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促进会调研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热、中广核德令哈50MW槽式光热电站项目
发布者:Catherine | 来源:高晟光热研究院 | 0评论 | 327查看 | 2024-06-13 09:50:22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5月31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带队,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风光储融合发展分会(筹)理事长史立山,浙江大学教授、工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可胜技术、绿储科技公司董事长金建祥等一行赴青海调研风光储发展情况。


image.png


调研组调研了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州中控德令哈50MW光热示范项目、中广核德令哈50MW槽式光热电站、华电德令哈PEM电解水制氢示范工程、海南州黄河公司光伏基地、国网青豫直流换流站、龙羊峡水电站等项目,期间开展了风光储产业融合发展调研座谈会。


调研期间,促进会会长于彤对近年来青海省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新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表示肯定,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大力支持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和电化学储能发展,在加快电网工程规划建设,优化电网网架结构,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保障电力供应、服务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史立山指出,由于新能源具有随机性、间歇性与波动性,且风、光发电的逆调峰特性明显,会出现新能源出力高峰弃电、负荷需求高峰无电可用等现象。为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填补负荷缺口,需要配置大规模的能量型储能系统来实现电能的大规模储存与平移。


金建祥表示,青海省储能需求风电、光伏属于随机性能源,缺乏灵活调节电源,直接影响新能源的进一步消纳和发展,需要配置大量的调峰、储能资源才能够消纳。根据青海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当地资源等,光热型熔盐储能技术更适合青海省当地的实际情况。


image.png


光热型熔盐储能技术储能容量大,可以连续稳定发电,可轻易实现大规模(GW级)、长时间(8~12小时乃至更长)储能,长时储能是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方向,对电网的支撑作用明显。而且具有建设周期短、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环境友好、电网友好、全天候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强等特点,有利于促进青海省新能源的消纳。


在当前推动能源革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大背景下,推动风光储等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战略选择,此次调研青海省新能源发展,为下一步中国产业促进会风光储(筹)分会研究制定风、光、水、氢、储多能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image.png


浙江绿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章颢缤、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副秘书长张小宝、青海众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静、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翁玲参加了本次调研。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