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吉喆指出,优化资金投向结构,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4月14日,据统计局网站,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发表署名文章《对冲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巩固发展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文章称,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冲击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我国长期向好、稳中向好的基本面和发展趋势。
文章指出,发展新消费新投资新供给,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引导企业扩大智能产品、绿色食品、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消费升级需要。通过政策引导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培育拓展线上消费,鼓励支持便民利民的新消费。着眼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优化资金投向结构,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强项目用工、用地、用能、资金等要素保障。
文章指出,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互联网+”行动,促进“双创”协同发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深化产权、要素改革,加大电力、电信、铁路、能源等重点行业开放竞争,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以科创板改革为突破口,加强资本市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基础制度,用重大改革举措落实落地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激发市场主体动力活力潜力。
对冲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巩固发展经济长期向好趋势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综合看,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有较大影响但影响总体可控,没有也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
面对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我们要增强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不断巩固和拓展疫情防控成效,努力打通产业和经济运行循环,强化“六稳”政策举措,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激发微观主体动力活力和潜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推动迈向高质量发展。
一、疫情冲击考验下14亿人的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冲击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严格的防控举措也不可避免对经济运行造成影响。两个多月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挥部署,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坚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较短时间内遏制了疫情蔓延扩散势头,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生产稳定,防疫物资保障有力,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裕,14亿人的基本民生得到较好保障。
(一)工业生产下滑,基础工业品和食品供给总体稳定
疫情防控期间,全国春节假期延长,节后多地延迟复工10天以上,工业生产受到较大影响。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重点行业下滑较多。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各地区各部门加强协调,调度有力,重点行业生产增加,民生物资和水电气供应稳定。
1—2月份,乙烯、粗钢、生铁、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6%、3.1%、3.1%和2.2%;冻肉、方便面产量分别增长13.5%和11.4%;煤气生产和供应、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行业产值保持增长。医疗防疫用品生产快速增长,有效支撑了疫情防控工作高效开展。
1—2月份,口罩、酒精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27.5%和15.6%,额温仪、血氧仪等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产量增长均超过15%。与此同时,各地抢抓农时,有序开展春耕备耕,积极恢复生猪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
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3.31亿亩,目前苗情基本稳定,长势总体较好。截至2月底,冬小麦主产区一、二类苗占比同比提高近3个百分点;蔬菜种植面积有所扩大,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供应较为充足。
(二)服务业生产下降,信息和金融服务业保持增长
受疫情影响,交通客运明显减少,百货、餐饮、住宿企业客流量大幅下降,旅行社团队游暂停,春节档期电影票房无收,服务业受到明显冲击。1—2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3.0%,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下降幅度较大。在传统服务业受冲击较大的同时,以互联网、数字化和科技创新为依托的信息服务业持续增长。
1—2月份,我国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235亿GB,同比增长44.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3.8%。综合运用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增加政策性银行专项信贷额度等,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金融业保持较快增长。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8.8%,比上月末加快0.4个百分点。
1—2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4.24万亿元,同比多增1308亿元;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5%。
(三)投资活动受到抑制,卫生防疫等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成效
受疫情影响,2月份投资项目施工天数同比减少约三分之一,所需物资和人员不足,项目施工进度明显减缓,投资出现下降。
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24.5%,其中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分别下降31.5%和30.3%。为降低疫情负面影响,中央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投向,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资。
1—2月份,生物药品制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检验检测服务业投资增长26.1%。重点防疫工程建设快速推进,分别仅用十天左右时间在武汉先后建成火神山、雷神山两家专门医院,迅速大规模改建方舱医院,各地也加大传染病医院改造建设,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铁路、机场、公路、水运等交通领域重大项目加快复工,京沈高铁、北京至雄安高速公路、杭州萧山机场三期工程等正在抓紧施工建设。截至3月20日,除湖北外,各地约1.1万个重点项目复工率上升至89.1%。
(四)市场消费受到冲击,生活必需品和网上销售保持增长
疫情防控期间,居民外出购物和就餐减少,春节消费明显萎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
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其中餐饮收入额下降43.1%。尽管市场销售下滑,但生活必需品销售稳中有增,医疗用品消费增加。
1—2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与群众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9.7%,饮料类增长3.1%,中西药品类增长0.2%。自助式零售业态保持增长。
1—2月份,限额以上单位超市、大型超市以及仓储会员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9%、1.6%和9.2%。零售及餐饮企业积极开拓线上业务,加快发展互联网销售等无接触服务,带动网上零售增长。
1—2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1.5%,比上年同期提高5.0个百分点。
(五)就业压力有所上升,消费价格基本稳定
疫情导致企业用工需求减少、招聘延迟或取消,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
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达到6.2%,比上年同期上升0.9个百分点。在困难局面下,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加力,积极援企稳岗扩就业,2月份共为企业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费单位缴费1239亿元。这些措施的实施避免了企业大规模减员裁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
价格形势总体平稳。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各地实施交通运输管控,部分地区物流不畅,鲜活食品供应困难增多,加之春节期间猪肉供需矛盾突出,食品价格上涨明显。
2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1.9%,涨幅比上月扩大1.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4.45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的85.6%;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35.2%,牛羊禽肉价格涨幅均在10%以上。各地保供稳价力度加大,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核心CPI温和上涨。2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1.0%,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持续稳定在1%~2%的较低水平。
(六)市场预期出现波动,新动能成长增强发展信心
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明显收缩。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35.7%,比上月下降14.3个百分点,降至历史最低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29.6%,比上月下降24.5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30.1%,下降23.0个百分点。虽然疫情抑制了传统消费和产业,但数字经济全面提速,智能化、科技型产品较快增长,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网络问诊等快速扩张,无接触配送、无人零售、直播零售等不断涌现,云旅游、云娱乐、网上博物馆等异军突起,点燃转型发展希望,展示出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强大生命力。
1—2月份,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半导体分立器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19.7%、45.1%和31.4%。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国内开展远程办公的企业超过1800万家,3亿多人远程办公。初步调查表明,3月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显著回升。
(七)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外贸外资结构继续改善
2月份以来,境外疫情呈多点加速扩散态势,世界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全球经济贸易持续下行,国际金融市场和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2月份,WTO货物贸易晴雨表指数为95.5,持续低于基准值;全球制造业PMI跌至47.2%,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低;OECD预测一季度世界经济可能为负增长。受此影响,我国外贸外资规模有所下降。
1—2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按人民币计)同比下降9.6%,实际使用外资(按人民币计)下降8.6%。在规模下降的同时,我国外贸外资结构继续优化,对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保持增长,大宗商品和重点民生消费品进口较快增长,高技术产业和自贸试验区利用外资继续增加,对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1—2月份,我国对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2.0%和1.8%;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2%,上海、广东自贸试验区吸收外资分别增长13.0%和12.8%。
(八)疫情蔓延扩散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企业复工复产步伐加快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调集全国医疗卫生力量驰援湖北,防止疫情扩散和传播,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有力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属于低风险地区,为企业复工复产、经济恢复正常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监测,截至3月29日,电网监测的1117万户企业复工率超过七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已全部复工,中小企业复工率为76.8%。
交通物流状况继续好转。据有关部门监测,截至3月中旬,全国快递业务量比一周前增长30%以上,日处理邮政快件稳定在1.6亿件以上。铁路运输网络正常运营,铁路装车已恢复至正常水平。
二、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
观察中国经济,要看长期大势。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足、空间广,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冲击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我国长期向好、稳中向好的基本面和发展趋势。
(一)物质发展基础雄厚产业链完整,经济调整修复能力强大
我国经济规模可观,产业体系完备,要素供给充足,发展基础厚实。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大关;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有望连续10年居世界首位;外汇储备规模超过3.1万亿美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9万亿元。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产业配套齐全,增强了我国抗风险能力,也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医疗防护等物资生产能力短时间内迅速扩张,满足了快速攀升的应急需求,体现出我国经济具有强大的供给能力、适应能力和修复能力。防护服日均产量由疫情初期不足2万件达到3月初50万件,N95口罩日均产量由20万只达到160万只,普通口罩日均产量达到1亿只。
还要看到,我国基础设施日益完备,2019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9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突破3.5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5G商用稳步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明显,疫后消费有望恢复增长
我国人口总量达到14亿人,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拥有全球最具成长性的消费市场,巨大的市场规模为我国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是我国应对内外部风险挑战的重要优势。
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0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7.8%。随着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多样化消费需求不断扩张,消费升级发展态势明显。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支出同比分别增长7.0%、12.9%和12.9%;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为45.9%,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前期被抑制或延迟的消费需求将加快释放。
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2月份第一周乘用车日均零售量仅811辆,3月份第三周已恢复到2.6万辆。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扩大居民消费,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后期政策措施力度还将加大,有利于消费持续较快增长。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发展空间将不断拓展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短板领域投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取得积极成效。2019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提高至76.6%,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教育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37.2%和17.7%;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比上年末降低0.2个百分点,商品房待售面积减少2593万平方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高端供给仍然不足,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应性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目前,我国人均基础设施存量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20%~30%,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平均水平,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不到15%,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此次疫情也暴露出我们在社会治理、公共卫生设施、应急能力建设、物资储备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短板蕴藏机遇,差距正是潜力。补齐短板是下一步扩大投资潜力所在,也是未来发展空间所在。
还应看到,疫情防控期间,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基础设施等在物资调配、消费品运送、满足居民海量网络服务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昭示着未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支撑,进一步增加投入大有可为。目前,我国储蓄率仍然较高,社会资金来源潜力很大,持续扩大相关领域投入,提升供给质量和水平值得期待。
(四)创新引领作用增强,新动能新产业活力涌现
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科技投入持续增加,创业创新蓬勃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019年,我国研发投入达2.2万亿元,投入强度为2.19%,超过OECD国家平均水平。我国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劳动力供给规模居全球前列,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近9亿人。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的高素质人才超过1.7亿人,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研发人员总量稳居全球首位,每年大学毕业生800多万人,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增强,2019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4位,比上年上升3位。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国卫生科研人员加强新冠肺炎疫苗研发,取得积极进展。疫情防控期间,新模式快速成长,新业态逆势发展,折射出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效,展现了中国经济“春风吹又生”的韧性和活力。
(五)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市场动力潜力持续迸发
改革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支撑未来经济增长、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不竭源泉。近年来“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我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大幅提升到第31位。企业松绑减负力度加大,创业创新热情有效激发,市场主体大量涌现。
2019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377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2万户,活跃度70%左右,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2亿户。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2019年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3万亿元,企业获得感增强。科创板、自贸试验区等改革探索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得到加强,制度环境不断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形成,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不断显现。
下一步,随着财税金融、国资国企、收入分配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加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不断增强,市场动力潜力将不断激发。
(六)扩大对外开放持续加力,国际交流合作态势向好
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我国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外贸外资发展取得新成绩。
2019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31.6万亿元,有望继续位居世界第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使我国成为吸引外资的热土。2019年,在全球跨境投资下降的背景下,我国利用外资不降反增,占全球比重上升至10.1%,稳居全球第二。
今年以来,疫情对外贸进出口造成一定短期冲击,但我国外贸韧性足、竞争力强的特点没有改变,集成电路、汽车等重点商品出口保持增长。近期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而我国疫情防控成效明显,营商环境继续改善,有利于增强外国投资者长期在华投资经营的信心。我国在做好国内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驰援多国抗疫,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
目前,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与全球180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向意大利、塞尔维亚、伊朗等国家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提供防疫物资,充分展现了大国担当,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赏,为我国与世界各国开展多领域交流、深化互利合作创造了新机遇。
(七)城乡区域协调联动稳步推进,一体化发展和梯度开发潜能巨大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发展差距不断缩小。2019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6.2%,快于城镇居民1.2个百分点。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扎实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区域良性互动格局正在形成。2019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1%,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9%,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4%。
但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仍较突出,相比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教育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后发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广阔。从未来看,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推动产业在区域间梯度转移,将带动巨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拓展发展回旋余地。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明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汇聚发展伟力
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历经一次次危机和突发事件考验,我国应对复杂局面的机制更加完善、经验不断累积、能力持续提升。面对突发疫情,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由财政托底全力支持患者免费治疗;加强组织协调,统一调度各方资源和力量,集中支援武汉和湖北疫情防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力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及时出台阶段性减税降费、增加金融专项贷款和再贷款、降低用能成本、促进外贸外资增长、保供稳价、稳定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和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成效持续显现。
这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创造力和战斗力。制度优势不仅是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制胜法宝,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支撑。
三、进一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但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冲击,这使我国疫情输入压力持续加大,也给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链恢复带来新的挑战。
我们必须坚定发展信心,坚持底线思维,狠抓现有政策举措早落地早见效,进一步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一)巩固扩大疫情防控成果,加快复工复产疏通经济循环
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慎终如始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落实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重点任务,维护好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协调解决职工返岗、原材料供应、物资运输、防控物资保障等难题。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协同复工,努力畅通产业循环。
(二)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有效对冲疫情负面影响
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强化“六稳”举措。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继续推进减税降费,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确保已出台的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缓缴住房公积金等政策落地见效。
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采取增加专项贷款、再贷款、再贴现、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保持流动性相对充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引导实际利率下行,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和制造业信贷投放,支持企业恢复发展。
(三)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防止因疫致贫返贫
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落实消费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有序组织中西部地区务工人员返岗,优先吸纳贫困地区农民工就业。积极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和龙头企业加快复工,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促进扶贫农畜牧产品销售。加快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加强因疫致贫返贫人员帮扶。
(四)发展新消费新投资新供给,积极扩大有效需求
引导企业扩大智能产品、绿色食品、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消费升级需要。通过政策引导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培育拓展线上消费,鼓励支持便民利民的新消费。着眼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优化资金投向结构,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强项目用工、用地、用能、资金等要素保障。
(五)坚定不移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动力活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互联网+”行动,促进“双创”协同发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深化产权、要素改革,加大电力、电信、铁路、能源等重点行业开放竞争,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以科创板改革为突破口,加强资本市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基础制度,用重大改革举措落实落地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激发市场主体动力活力潜力。
(六)深化扩大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用足用好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有序推动外贸龙头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支持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稳妥有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放宽外资准入限制,扩大金融等服务业对外开放。抓好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落地。
(七)有效发挥社会政策托底作用,切实办好民生实事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通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职业培训补贴等多种渠道,支持企业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增加灵活就业,鼓励创业创新,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和硕士研究生扩招。抓好春季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加强粮油菜和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畅通民生物资运输、仓储、销售渠道,稳定商品价格。多措并举增加居民收入,执行好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做好社会救助帮扶。
(八)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维护国际公共卫生安全
加强同世界卫生组织沟通交流,及时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在溯源、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加强科研数据和信息共享。加强航空运输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有效防范疫情跨境输入输出,畅通国际国内人流物流运输,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外国商业采购防疫物资提供便利,在国际疫情防控中发挥我国负责任大国作用,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