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携手600家企业共建光热产业链
发布者:Catherine | 来源:中国广核集团 | 0评论 | 1285查看 | 2024-04-19 17:36:31    

中广核在光热领域创新实践的引领性、示范性已累计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约600家企业共同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衣学东表示,中广核新能源在光热发电领域已经具备较为明显的技术优势,在光热电站建设、运维与科技研发等方面具有先发优势与平台优势,中广核德令哈项目的示范效应和项目牵引能力也逐步显现,为后续推动光热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生动的央企实践样品。


“光热发电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兼具调峰电源和储能的双重功能,是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传统能源的有效手段,是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有效支撑。在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光热产业的崛起,不仅关乎能源产业结构的深度变革,更关乎新质生产力的孕育与释放。”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李亦伦表示,中广核将继续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与业内各方的合作,共同推动光热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实现国家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01

国内最大熔盐槽式集热器原型机完成试制,全球最大槽式集热器太阳法向辐射跟踪平台建成


中广核已开发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开口熔盐介质槽式集热器系统,该集热器系统原型机已于2024年1月完成试制,于4月15日在刚刚建成的槽式集热器太阳法向辐射跟踪平台完成组装,目前正在开展联合调试。其集热器开口为8.6米,集热温度550摄氏度,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使用熔盐介质的槽式集热器,彻底突破了槽式集热器需国外授权使用的技术瓶颈,解决了传统集热器支架用钢量大、成本高昂的问题,后续将通过型号研发,牵引国内产业链快速发展。


“槽式集热器太阳法向辐射跟踪平台是目前全球仅有的可按ISO9806-2017标准来测试采光口宽度超5.7米的槽式集热器稳态热性能测试台,可测集热器的长度也是目前国际现有测试台的2倍。”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志峰表示,该测试台为优化槽式集热器光热转换性能,降低槽式热发电成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意义重大。


槽式集热器太阳法向辐射跟踪平台还能验证大开口硅油介质的槽式集热器系统性能,拓展光热在高寒、高海拔及供热、供气等多场景应用。


“中广核将加强与设计院合作,通过设计牵引产业链,建设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成立多个研发实验场所,联合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强链工程,共享新成果,激发产业发展原动力。”中广核新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武说。


image.png

▲中广核德令哈50兆瓦光热发电示范项目


中广核正在依托德令哈项目建设青海综合性原创光热基地,以适应光热储项目大规模、高参数、低成本、多场景应用及支撑电网稳定性的发展。同时,中广核在华北区域规划建设华北综合性原创光热基地,通过塔式系统控制技术的研究,打造光热设计验证中心、光热装备论证中心、塔式技术试验中心。


02

16项光热科技创新成果、4项运维技术包集中展示,多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广核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光明表示,中广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携手产业链单位推进光热产业降本增效,在光热发电系统集成与设计、核心装备制造、电站建设与运行等领域形成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


中广核聚焦光热行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集聚科研力量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在关键创新技术、工艺、方法、设备方面分别开展了研究应用及实证,目前在光热领域取得科技成果鉴定16项。


“槽式太阳能发电集热器球形接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其维护性能等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具备在槽式太阳能光热电站批量化应用条件,可完全实现国产化替代,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造价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50%。”中广核德令哈项目总经理刘一丁表示,以5万千瓦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为例,安装4000台国产化球形接头,可节省成本1000万元。


依托中广核德令哈项目开展流量调平“卡脖子”问题、导热油净化前沿技术、导热油全寿命质量运营管理、多应用场景下电网友好性验证等专项技术攻关,形成了成套高效运维技术包,其中高效负压净化技术包、流量调平运维技术包、集热场控制运维技术包、导热油全寿命周期的质量管理技术包等4项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


通过成套高效运维技术的有效应用,中广核德令哈项目发电机组于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连续运行230天,创造了光热电站连续运行的世界纪录,并且在2023年创造了机组单日上网电量突破100万千瓦时,以及月度上网电量1626万千瓦时的最高纪录,体现了光热连续稳定的发电能力与辅助服务能力。


03

29项标准,提升光热产业全流程标准化水平


“中广核新能源是国内最早深度介入光热领域的电力央企,历经十余年的技术探索与产业布局,形成了较完整的运维技术标准体系。”中广核新能源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丁业良表示,中广核主导建立的光热标准29项,其中主导制定光热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1项,对支撑我国槽式光热发电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中广核牵头,联合首批光热示范项目业主单位共同编写了光热发电技术监督标准14项,其中4项已完成立项。该系列技术监督标准,将填补国内行业空白,有效提升光热产业运行核心能力。


此外,中广核深度参与完成生态环境部首批CCER自愿减排光热项目方法学的编制与论证,从实施、审定和减排量核算、核查等方面开展顶层设计,并将光热纳入首批四个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兼具绿色发电、经济效益等多重功能及价值,印证了光热发电的低碳属性,改善了项目收益,促进光热技术应用,推动光热产业规模化发展。以5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为例,每年可增加收益300万元~500万元。


04

规划到2030年“光热+”项目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高质量建设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中广核德令哈项目是国家首批20个光热示范项目中第一个开工建设,第一个并网发电的大型商业化光热电站,我国也由此成为全球第八个拥有大规模光热技术的国家。历经多年发展,完成了太阳能热发电从科技创新示范到工程实证应用再到产业化推广的过程。


image.png

▲中广核德令哈50兆瓦光热发电示范项目


在光热产业布局方面,中广核坚持“光热+”差异化发展策略,充分发挥国家能源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发中心的平台优势和德令哈示范项目的先发优势,积极打造“光热+”一体化项目,以光热(储能)为核心,因地制宜开发槽式、塔式和菲涅尔式光热项目。


目前,中广核正在青海、吉林、西藏等地推动一批光热一体化项目建设,另外还在甘肃、新疆等地区开发布局新的光热项目。


“双方自2022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已在光热发电前沿技术交流、行业标准规范制定、光热项目建设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总工程师徐能表示,未来双方还将共同推进新项目的开发落地,同时在科研攻关上展开进一步合作,共同开展塔式光热发电及熔盐储能核心技术的开发、专项技术研究的课题申报、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促进彼此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新突破。


截至2023年底,中广核已取得“光热+”容量指标351.5万千瓦。规划到2030年“光热+”项目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投资金额超过2100亿元,协同产业链企业带动社会投资150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1万余个。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