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电侧的互联网创新
来源:中国经济信息杂志 | 0评论 | 27012查看 | 2015-07-30 11:27:00    
  日前,国家发改委召集电网、电力企业,及行业专家学者讨论了《关于推进售电侧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征求稿)》(简称,《意见》)。按照新电改9号文“放开两头,管住中间”(指对发电方、售电方、用电方提高市场化,加强对电网输配电环节的管理。)的原则,售电侧(指出售电力的相关部门)试点将与独立输电价格试点同步,即在深圳、内蒙古等几个省市先行展开。根据国际经验,将首先放开大用户直购电,并按照用户类别电压等级逐步放开。

  2015年7月3日,参与该《意见》讨论的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能源与电力经济研究咨询中心主任曾鸣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售电侧改革在政策上,会分步骤、稳推进、先试点;在技术上,由于其与节能减排、提高用电效率密切相关,需由能源互联网作为技术支撑。”

  新售电公司如雨后春笋

  新电改已公布的四个配套文件分别是促进新能源消纳、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推进输配电价改革、跨省区输电市场化,作为另一个配套文件,《意见》仍在讨论和修改中。

  据曾鸣介绍,售电侧改革就是要回答几个问题,即哪些售电机构进入市场,应该如何进入市场?应该制定什么规则、什么市场结构和模式才能有利于公平竞争?作为公用事业性质的电网公司是不是该进入市场参加售电侧的业务竞争,如果参加的话,如何保障它与其他市场主体在相同的起点上,进行公平竞争。

  据估计,售电侧改革将在今年和明年率先选择深圳、内蒙古、安徽、湖北、宁夏、云南、贵州等7个正在进行独立输电价格改革的地区进行试点,并按照电压等级,区分存量、及增量工商业用户逐步放开。据了解,电压等级大体可以分为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等档次。

  “大用户直购电或将成为售电侧放开的切入点。”曾鸣说。2013年以来,我国已经在许多地区启动了直购电的试点,即由发电企业和大的用电户直接签订购电合同,这一试点与新电改思路不谋而合。放开工商业用电大户,对电力市场造成的影响也比较可控。“这两类用户不但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而且具备操作性。”他说。

  对于可以进入售电领域的企业,9号文也早已进行过原则性描述。主要包括工业园区、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等多个行业都可以组建售电企业,同时强调了允许社会资本组建售电企业。另外,文件还对售电公司的准入门槛,如售电规模、业务范围、注册资本等进行了规定。“经过讨论,现在售电侧开放文件中的一些细节,相关企业的分歧还比较大,所以现在并没有定下来。现在正在制定一些相关的实施细则。”曾鸣说。

  虽然售电领域的门槛、业务范围、权责划分等尚不清晰,但改革的春雨却已悄然而至,众多独立售电公司已开始涌现。在资本构成上,既有国企、也有民资。

  2015 年6月10日,宁夏秦之杰售电有限公司核准成立,注册资金1.2亿元,是由宁夏的一家物流公司、金属制造公司和投资公司合资成立的,3家股东均为民营企业。5月23日,云南能投滇中配售电有限公司核准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由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独资成立。其经营范围包括了电力生产、电力输配、电力调度、电力购销、电力贸易,配电网规划建设等。成立于今年1月的深圳市深电能售电有限公司被业内称为第一家独立售电公司。

  已经在工商部门核准成立的售电企业中,广东、山东、黑龙江等地数量较多。分析他们的资本构成,既有自然人独资、几家公司合资,也有国企等,注册资本从100万元到10 亿元不等。除了已获得审核的企业,有消息称,神华集团、山东黄金集团、中核集团等企业在山东分公司也在筹建售电公司。

  独立售电公司迅速涌现,表明企业热情很高。但曾鸣也提示了风险,“电力是特殊商品,企业盈利是必要的,但也要肩负供电安全、普遍服务、节能减排、提高能效、促进清洁能源使用等社会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是有一定风险的。”

  能源互联网是售电基础

  日前,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与腾讯公司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就“互联网+电网”服务应用平台展开深层次合作,正式实施“互联网+电网”战略。

  据了解,双方此次签约的“互联网+电网”项目将以“互联网+”解决方案为抓手,以腾讯智慧城市为平台,依托国网四川电力的电力智能化服务,结合腾讯在网络社交、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技术,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战略合作。

  据了解,电网业务数据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电力企业生产数据,如发电量、电压稳定性等方面的数据;二是电力企业运营数据,如交易电价、售电量、用电客户等方面的数据;三是电力企业管理数据,如ERP、一体化平台、协同办公等方面的数据。“国家电网早已注意到这些数据背后的价值,一直在推动能源互联网发展。”有业内人士表示。 

  在曾鸣看来,建立售电侧市场与能源互联网是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能源互联网应该是售电侧市场的一个技术平台。可以将二者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为,售电公司应该利用能源互联网,运用包括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了解用户们形式多样的能源诉求,再有针对性地为用户定制创新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曾鸣说:“只有以能源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竞争才是我们所乐见的。”

  能源互联网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绝不是空穴来风,自2007年左右起,德国人就已开始为售电市场植入互联网思维。

  在德国的电力终端市场,推行的是配售分离的政策,经过8年左右发展,德国的售电商在2014年初已经达到900多家。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发展,德国的售电公司运用了很多互联网技术和思维,进行了大量的商业创新,已经可以为用户提供9000多种电力套餐。例如,有公司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电力套餐搜索和筛选服务,用户可以输入描述自身需求的各种参数得到最优的电力套餐。还有针对电动汽车用户的公司,为用户提供详尽的充电站信息甚至提供有多少车在排队等及时动态。

  德国的售电公司还推出了各种以绿色信用为主题的营销方式。一些公司把光伏发电对应的CO2减排量算成积分,让用户在买电动汽车的时候享受折扣,而光伏充电宝和其他光伏便携设备甚至免费赠送。一些售电公司与零售企业合作,把所有商品都标识出绿色指数,用户在购买商品的同时得到绿色信用评级。一些公司让用户在驾驶电动汽车、坐公交车的时候,拍张照片,发到社交网站,就可以得到绿色社交指数和评级。还有些公司推出评估驾驶者绿色指数的记录仪,能不能保持匀速,能不能少踩刹车,这些驾驶习惯将转换成绿色消耗指标,与购买汽车保险直接挂钩。

  在我国能源互联网正处于起步阶段。近日,国家能源局密集调研《互联网+能源行动计划》,已就能源互联网开了若干座谈会。作为制定该“计划”的专家成员,曾鸣说:“该行动是能源互联网的顶层设计,正在调研撰写之中。”

  中国售电市场是一个5.5万亿元的巨大的市场。但在目前的体制下,企业即使通过政策的放开拿到售电牌照,通过能源互联网技术具备了创新服务的基础,却仍有可能面对其他障碍。

  首先,要实际操作售电业务并不容易。对售电企业而言,更应该考虑企业未来的经营问题,比如如何获得电力资源、如何取得客户、如何解决可能存在的纠纷等。

  其次,除了经营上的压力,要保证独立售电公司间的公平竞争也绝非易事。曾鸣表示,对于国家的电网公司要不要参与到售电业务,从国际经验来看,各有优劣。就目前情况来看,电网公司进入售电市场负责“兜底”售电,对维持电力市场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