓解疫情冲击的同时,更坚定了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力的信心和动力,也让行业主管部门看到了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能。


回顾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短短20余年的发展史,起起落落、挫折无数,但也正是一次又一次的险中求生,才让新能源行业从无到有,迅速成为全球各国争相大力发展的核心产业。我们有理由相信,历经疫情考验的新能源行业会在2020年收获成长,走向成熟。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