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力那点事儿 | 0评论 | 4434查看 | 2017-03-29 13:35:10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从影响中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看,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降低,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潜力较大;消费有望较快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出口将面临结构性调整,由出口大国向出口强国转变;劳动人口数量下降,但劳动者素质持续提高;创新力度加大,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的贡献将会提高。
综合来看,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将呈现出以下六大趋势:
增速换挡
GDP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十三五”期间,劳动力数量持续减少,投资增速下降,但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升、消费平稳增长,综合预计我国GDP年均增速为6.6%。2021~2030年,GDP年均增速接近5%(本研究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速在6.5%~6.8%区间,2021~2030年期间我国经济增速在5%~5.3%区间,此处展示推荐情景结果。下文中的预测数据均为推荐情景下结果)。经济增速总体呈“倾角向下”的L型增长特征。
结构调整
服务业占比大幅提升,工业迈向“中高端”。经济发展新动能逐渐形成并不断壮大,我国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高,2030年有望超过60%。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持续走低,预计2030年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13%,较2015年下降8个百分点。
协调发展
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快于东部地区,城乡差距逐步缩小。预计2030年中、西部GDP占比分别较2015年上升0.7、2.5个百分点,东部GDP占比较2015年下降3.2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预计城乡收入比从2015年的3.1下降到2030年的2.4。
配置优化
市场作用持续增强。政府简政放权、垄断行业改革、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将全面提升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为经济持续增长注入体制活力。
低碳转型
经济增长资源消耗水平大幅下降。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不断加快,绿色示范工厂、绿色发展园区规模化发展。单位GDP排放大幅下降,预计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
我国电力市场新特征
经济新常态下,预计我国电力市场呈现以下特征:
消费增速放缓
电力消费增长降至“中速”。受GDP增速换挡影响,预计“十三五”及2021~2030年电力消费增速持续放缓,但在能源转型和电气化水平提升等正向因素对冲下,年均增速依然可达5.1%和3.2%。预计2020年、2030年全社会用电量分别达到7.3万亿、10万亿千瓦时。
消费结构调整
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占比不断提升,工业部门用电结构出现分化。受城镇化水平提高、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电动汽车等用电设施发展的影响,预计2030年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合计达到38%左右,比2015年提高1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降至60%左右,其中四大高耗能行业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23.1%,较2015年下降8.4个百分点;一些新兴行业用电增长较快,中高端制造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明显提升。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有望达到28%,高于目前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24%的平均水平。
电源结构清洁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快速提升。绿色低碳要求将加快能源供应转型,煤电装机占比逐渐达峰,传统煤电向调峰电源转变。新能源发电成本随技术成熟和市场容量扩大呈快速下降趋势,预计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由2015年的33.6%增至2030年的48.4%,提高约15个百分点。
供应模式灵活
电力供应由“集中式”向“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转变。分布式电源发展有利于解决边远地区供电问题,实现能源的综合梯级利用。我国分布式电源发展总潜力约8.5亿千瓦,预计2030年分布式电源装机可达3.63亿千瓦,占同期总装机的13.4%。
区域协调发展
中、西部地区电力消费占比逐渐提升,但东部地区电力消费占比仍然较高。伴随着产业的梯次转移,预计2030年东部地区用电占比下降至45%左右,仍是我国电力消费的中心。化石能源跨区输送趋于饱和,跨区电力流规模不断扩大,预计2020年东、中部负荷中心受入电力流超过2.5亿千瓦,2030年有望超过4亿千瓦。
市场竞争加剧
参与主体多元化、交易产品多样化、供需关系互动化。电力行业售电侧多元竞争格局逐步形成,参与主体数量快速增长,市场体系不断趋于完善。各种能源电力细分市场不断发展,包括综合用能管理、能源托管等在内的多样化产品和服务成为用户重要需求。用电权交易、负荷调度等各种供需互动方式将逐步涌现。
公司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策略
经济新常态下,公司发展面临重要战略机遇。一方面需稳妥发展电网监管类业务,推动电网科学精准投资、安全高效运行、健康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需积极开拓市场竞争类业务,坚持服务为先,主动参与竞争,实现“产业突围”,推动公司成为发展能力、管理能力、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全面领先的一流企业集团。
电网建设策略
近期突出重点、精准投资,远期建设能源互联网。近期科学统筹电网规划,重点建设特高压骨干电网与智能配电网,提高电网建设投资的质量与效益。优化建设时序,滚动调整投资规划,从严项目比选,优化建设时序,优先安排负荷需求迫切、供电质量亟待提升、经济效益显著的建设项目。突出建设重点,加快特高压骨干电网与智能配电网建设,着力解决“两头薄弱”问题。注重投资效益,规范决策程序,注重效益分析,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投资效率。远期需发挥电网在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中的核心作用,建设能源互联网,实现煤、油、气、水、风、光等能源的多能互补和优化,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
电网运行策略
近期增强系统调峰能力,远期完善市场运行机制。近期重点从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全方位提升系统调峰能力,提高运行灵活性。电源侧支持抽水蓄能、燃气机组建设和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大力提升系统调峰潜力。电网侧制定以节能环保低碳为目标的电力系统调度原则与措施,充分发挥大电网联网效益和跨省调峰相互支援能力。用户侧以价格机制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大力推动需求侧响应(DSR),适应供需双侧随机性与波动性,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远期积极推动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辅助服务市场、现货平衡市场,以市场化手段促进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产业发展策略
近期创新发展、开拓新兴,远期产业突围、混合所有。近期推动国际板块业务创新、产业板块技术创新、金融板块模式创新,大力开拓新兴业务。其中,国际板块要实行包括资本股权并购、电工装备出口、工程设计咨询、项目经营管理的全方位立体式国际化战略;产业板块要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加快技术装备、经营机制、销售模式等方面创新;金融板块要加快业务拓展、加强模式创新。此外,需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电动汽车服务、充电设施运维、节能环保等新业务。远期可选取具备条件的产业和金融单位,通过适当方式实现混合所有制,丰富融资渠道,扩大公司控制力与影响力。
公司经营策略
近期释放活力、提质增效;远期分类施策、高效发展。近期需多措并举释放发展活力,提质增效谋求持续动力。稳妥推动增量配电网放开,通过新增市场主体激发市场竞争活力,促进公司电网业务改革创新。在居民采暖、工业制造、交通运输等领域推广电能替代,促进售电量稳健增长。综合利用政策、法律、技术手段,加强电费回收。压缩管理层级,推动纵向贯通、横向协同、末端融合。精益化运维、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各类成本支出、压缩非生产性支出。远期需分类施策,监管类业务要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竞争性业务要注重创新经营模式,提升市场竞争力。
客户服务策略
近期积极改革、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