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报 | 0评论 | 4158查看 | 2017-03-29 09:56:24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2017年要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
李克强总理表示,治理雾霾一要加快解决燃煤污染问题;二要全面推进污染源治理;三要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四要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五要严格环境执法和督查问责。
可见,燃煤污染问题已成为治理雾霾的重中之重。我国实施“电能替代“、”煤(油)改气“的步伐也在加快。
雾霾,你从哪里来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这是三个哲学终极问题。我们将这三个问题问雾霾,特别是“你”从哪里来。
按学术专家的说法:雾霾可分为“一次颗粒”和“二次颗粒”,“一次颗粒”是化石燃料燃烧直接排放的颗粒,约占颗粒总量的24%,“二次颗粒”是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气态污染物与空气中的相关物质发生气溶胶反应形成的颗粒,对雾霾贡献较为突出,占50%左右。区分雾霾颗粒是“一次”还是“二次”太伤脑细胞,笔者喜欢直白痛快,从根子上说,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是产生雾霾的源头。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80%,其中煤炭占比超过60%,从能源消费结构看,煤炭燃烧排放对雾霾的产生“居功至伟”。
发电用煤约占我国全部商品煤消费量的50%,发电是煤炭集中利用的主要方式,电力是煤炭消费的主力军。由于燃煤电厂都安装脱硫、脱硝和除尘设备,脱除率超过90%,经过超低排放改造的燃煤机组,其排放到烟气中的污染物可以控制到和天然气燃烧相近甚至更低。
除集中利用外,在工业、采暖、农村生产生活等领域,我国还有近百万台中小锅炉,它们以散烧的方式消耗了7-8亿吨原煤。由于在每台中小锅炉后面安装脱硫、脱硝和除尘装置成本太高,大量散烧煤都是直接燃烧排放。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大跳,测算表明,散烧一吨煤的污染物是大型超净锅炉所排放污染物的20倍以上,简单地换算,8亿吨散烧煤的排放相当于160亿吨煤炭集中利用产生的污染,约为全部燃煤电厂排放的8倍、8倍、8倍、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缘”来是你,“源”来是你,原来雾霾的真正“元凶”是散烧煤,而不是已安装脱硫、脱硝、脱粉尘的燃煤电厂,这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花大力气、大价钱去升级已安装污染物控制的大电厂追求超低排放(低于天然气电厂排放),但雾霾治理效果却不明显;为什么一到雾霾的季节,天空弥漫的全是煤烟味,满城尽是烧烤味;为什么在我国北方地区,一入冬,雾霾就如期而至,“冬霾”明显要醇于“夏霾”;为什么“好霾”知时节,每逢佳节,“阅兵蓝”、“APEC蓝”和“两会蓝”会精准到来。
除散煤燃烧外,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制造雾霾的第二大“元凶”。我国是柴油消耗大国,每年消耗超过1.6亿吨柴油,由于部分车辆使用未达标的柴油,以及部分机动车没有安装尾气处理系统,汽车尾气中污染物排放较高。据相关研究,在北京、南京等城市,机动车辆排放污染物对雾霾的贡献率约25%。
治理,你向何处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找到雾霾源头,探明雾霾“真凶”后,为解决好国人普遍关心的空气污染问题,《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在控制煤炭消费上下力气,在终端能源清洁能源替代上发力,即“十三五”我国要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大力实施“电能替代”和“煤(油)改气”,大幅提高终端能源清洁化水平。
开展煤炭消费减量行动。煤炭是我国的主力能源品种,在过去几十年间,煤炭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为构建节约高效、清洁低碳的社会用能模式,煤炭首当其冲,《规划》提出要严控煤炭消费总量,京津冀鲁、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要严格实施减煤量替代,其他重点区域实施等煤量替代,推进浙江清洁能源示范省,宁夏新能源综合示范区,青海、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在具备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的地区建设一批智慧能源示范城市(乡镇、园区、楼宇),积极推进钢铁、建材、化工等高耗煤行业节能减排改造。到2020年,要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58%以下,目前看,减煤行动初见成效,2016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4.7%,煤炭消费比重下降1.7个百分点。
大力推进电能替代行动。电能清洁、安全、高效、便捷,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是替代直燃煤、直燃油的有效方式。电能替代有利于提升我国电气化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利于部分工业行业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电能替代潜力空间理论上可达1.2万亿千瓦时,相当于可减少直燃标煤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9.9亿吨,减排二氧化硫、碳氧化物、粉尘等1851万吨,对促进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将发挥重要作用。《规划》研究表明,“十三五”能源终端消费环节电能可替代散烧煤、燃油消费总量约1.3亿吨标煤,如燃煤发电这样的煤炭集中利用比例可提高1.9个百分点,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可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可达到27%。
大力推进煤(油)改气。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能源,在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中,替代能源利用效率较低、产生污染较多的燃煤,有较大的潜力,在交通领域,推广天然气公交车、出租车、物流配送车、环卫车、重型卡车和液化天然气船舶,减少石油消费,同样前景广阔。《规划》提出,“十三五”扩大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地区为重点,推进重点城市“煤改气”工程,增加用气450亿立方米,替代燃煤锅炉18.9万蒸吨。气化各类车辆约1000万辆,配套建设加气站超过1.2万座、船用加注站超过200座。
未来,你开啥样花
自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起,煤炭消费压减任务就分解到京津冀等重点省区,“电能替代”、“煤(油)改气”实施已经启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强调要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方针,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尽可能利用清洁能源,加快提高清洁供暖比重。“电能替代”、“煤(油)改气”实施步伐也在加快,2017年国家将出台《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雾霾严重地区散煤取暖清洁化,笔者认为,“电能替代”、“煤(油)改气”将在以下领域施展手脚。
电能替代在以下四大重点领域展开。一是北方居民采暖领域,主要针对燃气(热力)管网覆盖范围以外的城区、郊区、农村等还大量使用散烧煤进行采暖的,使用蓄热式电锅炉、蓄热式电暖器、电热膜等多种电采暖设施替代分散燃煤设施。二是生产制造领域,结合产业特点和大气污染防治与产业升级需要,在工农业生产中推广电锅炉、电窑炉、电灌溉等。三是交通运输领域,主要针对各类车辆、靠港船舶、机场桥载设备等,使用电能替代燃油,促进交通运输“以电代油”。四是电力供应与消费领域,主要是满足电力系统运行本身的需要,如储能设备可提高系统调峰调频能力,促进电力负荷移峰填谷。
“煤(油)改气”主要在以下领域展开。一是居民采暖领域,在新建居住建筑、宾馆、商厦、写字楼等,采用燃气锅炉、燃气壁挂炉采暖,具有舒适、便捷、经济和环境效益好的优势;二是工业生产领域,在特种钢、陶瓷、玻璃、炼油厂、氧化铝等工艺生产过程,采用燃气锅炉,可以大幅减少粉尘等排放;三是农业生产领域,在农业温室大棚等场所,采用温室燃气辐射采暖方案,更加环保经济;四是居民产厨炊洗浴领域,进一步普及使用燃气灶、燃气热水器等电器,替代“瓶装气”、“水煤气”等,更加安全便捷。五是“燃气交通”领域,鼓励固定线路的城市公交车、出租车、物流配送车、载客汽车、环卫车和载货汽车等运输车辆、内河、湖泊和沿海的运输船舶使用LNG(液化天然气),在公交、出租、公务用车等领域,大力发展CNG(压缩天然气)汽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
当前多地政府已经开始推动“电能替代”、“煤(油)改气”政策真正落地实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十多个省份已陆续出台“电能替代”、“煤(油)改气”的实质性补贴政策,设立专项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