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商 | 0评论 | 5262查看 | 2012-10-26 18:29:23
当浙江少数优秀企业已经完成了主业积累和发展,正在多元化道路上开疆辟土之时,同为行业龙头企业的三花集团却依然选择在专业化经营的坚守中转型升级。
三花集团董事局主席张道才说起正实施多元化布局的兄弟企业时,笑言“是他们的胆子比我们大”,但其实他心中有着自己的一盘棋,“我还是想坚持专注,通过专注、领先的技术,在行业内引领世界发展的潮流。”
正是“专注”这个信念,让张道才在空调制冷领域坚守了28年,从最初缺资金、缺设备、缺人才的小企业,发展到如今在全球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集团军。
“很多企业只想做大。”他禁不住皱了皱眉头,“‘专’是‘强’的基础。百年三花,真正立足的还是这个‘强’。”
主业升级
从最初简易的空调部件开始做起,三花集团不断扩大市场。2007年,三花凭借成本优势完成对同业巨头美国兰柯公司的并购,成功跻身制冷、空调行业内的新领军企业。彼时三花的主导产品四通换向阀的全球市场份额已经达到60%,成为了国际制冷、空调主机厂的战略供应商和合作伙伴。
与此同时,三花的专业化经营也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
张道才意识到,三花击败兰柯主要的优势是成本,并非真正掌握了行业竞争的制高点,由此他提出了由“成本领先”向“技术领先”的发展战略。
他要求下属工厂逐渐淘汰落后的产品,甚至提出,毛利率低于一定程度的产品也考虑不做,除非是配套需求。
在放弃了低端之后,他便开始向高端冲击。“过去的产品主要还是以机械为核心的部品开发,现在我们要向电子、电控为主的控制子系统集成开发方向提升。”
在他的带领下,三花开始了一场现有产品系列的自动化改造和优化升级的变革,利用变频技术的延伸发展加快对家用、商用、车用空调自动控制元器件的新产品开拓。
在新产品中,三花的电子膨胀阀算得上是聚焦主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张道才翻开产品目录册,指着其中几个圆形带柄的部件向《浙商》记者认真地介绍起来,这种电子膨胀阀是节能型变频空调生产的一个关键控制部件,目前已经开发到第三代脉冲式,并且具备了30多项专利技术。
在今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节能家电财政补贴措施中,三花凭借电子膨胀阀成为了唯一一家达到一级和二级能效节能要求的部件供应企业,与格力、美的、海尔等家电企业共同获得受惠补贴。
随着新产品在下半年开始大批量生产,三花又一次赢得了市场先机。此外,三花继续加大对变频空调控制系统的技术研发,即将推出新一批的创新产品,向电子、电控系统集成转型的“技术领先”之路初见成效。
转型新产业
事实上,早在2005年企业上市之初,张道才便提出了转型升级的要求——向“节能低碳、绿色环保”全力进军。想要在技术领先的战略上体现绿色发展的内涵,三花除了在制冷、空调主业进行产品延伸发展之外,也伺机在战略型新兴产业上寻找机会。
一次,听闻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嘉兴讲课,张道才特地赶去听课,并与吴老先生私下交流了两三个小时。那一次求教让他意识到,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和气候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将会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无限商机。
“今天的人们,生活水平上升了,生活质量下降了。新能源汽车发展,不仅解决能源问题,更重要是解决环境问题。成为主流行业这只是时间而已。”于是他又开始了一次与时间赛跑的转型。
2009年1月,三花中央研究院历经两年筹备,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成为三花新技术、新产品及科研人才培养的孵化基地。目前,研究院在开展制冷空调系统及其自控元器件研发的同时,也在进行新能源汽车空调控制系统及其部件的开发。
为了加快研发速度、充实研发团队,爱才如命的张道才不惜重金引进全球行业顶尖人才,不仅请到了曾在美国通用工作多年、新能源汽车空调方面的全球顶级专家艾德文,还吸引了来自日本的全球变频空调控制专家成相茂、三浦及其团队的加盟,以及具有 25 年以上在车用和住宅商用空调研发经历、曾任美国德尔福公司院士、获得过“美国总统发展奖”的美籍华人黄宁杰等等。“我把自己在杭州九溪玫瑰园的房子都让出来给专家们住!”张道才告诉《浙商》记者。
谈起这些专家队伍,张道才如数家珍。这样的科技实力更是引起了中科院、清华大学等的关注,如今三花的电动汽车空调项目不仅是与中科院共同合作研发,更成功与美国通用、中国一汽、长安汽车等签订协议,在电动汽车空调的研发和配套上得到同步发展。
与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同步,张道才为三花能形成“集人才、产品和国家平台为一体的综合优势”感到信心十足。他说:“未来5到10年,三花将通过绿色能源、新能源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等新产业项目的培育,获取战略性增长的新动力。”
布局太阳能
然而,他的步伐并未就此停下,很快,他便在以色列的沙漠上发现了新大陆。2010年1月,经过半年的调研考察,张道才出资1050万美元,之后又增资534万美元,牢牢掌握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光热技术研发企业以色列太阳焦点公司(Helio Focus)30%的股权,并获得了这一技术在中国市场的独家经销权和全球优先制造权。
与当前屡遭欧美市场堵截、进入寒冬期的太阳能光伏产业相比,张道才认为被称为“绿色太阳能技术”的太阳能光热发电不仅对环境没有污染,也不像光伏产业对多晶硅等原材料存在过度依赖。在他看来,太阳能光热产业的前景跟光伏产业不可同日而语。目前,国际能源署的能源战略已将它作为解决全球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虽然通过聚光发电的太阳能热发电原理并不复杂,但技术却不简单。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主要有槽式、塔式和碟式三大技术路线,其中碟式技术的发电效率最高,并且单位发电量占地面积是其他方式的一半。
今年5月8日,三花和以色列方面合作开发的全球第一个“碟式太阳能热发电单元样机示范项目”在以色列Rotem工业园建成。园区内,一个由200多块反射镜面组成的500平方米巨型反射碟,以几乎直角将太阳光反射到碟面交点处的聚光器,聚光器内热空气温度可达1000℃。这种碟式技术的向日跟踪和高聚光比特点能使管路中蒸汽达到540℃以上,光热电转化效率达到26%-28%,远高于光伏发电的转换率。
这一技术实现初步突破之后,张道才更加坚定了对太阳能热电技术的信心,开始筹备将一台台犹如绿色花朵的太阳能热电装置移植到中国。他把眼光放在了内蒙古阿拉善盟的大漠戈壁,将在那里建设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的产业化示范项目,加快推进这一技术的产业化步伐,朝着实现绿色太阳能发电的美好前景扎实前进。
虽然仍处于布局阶段,但作为三花未来更长期的战略转型之举,在制冷行业已经专注了近三十年的张道才有足够的耐心。
大投入,沉住气
三花集团的“三花”之名源自主业制冷行业的冰花意象,但如今已经演变为“科技、管理、人才”三大核心竞争力。而年过花甲却依然好学不倦的张道才坦言自己对技术的重视主要来自于平时经常和院校专家打交道。始终把科技进步、产品创新放在首位也成为了他坚持转型升级的源动力。“三花”分管研发的副总裁史初良介绍,每年编制研发预算时,张道才都会要求他尽可能多地为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好项目立项,“只要有好项目,研发预算没有上限”。
在谈起转型升级的秘诀之时,张道才说:“除了眼光放长远,关键还是需要资金投入。”虽然三花在房地产领域也曾有所涉猎,但这些快钱最终都拿去投入到了主业的科技研发之中。除此之外,他每年至少会利用企业营业收入的3%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人才引进,这还不包括一些新项目的投入。
在面对内蒙古阿拉善盟当地官员过于关注太阳能光热项目产生的近期效益时,张道才会苦口婆心向他们灌输要做好长期投入的思想准备。在他看来,不管是从主业的产品延伸上进行升级,还是通过新兴产业的转型,都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现在就是看谁能沉得住气,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