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璟丽: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渐趋平价
来源:发改委能源研究所 | 0评论 | 5019查看 | 2012-07-17 17:42:54    
  近年来,太阳能光伏组件和风电整机价格下降迅速。但光伏发电,尤其是风电的上网电价是在设备价格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制定的。因此,有观点认为,应该建立可再生能源电价逐步下降机制,以求可再生能源电价尽快实现平价上网,实现真正的市场化。我国现行的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机制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目前是可以做出重大调整的时候了吗?如果不是,哪些环节应该完善,以求能够更好地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

  在2006年之前,我国没有明确的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机制。各地建成的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大多按照项目定价,电价水平高低不一,与风资源条件、投资关联不密切。2006年1月1日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正式实施,则是推动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该法将可再生能源的价格保障、费用分摊、税收优惠等以法律形式进行了明确。国家制定可再生能源电价机制的初衷是,使2006年之后建立并运营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保持合理的盈利水平,既要保证其投资回报,也要尽量避免获得超额利润,支持可再生能源健康发展。经过6年的发展,虽然针对各类可再生能源的电价水平不同,电价政策也几经调整,但可再生能源发电定价机制思路仍是持续和明确的。

  风电平价上网时代不遥远

  2006~2009年,风电上网电价采用特许权招标方式,虽然有低价竞标的情况出现,但是,随着招标规模的扩大和项目数量的增多,特许权招标仍是风电固定电价形成的基础。2009年,我国对风电上网电价机制进行了调整,由以招投标中标价格为准的上网电价改为,按照风资源优劣和工程建设条件,划分为四类风资源标杆上网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51元、0.54元、0.58元和0.61元。该政策目前已实施了整三年,对扩大风电市场、促进风电产业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这三年中,我国风电装机容量每年都实现了大幅攀升,目前已居世界第一位。然而,由于近年来风电整机价格大幅度下降,业内外对于是否要对该政策进行调整,出现了较多的争议。这需要从多个因素考虑这一问题,一方面,如果就2009~2012年的风电发展形势看,风机价格已大幅度下降,这就意味着风电场运营企业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但另一方面,由于“三北”地区风电集中开发,风电限电问题日趋严重,尤其在采暖季,部分风电场限电高达50%,这就使风电场处于亏损状态。同时,这种限电状况非常不均匀,有的风电场限电可能就是5%,但有的可能达到50%,即在同样的风电上网电价水平下,有的风电项目亏损严重,有的却赢利不错。因此,风电电价水平的确定,需要在总的价格机制框架不变的条件下,除风资源条件、工程建设投资之外,再考虑并网情况,以及在短期内只可略微缓解但仍会普遍存在的限电情况,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政策设计。

  目前,我国东中部地区的煤电上网电价已达到了每千瓦时0.4元以上,有的地区达到了每千瓦时0.5元以上。这与我国风电上网电价每千瓦时最低0.51元的价格已相差不大。如果从风电电价单位补贴的角度考虑,东中部地区的单位补贴已低于“三北”等风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再考虑靠近电力负荷中心、接纳条件等因素,东中部地区也是风电重要的市场,而在这些地区,风电平价(和火电价格持平)上网的时代已不再遥远。

  生物质发电意在惠农,价格难再降

  2006年,国家发改委明确生物质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在2005年各省脱硫燃煤机组标杆电价基础上补贴每千瓦时0.25元,其后又对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直燃发电的电价水平增加了0.1元/千瓦时。尽管如此,部分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仍处于亏损的边缘。2010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农林生物质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出台了全国统一的农林生物质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标准,即统一执行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0.75元(含税)。同时,国家发改委也发布了《关于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规范生物质发电的建设项目,原则上规定每个县或100平方公里半径范围内不得重复布置生物质发电厂,这就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原料来源,促进了我国生物质发电的持续发展。

  发展生物质发电的目的一方面如太阳能、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一样是为调整能源结构,但更重要的是跟三农问题结合得更紧密。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发电电价政策的本意是,希望通过合理的生物质电价传导,对农民和农业提供一定的扶持和改善区域环境。此外,生物质发电设备相对成熟,生物质发电的规模又受资源限制,因此发电成本下降空间有限,甚至有可能随着化石能源价格的上涨,导致成本的上升。

  光伏电价政策易造成窝电、限电

  我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机制形成过程和风电比较类似,最初也是通过特许权招标方式来确定,即以中标价格为该项目的上网电价。同样,该政策也致使中标价格过低,但另一方面也为摸清光伏发电合理的上网电价奠定了基础。2011年,我国出台了光伏标杆上网电价政策,规定了2011年和2012年后的电价水平。按照2011年光伏电站的成本而言,每千瓦时1.15元、1元的上网电价并不高,甚至有的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电价水平不会使光伏项目具有经济性。但市场反应积极,比如,在光照资源非常优质的西部地区出现了扎堆建设大型光伏电站的现象。2011年底,青海省已建成大型太阳能发电项目共42个,总容量95万千瓦,这么大的规模,未来极有可能出现大量窝电或限电问题。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将对企业造成沉重打击。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目前的光伏标杆上网电价为全国一个价格,并未按照太阳能资源的优劣来实施不同的电价。这样,光伏开发企业可能会优先选择光照资源最好的地区来建设光伏电站,短时间内集中到西部地区建设光伏电站的现象也就出现了。因此,光伏标杆上网电价一方面可以借鉴风电上网电价机制,针对不同的资源制定不同的价格;而另一方面,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水平变动快,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建立联动的电价调节机制,最终实现平价上网。

  与大型光伏电站相比,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更容易实现平价上网。我国目前的工商业电价一般比较高,如北京市的工商业平峰电价约为0.8元/千瓦时,高峰电价达到1.2元/千瓦时。如果能够实现用电侧的光伏发电的自发自用,则上述电价与目前的每千瓦时1元的光伏上网电价相比,根本不需要电价补贴就可以实现平价上网。而西部地区主要是集中的大规模光伏电站,其每千瓦时1元的光伏上网电价,相比西部地区不超过0.35元/千瓦时的脱硫燃煤标杆电价,差距仍非常大。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表示,支持自给式太阳能等新能源产品进入公共设施和家庭。但“自给式应用”就不仅仅涉及到电价政策,更重要的是并网政策。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涉及到商场、工业园区、家庭等千差万别的个体,涉及并网,补贴发放、合适的标准、监管程序等非常复杂的问题。因此从经济性和易操作性而言,可以继续实施类似金太阳工程的投资补贴政策,也可以探讨实施专门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电价政策。目标是通过3-5年左右的支持,进一步推进光伏产品的技术、质量提升和成本下降,最终不需要补贴就可以实现平价上网。同期,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分布式光伏系统自发自用并网机制、运行机制、监管机制等,使分布式光伏发电真正实现市场化发展。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