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中国改革报》“高质量发展看能源”网评品牌活动调研团来到青海,探寻发掘与传承这些能源“宝藏”的背后故事,刊发题为《青海能源“宝藏”:“水火风光”多能互补》的文章。在光热之都德令哈,巨大“钻石”闪耀高原大地,这就是这是青海中控德令哈50兆瓦塔式熔盐储热光热电站。
位于青海省海西州的德令哈,是高原上的“光热之都”,这里年日照在3500小时以上,是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天然“沃土”。
沿着“金光大道”向西,两旁林荫掠过,调研团一行直奔向德令哈的地标建筑之一,一颗极为特殊而珍贵的“钻石”。随着阳光逐渐灼热,这颗矗立在200余米塔尖的巨大“钻石”也愈发耀眼起来——这是青海中控德令哈50兆瓦塔式熔盐储热光热电站吸热塔塔尖的吸热器,阳光会被吸热塔周围呈环形排列的2.7万多面定日镜反射向这里,加热其中流动的熔盐,在这里,光能被转换成热能储存,最终通过蒸汽发生系统和汽轮发电系统实现发电。
“光热电站与其他类型电站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仅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白天发电,还可以利用储存的热能进行夜间发电。”CSPPLAZA平台会员单位——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可胜技术)董事长金建祥介绍,太阳能清洁、无需开采,熔盐成本低、储能时间长,这使得光热电站实现绿色低碳化发展。
在现场,一台极宽的“车”引起了调研团的注意,它有4个车轮,却头顶着一个巨大的操作平台,看起来并不像一辆寻常行驶的汽车。金建祥介绍,这其实是一台公司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无人驾驶清洗车,具备自动导航、水洗/干洗功能,负责对镜场中的2.7万多面定日镜进行清洁,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运行效率。
这只是光热电站技术研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可胜技术自主研发了自动聚光集热控制、云预测系统,在熔盐泵、电伴热系统等核心装备上不断突破“卡脖子”难题,使电站的光热发电技术国产化率达到95%,聚光精度、光热转化效率也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一直以来,光热电站具有“建成容易、达产不易”的特点,而这座光热电站通过背后技术团队研发的各项“秘密武器”,发电量不断实现突破。这座电站曾经创下全球同类型电站最高运行纪录;2023年电站实现年度发电量1.524亿千瓦时,达到年度设计发电量(1.46亿千瓦时)的104.38%,连续两年实现达产目标。
“阳光”“镜子”“盐”,听起来无比熟悉而平常,但在德令哈的戈壁深处,它们以一种极具科幻感的方式被重新排列组合,创造出清洁能源绿色利用的全新途径与无限可能。
延伸阅读:可胜技术的智能镜场清洗系统
可胜技术创新性的全自动无人驾驶清洗车,具备自动导航、水洗/干洗功能,可大幅度提高镜场清洗效率,以适应中国低温、多风沙的自然环境,保证镜面清洁度,并降低运营成本。
以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熔盐储能光热发电项目为例,采用无人驾驶全自动清洗车,可执行夜间清洗模式,全镜场清洗周期约7天,配置六台清洗车,每天两班清洗。可节省人工工资120万元/年;提高发电收益:110万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