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刘振亚退休将给电力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来源:能源情报 | 0评论 | 4626查看 | 2016-05-06 14:09:00    
  刘振亚从国网退休的消息此前传了一波一波,不过都没有最终落地。现在程序开启了,只待程序确认。

  国家电网今天召开干部大会,针对国家电网董事长、党组书记等职位组织了民主推荐。按照组织程序,意味着刘振亚退休,高层领导交接的程序开启。

  目前确认的消息是国网干部会对董事长、总经理人选进行推荐。会场传来的消息各种各样,有说刘振亚到龄退休,新的董事长、总经理组合不排除外面空降搭档,有说内部升任的可能性大。有些朋友提供了言之凿凿的消息,言明继任者何人。

  刘振亚,山东人,今年64岁,在国网掌舵已经12年,64岁是一般央企中管干部退休的时间线。其职业生涯都在电网,2002年前在国家电力公司,之后在国家电网。

  他非常低调,很少在媒体露面。少见的几次有他出现的场合,也很难接触到,更不用说交谈。不过,据业内一些对刘主导推动的交流特高压建设持不同意见的专家说,在媒体低调,但是往上面的渠道很多。

  即便如此,刘振亚的一举一动都被外界高度关注。刘振亚被认为是电改的对立面,其实刘得益于2002年启动的电改,此后从2004年起就一直掌舵国家电网。

  但2002年启动的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开后一直止步不前,到2011年才有“主辅分离”,从电网中拆出中电建、中能建。已经是10年后的事情了。

  刘振亚及国网在2015年新一轮电改启动前,一直被认为是电改的阻力。2002年电改后,随着发电装机增长,国家电网力量逐渐壮大,因为输配部分,调度不独立,很多发电企业都是敢怒不敢言,国家电网在独买独卖的模式下一路狂奔。

  国网推动的交流特高压,外界时有诟病。尤其是将华东、华北、华中电网以交流特高压联起来的想法,更是被人认为是加强垄断之举,对电力安全有损。

  但是,这种问题很难有客观的结论。

  电力系统高度封闭,输电技术的专家都集中在电网公司,反对者也有从国家电网出来的,摆出的证据也是言之凿凿。但是媒体看来,简直是云里雾里,不知道真理在哪里,无从判断。

  倒是有国外有专家,羡慕中国特高压建设的进展。

  2015年启动的新一轮电改,现在大局已定。业内失望的多,觉得国网将改革措施化减于无形。输配分开压根没进入方案,通过交易中心实现市场定价的举措,卡在各地交易中心的“成色”上,从目前看地方主流是交易公司为国网子公司或国网控股,强势的地方在争取人事权,一般的地方连交易中心人事任免的权限都悬。

  如果这样,电改短期效果会打折扣。国网的盈利模式不会受到实质性冲击。

  国网的海外业务也被人批评,认为国内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作为公用事业单位,何以要到国外去给别人建设?

  国网的海外业务在香港发债,独立经营。国网成功运营或参与了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骨干电网。

  到2014年底,国网境外资产达到308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17倍。在走出去的国企中,也算是“亮眼”的成绩单。

  但是,海外投资的数据,也很多人质疑。不过国网海外的员工很是赞同,都觉得这是正确的战略。无视外界对公用事业单位在国外的风险,以及国内事情的解决。

  批评者也很多。

  就在传言纷纷扬扬期间,国网组建了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刘振亚倡议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在不同层面都在宣扬。刘振亚出任国网出资的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董事长,并在下属单位建立了响应的研究院。

  刘振亚此前提出的,建设全球联通的电网,连通“一极一道”,在北极开发风电的想法。据说已经在逐步落地。不过发电站建了就建了,电网涉及到各国的安全担忧,连网后风险还是很大。

  上述问题,继任者都要继承。最先要面对的,估计还是垄断的指责,以及在电改中改头换面的操作。而国网作为自然垄断性企业,国资委截至目前依然靠考核其业绩增长,从这个角度,依然需要一个“刘振亚式的国网。”

  刘振亚精力充沛、思路超前,几乎是国网员工的共识。此前还绑定三产的模糊定位、高薪资,在国网调降薪资后,已经有体系内员工陆续出走。新人也要面临这个难题。

  当然,这些问题在国企很普遍。电力系统相对封闭,员工选择面并不宽。传言最接近真实的是,舒印彪接任董事长,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郑栅洁接总经理,只待程序的确认。

  舒印彪国家电网公司的老资历,1985年华北电力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国家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工作,2004年起担任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进入管理层。

  2005年至2013年,期间9年担任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2013年5月起,担任国家电网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成员。

  郑栅洁2015年8月份从福建副省长任上调任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在电力改革推动、新能源汽车等活动中都有其身影。

  继任者治理国家电网如何,尚需时间检验。但是上述问题和指责,推也推不开,外界都盼望着新思路、新举措。继任者的压力估计比刘振亚当初还要大。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