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 1评论 | 4266查看 | 2015-02-05 11:11:00
一本42万余字的新书,让刘振亚对国家电网未来的发展构思跃然纸上。
继《中国电力与能源》《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技术》等书之后,国家电网董事长刘振亚的新书——《全球能源互联网》近日对外发布。
身着深色西装,稍带一点家乡口音,端坐在一摞码放好的新书正后方,如果可以忽略掉国网董事长的光环,此时的刘振亚应该更像是一名为了宣传新书而“走穴”的作家。
不过,刘振亚总归是无法摆脱国网董事长的身份。
“由于个人水平和精力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欢迎大家指正。也希望更多同仁凝聚智慧、形成共识,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新书发布会上,刘振亚最终还是把落点放在了构思数载的“全球能源互联网”上来。
刘振亚的愿景
“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刘振亚这样解释他一手打造的全球能源互联网。
通俗来讲,全球能源互联网将由跨国跨洲骨干网架和涵盖各国各电压等级电网的国家泛在智能电网构成,连接“一极一道”(注:北极和赤道)和各洲大型能源基地,适应各种分布式电源接入需要,能够将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输送到各类用户,是“服务范围广、配置能力强、安全可靠性高、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配置平台。”
刘振亚有这样一个愿景:到2050年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目标。届时,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0%左右,成为主导能源。而这就意味着每年可替代相当于240亿吨标准煤的化石能源,减排二氧化碳670亿吨、二氧化硫5.8亿吨,全球能源碳排放115亿吨,仅为2009年的50%左右,可以实现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
“奔腾的流水、过境的大风、普照的阳光、涌动的海潮等自然界的能源,将会通过无数水轮发电机、风力发电机、光伏光热装置、海浪发电机等载体,转换成电能,造福全人类。到2050年,全球每年可生产出66万亿千万时的清洁电能,这一数字比2010年增长近10倍。充沛的电能将照亮世界每一个角落。”在《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刘振亚这样描述。
刘振亚期冀通过全球能源互联网,在未来可以“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电能消费替代其他能源消费。”
“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
实际上,“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思并非一梦醒来就呼之欲出。
将时间回拨至2012年的5月31日。彼时,刘振亚在德国柏林举行的全球可持续电力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上首次提出“亚欧能源通道”的构想,即构建从中国到欧洲长达4000—8000公里的超远距离特高压输电通道,把中国、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地的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打捆向欧洲输送。据媒体的报道,刘振亚在峰会上表示“这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也有很强的竞争力”。
“亚欧能源通道”的提出,也成为公开渠道可以查询到的刘振亚构思全球能源互联网最初的雏形。
此后,随着中国在特高压和智能电网领域逐渐成为世界领先的实践者,跨洲输电通道构想也愈来愈逼近实际操作层面。
2014年7月27日至31日,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盖洛德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一场会议上,身为国网董事长的刘振亚提交了署名文章——《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服务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上述文章中,刘振亚指出,应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能源安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诸多挑战,关键是加快能源变革,实现清洁发展。而根本出路是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即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实现从化石能源为主、清洁能源为辅向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转变;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推广应用电锅炉、电采暖、电制冷、电炊和电动交通等,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至此,“全球能源互联网”这一概念正式被外界知晓。而对于国家电网以及刘振亚本人来说,“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也已然开始照进现实。
刘振亚坦言“没有特高压在研究与实践上的成功,就没有今天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提出。”
“不会一帆风顺,但会充满信心和期待”
“建立在传统化石能源基础上的能源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由清洁能源全面取代化石能源是大势所趋。”对于缘何要提出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刘振亚这样说。
事实的确如刘振亚所言,进入21世纪,全球能源生产消费持续增长,化石能源大量的开发利用,导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诸多全球性难题相继出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遭受严重威胁。
除了“难以为继”的能源发展方式,“资源分布很不均衡”也是让刘振亚考虑开展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的因素之一。
“全球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极等高纬度地区以及各洲近海地区;太阳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非、东非、中东、澳大利亚、智利等赤道附近地区;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洲、北美洲和非洲中部主要流域。这些清洁能源富集地区大部分地广人稀,远离负荷中心,必须就地转化为电能,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平台上,实现清洁能源全球范围开发、配置和利用。”刘振亚解释。
不仅如此,“如果没有特高压在研究与实践上的成功,就没有今天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提出。”刘振亚如此肯定特高压之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意义。
2014年2月7日,国家电网中标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这是国家电网在海外中标的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特高压也由此成为继高铁外交后,“中国制造”的又一张名片。
同年,11月4日,国家电网“两交一直”特高压输电工程正式开工。而不久前,在国家电网2015年工作会议上提到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中,特高压依旧扮演重要角色。公开信息显示,国家电网2015年的特高压建设规划为“五交八直”共13条线路,其中包括蒙西-长沙、榆衡-潍坊等特高压交流以及锡盟-江苏、山西-江苏、上海庙-山东、蒙西-湖北等特高压直流线路都在规划中。
“能源问题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既面临清洁能源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也面临从理念、技术到实践的巨大挑战,不会一帆风顺,需要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刘振亚坦言,“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全球能源互联网一定大有可为。对此,我充满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