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可再生能源十大关键词
发布者:wxx |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 0评论 | 4098查看 | 2014-12-30 18:37:00    
  2014年是可再生能源深度复苏的一年,海上风电首次定价、光伏政策深度推进、能源互联网与智能电网的火热,为这个行业开启了新的希望之窗。

  2014年也是可再生能源陷入迷惘的一年,风电电价面临重大调整、分布式推进受阻、弃风弃光顽疾难除,使行业道路更加崎岖难行。

  《南方能源观察》挑选出2014年可再生能源的十大关键词,通过这些词语及其背后的时间与逻辑,梳理可再生能源这一年的发展轨迹,希望您能在这些关键词中看清楚行业一年的得失。

海上风电定价

  自从第一批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搁浅以后,中国海上风电经历了将近三年的沉寂,期间只有少数项目在前期工作中有所推进,整体装机容量距离国能能源局设定的规划目标有较大差距。除了特许权项目投出低电价之外,其他少数几个海上风电项目的价格由地方政府制定,只能保证某一项目的推进,并无推广意义。电价的长期缺失,让海上风电建设举步维艰。

  2014年6月19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关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首次明确海上风电项目的上网电价。其中更区分潮间带风电和近海风电两种类型确定上网电价,近海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85元,潮间带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75元,适用于2017年之前投产的项目,并说明2017年以后将结合实际发展情况调整电价。

  海上风电电价出台于这个踌躇已久的行业是巨大利好,但相当一部分开发商反映该定价方案价格偏低,某些施工条件困难的项目如果没有额外补贴有可能亏本。总体来说,国家首次出台的海上风电电价方案基本能反映项目建设的成本和难度,对行业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项突破,但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开发商的利润将被压得很薄,不能很好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上网电价调整

  从2013年开始,现行风电上网标杆电价将下调的风声就传遍了行业。2014年一整年,风电上网电价如何调整成为整个行业讨论最为热烈地话题。从一开始大部分从业人员激烈反对下调上网电价,到初步的讨论方案成型,业界转而讨论调价方案的具体细节,扰攘一整年,电价调整方案始终未能在2014年年内落地。

  2014年9月,一份新的风电电价方案征求意见稿在业内流传,方案将风电四类资源区标杆电价从目前的0.51元、0.54元、0.58元、0.61元每千瓦时,分别调整为0.47元、0.5元、0.54元、0.59元每千瓦时,并在此调整基础上区别对待,将福建、云南、山西三省电价由0.59元/千瓦时调整为0.54元/千瓦时;将吉林、黑龙江省电价统一调整为0.54元/千瓦时。最高的调幅达到0.07元/千瓦时。业界对这个初步方案反应激烈,认为如此大幅度的调价将严重影响风电发展的规律和节奏。在“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风电建设要完成装机容量的目标并不困难,但电价调整的决策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抢装潮出现为下一阶段的风电发展埋下了隐患。
分布式推进

  2014年是光伏分布式政策深入推进的一年。2014年1月,全国能源工作会上,国家能源局制定2014年国内光伏电站新增装机为14GW,其中分布式光伏为8GW左右,地面光伏电站6GW左右。然而截至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并网容量只完成了四分之一。尽管多个省份地方政府出台了当地的分布式光伏支持政策,但分布式政策在推进中仍遭遇了屋顶产权、增值税发票等种种问题,导致推进困难。

  为了完成分布式8GW的目标,国家能源局陆续出台了各种支持措施,如6月底的《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征求意见稿,提出利用废弃土地、荒山荒坡等土地资源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执行当地光伏电站标杆电价政策,等于变换这法子让分布式项目拿到电站项目的电价;又如持续与国家税务局沟通协调,解决个人分布式光伏用户领取补贴遭遇的增值税问题,12月,有上海个人光伏业主证实,个人分布式项目补贴已不扣增值税,并且此前多扣的返还,是为一大利好。

  然而,国家能源局在11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新增地面光伏电站并网容量245万千瓦,新增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134万千瓦,距离年度目标仍有较大距离,最后一季度能否实现爆发完成指标仍是未知之数。但无论如何,2014年国家能源局在分布式领域的关注和努力是前所没有的,这一年出台的政策、明确的规范,甚至是走过的弯路对分布式光伏下一阶段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能源互联网

  2014年是能源与互联网紧密结合、智能电网技术有重要突破的一年。新能源业界必然能发现,这一火热的趋势很有可能对新能源与电网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在这一年里,业内最为火热的公司当属风电整机厂商远景能源,云数据平台、智能风机、智能风场等概念让这家公司成为行业里最受关注的明星。在国外,一大批新创企业找准切入点,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SolarGIS通过太阳辐射、气象数据提供太阳能资源评估和光伏模拟数据服务;Geostellar为用户简化太阳能电池系统的采购、融资、安装和维护等整个过程,成为雄心勃勃的太阳能设备线上B2C平台供应商。这些公司的崛起和火热直指一个问题,互联网和智能电网技术能否彻底打破新能源与电网之间的壁垒,消除新能源先天的弱势?

融资创新

  随着光伏政策的推进,国内光伏市场在2014年可谓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但也正是随着国内光伏市场的发展,从业人士发现,这个行业还有太多不健全的地方。在美国,凭借着融资创新,以资产证券化为重要手段,光伏产业创造了新的腾飞,这也让国内同行艳羡不已,不少人士希望,中国的光伏行业也能引进资产证券化等模式,为光伏市场的融资提供更多的选择。目前,国内光伏市场上,大型地面电站的融资一般只有从国开行贷款这一路径,项目融资难度高,建设期融资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分布式项目的融资因为政策尚未完善等问题而更加困难。融资渠道单一、难度大的问题在行业发展初期、政策保驾护航的时期尚未造成太大阻力,但当行业深入发展,这一问题将成为重要制约。

弃风、弃光

  每一年的年终盘点,弃风限电都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10月,国家能源局的初步数据显示,2014年弃风率下降6.4%,最终弃风量在风电总量增加的前提下并不会有太大上涨,可以说,今年的整体情况稍好于去年。但有研究人员认为,今年来风量小直接导致发电量也可能不理想,这种情况下弃风好转并不能说明问题。

  相比起弃风,今年弃光的现象更引起关注。随着国内光伏政策的推进,大型光伏地面电站是受益最大的板块,政府规划的地面电站年目标仅6GW,半年已完成3GW。同时西北区域的弃光限电现象日益严重,甘肃某个项目限电率一度高达惊人的95%,青海年限电率也达到40%。

增速放缓

  可再生能源正在进入一个增速放缓的阶段。2013年年,可再生能源的的投资大幅滑落,2014年,投资虽然回暖,但大部分资金集中在太阳能板块,风电增长下降趋势相当明显。即使是在增长最强劲的中国,经历连续的高速发展后,近两年增长势头稍弱。国家能源局也认为,这几年市场还是发挥了作用,每年增长就是在1500万千瓦左右,“十二五”规划完成问题不大,但要完成“十三五”,则需要每年2000万千瓦的新增容量。

配额制

  2014年内又一项“雷声大、雨点小”的政策。2014年下半年开始,业内频传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方案将于年内出台。7月份,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7月在嘉兴会议上特别提出政府将重点研究和落实和再生能源配额制,引发了市场对该政策的期待,8月,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消息称,《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办法》讨论稿已经通过发改委主任会议,最后修改稿已经由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完成提交。配额制办法从开始起草初稿至今已三年有多,2013年也一直传出“年内出台”的消息,但到了今年,业界都已明白,重要的不是办法何时出台,而是能否突破地方政府和交易市场缺失等壁垒,真正给新能源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十三五”规划

  “十二五”已接近尾声,尽管这期间经历了一次行业萧条期,中国风电仍以相当快的速度恢复过来。全国风电装机容量到2014年9月份达到8700万千瓦,根据国家能源局测算,2014年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将突破9000万千瓦。这样,2015年只需要完成1000万千瓦的新增容量就能达成“十二五”的规划目标。在完成“十二五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