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电网报 | 0评论 | 4251查看 | 2015-11-19 11:39:00
全球能源互联网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大家对这一概念更加理解和认同,同时也存在一些困惑和担心。其原因是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个宏大构想,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既面临清洁能源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也面临从理念、技术到实践的巨大挑战,涉及众多国家地区和利益相关方,需要面对地缘政治、经济利益、社会环境、能源政策、市场建设、技术创新等重大问题。能否打破种种壁垒?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宏伟目标的实现是不是距离我们还很遥远?
从目前发展来看,全球能源互联网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支持,对其抱有很大期望和信心。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充分肯定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构想,指出全球能源互联网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国际能源署署长毕罗尔指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解决世界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案,依托特高压技术实现全球电网互联是可行的,将带领世界走向可持续发展。下面就分别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技术、经济、实践、政治等各方面条件进行系统梳理,说说为什么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切实可行的。
一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成熟,可满足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需要。
未来,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的关键就是清洁能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北极、赤道附近地区和各洲内大型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基地,大多距离负荷中心数百甚至数千公里,需要先进可靠的输电技术从能源基地向负荷中心输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实践,特别是进入21世纪中国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的创新实践,为全球能源互联网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案。目前中国的特高压交直流工程最大输电距离超过2000公里、输电容量达到800万千瓦。随着±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全面突破,输电距离将超过5000公里,输电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柔性直流输电电压等级也在不断提高,将实现输电容量大幅提升和损耗显著下降,有望取代常规直流,完成洲际联网和直流电网构建。这些先进输电技术的储备可以满足全球资源配置的需要。
同时,世界范围内电网的智能化升级也在充分保障着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适应性、经济性和互动性。目前设备监控、系统运行、智能互动、信息通信等智能技术不断突破,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各环节关键设备的监测和控制,为设备运行的动态优化和效率提升提供支撑;全面掌握电网运行状态,通过在线分析、安全评估、预测预警、调度控制等提升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智能电表、远程控制等多种技术手段的采用,实现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动。
二是清洁能源开发和输送的经济性逐步提升,促使清洁能源成为主导能源的目标走向现实。
世界清洁能源储量丰富,仅开发其中0.05%就可以满足未来人类社会的能源需求,目前面临的是开发成本较高的问题。随着装机规模迅速扩大和技术进步,因地制宜地进行规模化开发,实现网络化配置,将可以有效降低能源开发成本,清洁能源发电成本将越来越具有竞争力。预计陆上风电与光伏发电在2020年后,海上风电和光热发电在2025年后将逐步低于化石能源发电成本。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不计跨国关税,即使考虑国外较高的线路与换流站投资造价水平,送、受端间开发成本差达到每千瓦时0.042美元,经济输电距离5000公里;开发成本差达到每千瓦时0.052美元,经济输电距离可达6000公里。这个成本已经可以支撑全球各个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远距离经济输电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