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从地区试点走向全国统一 市场规模或将高达4000亿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 0评论 | 3430查看 | 2016-09-22 17:08:26    
  近期,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好消息不断。此前8月底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各类碳金融产品。“毫无疑问,碳金融会受益于国家绿色金融的发展。这从国家绿色金融政策中更加明确和具体地提出‘碳金融’,并且不断清晰碳金融的概念和内涵可判断得出。”业界资深人士葛兴安分析称。

  激活民间资本绿色效应 4000亿碳交易市场正当时

  碳交易从确定试点至今已经历了五年,但至今它的热度仍未褪去,反而即将带动一股新的交易热潮。

  来自日前权威媒体的报道消息称,未来我国碳市场的交易量将在30亿—40亿吨/年,现货交易额最高有望达到80亿元/年,实现碳期货交易后,全国碳市场规模最高或将高达4000亿元,成为我国仅次于证券交易、国债之外第三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2017年,我国将启动全国碳市场,随着这一时间点的临近,我国对于全国碳市场的具体安排也悉数出炉。在我国正式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的首年,所有参与全国碳交易的企业名单将确定,这些企业的历史排放数据都将得到第三方核查,而且在这一年中,我国将完成对碳排放权配额的发放,基本具备交易条件的地区可以率先开始交易。

  实际上,自2011年我国确定7个碳交易试点、进入碳交易元年起,不少人才开始对这个陌生的词汇有了模糊的印象。随着北京、深圳等试点城市接连鸣锣启动交易,中央在各项政策、表态中愈发频繁提及碳排放权交易,各界对于碳排放权交易也逐渐熟悉了起来,呼吁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呼声越来越响亮。7个碳交易试点碳排放交易总量已占当地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高耗能产业基本都被涵盖其中,各地实施交易后,碳排放降幅比同类非试点地区明显增加。

  引领绿色金融新理念

  但不可否认的是,渐入艳阳里的碳交易自然离不开政策红利。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主要目的是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这不仅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向绿色环保转型,也有利于促进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中国人民银行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是全球仅有的三个建立了绿色信贷指标体系的经济体之一。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绿色金融要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方式向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投入资金。

  《指导意见》研究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融资工具和激励约束机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安国俊表示,近几年中国越来越重视绿色金融的发展,要通过这种创新性的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产业。他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项目,绿色金融目前正在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政府在适当领域运用公共资金给予激励也十分必要。“许多绿色项目由于其正外部效应没有被完全内生化,收益率略低于市场水平,社会资本可能不愿介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有必要通过贴息、担保、再贷款、PPP模式等办法来降低其融资成本或提高其收益,同时提升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陈雨露说,政策为绿色融资创造便利条件的同时,也要避免原本不符合绿色融资条件的发行人或贷款人通过绿色金融获得了绿色资金。

  从地区试点走向全国统一

  而以碳市场试点地区为中心,探索开展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建设区域性碳市场,不仅是对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有益探索,也可能是全国碳市场启动之前,我国碳市场主要的运行模式。

  目前,北京与深圳已经分别与河北承德、内蒙古包头展开了跨区域碳交易,为其他试点地区的推广作出了初步的探索。后续在法律和规则的协调、交易机构的对接以及跨区域综合管理等领域还需展开更深入的探索。在统一市场、统一标准、统一方法、统一监管的原则指导下,建立区域的环境和气候联合的管理体系、提出跨区域与市场统一制度与方案设计,细化碳资产管理的会计制度、审计制度、税收制度等,将是下一步建设区域碳市场的核心要求。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改变,服务业以及居民部门能耗和排放占比也相应提升,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占比则将相应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固守现有的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不利于总体减排目标的实现。逐步将建筑业、交通运输、餐饮酒店和零售业等能耗和排放较为集中的服务业以及大型公共建筑纳入碳市场,一方面可以扩大碳市场的覆盖范围,优化减排政策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适度转移工业部门的履约成本,缓解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的阵痛。

  而上海、深圳、北京试点碳市场过程中,已经纳入了服务业以及部分公共建筑设施,但考虑到全国其他地区的基础条件,这些部门没有纳入全国碳市场。但如前所述,随着碳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行业覆盖范围也将逐渐扩大,而这些市场的试点经验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这些地区而言,在完成全国碳市场建设“规定动作”之外,适时增加行业覆盖范围,进一步研究更加科学且可复制、可推广的排放核算标准及配额分配方案,不仅能够帮助全国碳市场更快发展,也有助于本地区在全国碳市场未来的建设进程中,占据更主动的地位。

  众试点争夺碳金融中心

  但在试点地区眼中,待全国碳市场启动后,成为全国碳金融中心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几个试点地区中,湖北最为积极。湖北的底气首先在于其庞大的碳市场交易量。“湖北碳市场在交易总量、总额、累计日均成交量、投资者数量、省外引资金额等主要市场指标方面均位居全国第一,已初步形成碳交易中心、碳定价中心和碳金融中心雏形,具备了建成全国碳市场中心的独特优势。”湖北碳交所负责人称。截至5月31日,湖北碳市场配额现货总成交量3123万吨,总交易额6.4亿元,分别占全国现货市场总交易量和交易额的56%和45%。

  北京的优势在于,其是碳交易产业链最为完善的地区。“金融机构、碳资产管理公司、大型央企总部都在北京。目前全国碳市场的设计团队也在北京,他们是未来可持续碳金融产品研发的重要利益相关方。所以,这点可以看做是北京的优势所在。”北环所总裁梅德文分析称。

  上海本身是金融发达的地区,但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下称“上海环交所”)推出碳金融产品的频率并不高。“对于任何金融手段的推出,上海碳市场都非常谨慎,是因为我们希望推一个成一个,唯恐一个措施的失败,打掉一个产业。”此前,该交易所总经理林健媒体采访时说道。这种“稳健”的风格也体现在该所计划今年三季度上线的碳排放远期产品上。

  而深圳在碳金融创新方面连续创下多个第一,比如支持发行全国第一个碳债券、第一只碳基金、第一个跨境碳产回购交易、第一个绿色结构性存款等,在国内第一个引进配额托管制度,在质押融资、创新型交易品种的研发等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不过,深圳纳入全国碳市场的企业数量非常少,这或将成为其限制因素。

  显然,在众多试点的争夺之下,碳金融中心最终会花落谁家尚待观察。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