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交易市场明年或将启动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 0评论 | 3862查看 | 2016-08-25 10:41:53    
  《巴黎协定》签发以后,我国公布了2020年和2030年的减排阶段性目标,目前来说,我国关于碳减排的市场经济政策体系和系统完备的制度还未建立起来,因此减排任务颇具挑战,而完成这一挑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支持因素就是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所以,关于碳交易市场的相关消息一直都是大众关注的热点。近日,碳交易市场的基础政策《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有了新的进展。

  据悉,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公开场合就全国碳市场政策及进展进行演讲时透露,目前国务院法制办已将其作为优先立法的计划,经过多轮征求社会意见后,下一步将进入立法程序。

  可见,我国对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在时间规划上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再加上我国已经在广东等多个碳交易试点运行多年,那么,明年启动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是否已经具备了所需的基础条件?

  众所周知,发展的需要使我国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但是近年来随着政府对于自身发展认识的提高,提出了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所以减排成为必须,尽早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同时,从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经验来看,尽快建立碳交易市场可以实现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双赢。例如英国通过“以激励机制促进低碳发展”的气候政策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德国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做到了经济与环境双赢;美国堪萨斯州的农民通过农田碳交易,获得了新的农业收入来源;日本则把碳排放权交易看作是“21世纪第一个巨大商机”,通过在世界各地大量购买和销售碳排放权,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入。此外,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看到了全球变暖带来的商机,陆续进入全球碳交易市场“淘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曾对此表示,碳交易市场机制的价格发现功能可实现碳排放权的合理定价,使环境资源成本外部性向企业生产活动内部化转化,并可诱发一系列的低碳经济活动。这将会使我国建立起高效的经济—能源系统,有效控制碳排放总量,大幅降低污染物治理费用。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能源需求与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环境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发展共赢的目的。

  这样看来,建立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不仅仅是改善了大众的居住环境,并且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国可以由此发展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实,政府高层对此也了然于胸,据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向媒体介绍,其实从去年开始,建设全国碳市场的各项工作就已经开始,明年对全国碳市场启动的概念和定义应该是“启动运行”,换句话说就是届时将实现控排企业、投资机构等市场主体在全国碳交易市场上的自由交易。

  “目前预计首批纳入企业数量在7000—8000家,今年10月开始将大范围启动配额分配工作,明年一季度或二季度即可完成,然后展开交易。”蒋兆理如是说明了现阶段我国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的相关情况。

  且据记者了解,2016—2020年为全国碳市场第一阶段,参与企业范围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八大行业。而蒋兆理在演讲中透露,根据国务院要求,新能源汽车的配额也将纳入碳市场的管理,而在八大行业里,凡是1万吨标准煤的消耗量,3年平均达到1万吨标准煤的企业都必须加入。

  2020年以后是全国碳市场的第二阶段,即完善和拓展阶段,扩大参与企业范围和交易产品,发展多元化交易模式。蒋兆理说,“2020年以后会逐步降低门槛,会通过配额和碳税共同发挥作用,让碳的定价制度覆盖到所有的企业,这是全国的目标。”他预计到2020年将有10多万家企业进入碳市场,因为那时我国将把进入碳市场的门槛由现在的年排放1万吨标准煤降低到5000吨,真正达到碳市场的理想规模。

  综合来看,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时间轴已经布局完成,未来就要依靠落实逐步实现,但是落实过程中政府还应该注意对企业的引导作用,毕竟由于习惯了前几年的发展方式,很多企业对于碳交易市场中涉及的相关概念理解并不深刻,且由于碳减排对于企业而言只是“锦上添花”,因此,随着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逐步开展,加强企业的认识度很有必要,这样将企业纳入交易体系中也会更为顺畅。

  此外,碳交易市场的健全完善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这就需要金融机构的参与。在建立初期政策有意识地让金融机构介入,就会增加碳配额交易的预期。目前已经有金融机构陆续推出很多关于碳金融的产品,但是总体来看,介入程度还需加强。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