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储能累计装机量218MW/439MWh,拟在建1.2GWh!| 含熔盐储能
发布者:xylona | 来源:杭州市发改委 | 0评论 | 1770查看 | 2024-07-02 10:49:03    

7月1日,杭州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市十二届政协三次会议107号提案的答复。文件显示,截至2024年1季度,全市累计建成用户侧储能项目144个、电网侧储能项目6个,累计装机容量21.8万千瓦/43.9万千瓦时;在建和拟建项目约80个,装机容量超60万千瓦/120万千瓦时。2024年迎峰度夏前,将有不少于20万千瓦电网侧储能项目并网运行。


文件提出,杭州市发改委正在牵头编制《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杭州新能源(储能)发展中长期规划》。根据杭州市能源结构特点和未来用能需求,提出储能项目“两站一环多点”的布局原则和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达到100万千瓦左右,2030年达150万千瓦左右,2035年达200万千瓦左右的发展目标。


原文如下:


杭州市发改委关于市十二届政协三次会议107号提案的答复


贵单位在市十二届政协三次会议上的提案《关于加快新型储能产业规模化发展,助力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攀登行动的建议》收悉。经我委主办,市经信局、市人社局、市城投集团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的工作


1.加大专项政策支持,发展壮大储能产业


2023年,杭州市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杭政办函〔2023〕53号),明确了产业发展目标、发展方向、空间布局、主攻赛道、工作举措、政策保障措施,提出“推进高功率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熔盐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氢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发展”,并对满足相关条件的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熔盐储能装备、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企业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同时全面统筹土地、能源、排污、财税等要素,全力助推产业发展。截至2023年底,杭州市储能规上企业40家,实现产值279亿元,同比增长23.2%,聚集了万向一二三、南都动力科技、高特电子、艾罗能源等一批重点企业,涉及电化学储能、熔盐储能多条细分赛道,优势集中在储能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变流器、系统集成等中下游环节。


2.建立完善标准体系,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国家层面已出台储能系统级的规划、设计、安装、并网性能、验收与调试、运行维护及退役、应急处置等评价标准文件。我市已出台《关于做好我市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工程消防审验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工程应按照电力建设工程开展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实行技术专项审查,现场评定工作与行政许可相分离。电化学储能电站属于《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四条规定所列情形的,应按特殊建设工程进行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属于其他建设工程的,实行备案抽查制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发改办运行〔2022〕475号)》也明确了独立储能电站向电网送电的,其相应充电电量不承担输配电价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的价值机制。


3.建立健全人才培育机制,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一是加强新能源行业高层次人才培育。我市现有23名专业从事新能源领域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其中2023年招收进站7人,进一步推动我市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开展钱江特聘柔性引才,2023年为3家设岗单位柔性引进3名新能源、储能方向专家,助力我市新型储能产业技术攻坚。做好“131”培养人选综合考评,3名绿色能源产业中青年人才通过考评。会同市经信局做好能源行业专业技术职称评审,89名能源领域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评审获得工程师职称,推荐330人申报省能源工程高级工程师。二是发挥市场化引才作用。出台三轮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鼓励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进本市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人才团队,对符合条件的按猎头费的60%给予引荐奖励,吸引更多新型储能企业及人才来杭发展。三是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目前,我市各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共有247家。打造了首个由政府主导的线上线下相呼应的“浙派工匠”培训平台,着力推进“互联网+职业培训”新模式,发挥线上平台24小时全天候培训优势,已入驻课程资源方18家,接入课程271门,培训机构和企业810家,积极为各类技能人才提供技能培训支持。对参加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的,符合条件可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相应补贴。


二、加快推动储能产业发展的主要举措


1.加强规划引领。规划是新型储能项目和产业发展的先导。市发改委正在牵头编制《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杭州新能源(储能)发展中长期规划》。《规划》根据杭州市能源结构特点和未来用能需求,提出储能项目“两站一环多点”的布局原则和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达到100万千瓦左右,2030年达150万千瓦左右,2035年达200万千瓦左右的发展目标。


2.加强项目推进。储能项目的大规模发展,将有效带动产业发展。杭州市作为“资源小市、用能大市”,一直以来面临着外来电占比高、电网自主调节能力弱、负荷峰谷差大等问题,2023年全市用电总量约985亿千瓦时,其中外来电占比约82%,电网日最高负荷2027万千瓦,最大峰谷差超800万千瓦。为保障电力供应、保证电网安全,杭州市正在着力推进新型储能项目建设,截至2024年1季度,全市累计建成用户侧储能项目144个、电网侧储能项目6个,累计装机容量21.8万千瓦/43.9万千瓦时;在建和拟建项目约80个,装机容量超60万千瓦/120万千瓦时。2024年迎峰度夏前,将有不少于20万千瓦电网侧储能项目并网运行。


3.加强技术创新。技术迭代升级是储能产业的发展的源动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型储能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新型储能技术研发平台,加强产学研用一体化。推广先进的新型储能技术和产品,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市经信局正在联合省工信院,开展电化学储能细分赛道研究。新安化工“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开发及应用示范”、鹏成新能源“非道路车辆锂电池BMS研发”、德海艾科“用户侧钒液流电池材料及系统开发应用”等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攻关项目稳步推进。市能源集团正在与市地铁集团合作,研究地铁应用飞轮储能技术,实现节能降耗。


4.加强规范管理。2024年4月,省能源局印发《浙江省新型储能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共9章44条,对项目规划、备案、建设、并网、运行、安全、监督等方面事项都进行了细化规定,明确了责任单位、管理要求、办理程序等内容,后续项目审批建设管理将有章可循。2024年4月省发改委、省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新型储能容量补偿资金分配方案》,对2024年6月30日前完成并网试验的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开展补偿,并明确了充放电价及现货市场政策。杭州市已出台《关于做好我市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工程消防审验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工程消防审验管理流程和要求。上述规范和政策出台,将有效规范和推动储能项目及产业发展。


5.加强产业集聚。杭州市在储能系统集成、电池综合管理、逆变系统研发生产等方面具体较强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占有率。但企业数量较多,技术路线多样,内部竞争激烈,没有形成强而有力的产业集群,市场上缺乏整体竞争力和话语权。未来将逐步引导行业企业集聚提升,形成杭州储能控制领域的整体优势。


6.加强融合发展。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新型储能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在电力、交通、通信等领域开展新型储能应用示范项目,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强新型储能产品的市场推广,提高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探索新型储能项目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机制,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7.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新型储能领域的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引进国内外新型储能领域的优秀人才和团队,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6月3日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