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无所不能 | 0评论 | 3455查看 | 2018-07-05 19:19:00
今年生态环境部诞生,按照新的思路,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了衔接历时五年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新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计划》)出台了。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的《三年计划》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三年计划》提出,经过3年努力,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明显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三年内能源行业变革加剧
虽然2017年《大气十条》收官成绩超过预期,但目前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VOCs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处于千万吨级高位,远超环境容量。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空气质量达标城市仅占29.3%。
此时,新的《三年计划》对环境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具体目标是: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5%以上;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
对此,《三年计划》提出六方面任务措施,并明确量化指标和完成时限。记者将有关能源的部分提取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绿色发展。
《三年计划》要求优化产业布局,严控“两高”行业产能,强化“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大力培育绿色环保产业。
其中涉及能源方面的有:要积极推行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新、改、扩建钢铁、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等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满足区域、规划环评要求。
重点区域城市钢铁企业要切实采取彻底关停、转型发展、就地改造、域外搬迁等方式,推动转型升级。
严控“两高”行业产能,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钢铁、焦化、电解铝、铸造、水泥和平板玻璃等产能。
《行动计划》还首次提出了“以钢定焦”的目标:重点区域加大独立焦化企业淘汰力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实施“以钢定焦”,力争2020年炼焦产能与钢铁产能比达到0.4左右。
在工业污染治理方面,要开展钢铁、建材、有色、火电、焦化、铸造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无组织排放排查,2018年底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基本完成治理任务,长三角地区和汾渭平原2019年底前完成,全国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
二是能源结构调整,构建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体系。
有效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重点区域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开展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
其中涉及能源方面的有:有效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坚持从实际出发,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确保北方地区群众安全取暖过冬。抓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力争2020年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0%。同时,加快农村“煤改电”电网升级改造。
重点区域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2020年全国电力用煤占煤炭消费总量比重达到55%以上。继续推进电能替代燃煤和燃油,替代规模达到1000亿度以上。
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5%。
三是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发展绿色交通体系。
大幅提升铁路货运比例,加快车船结构升级,加快油品质量升级,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
其中,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重要方面。《三年计划》要求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到200万辆左右。2020年底前,重点区域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公交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
四是优化调整用地结构,推进面源污染治理。
实施防风固沙绿化工程,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加强扬尘综合治理,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氨排放控制。
《三年计划》要求全面完成露天矿山摸底排查。对违反资源环境法律法规、规划,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乱采滥挖的露天矿山,依法予以关闭,重点区域原则上禁止新建露天矿山建设项目。
五是实施重大专项行动,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
开展重点区域秋冬季攻坚行动,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开展工业炉窑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
《三年计划》制定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统筹油、路、车治理,实施清洁柴油车(机)、清洁运输和清洁油品行动,确保柴油货车污染排放总量明显下降。
鼓励工业炉窑使用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或由周边热电厂供热;重点区域取缔燃煤热风炉,基本淘汰热电联产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加热、烘干炉(窑),集中使用煤气发生炉的工业园区,暂不具备改用天然气条件的,原则上应建设统一的清洁煤制气中心。
六是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建立完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夯实应急减排措施。
此部分涉及到能源的有:在黄色及以上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对钢铁、建材、焦化、有色、化工、矿山等涉及大宗物料运输的重点用车企业,实施应急运输响应。
加大秋冬季工业企业生产调控力度,各地针对钢铁、建材、焦化、铸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业,制定错峰生产方案。
三年计划有这些新变化
在能源基金会(美国)北京办事处总裁邹骥看来,新的《三年计划》将大气污染治理从末端控制带入能源、产业、交通、用地四大重点领域的前端结构调整,大气治理的攻坚战开始步入标本兼治的深水区,从治“标”进入“标本兼治”。
相比《大气十条》,《三年计划》更加严格。
首先,《三年计划》中,汾渭平原首次被纳入重点控制区域。
汾渭平原(即山西、陕西一带)将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纳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统筹领导。此外京津冀区域调整为京津冀大气传输通道“2+26”城市,治理范围更加精准。
目前,京津冀仍是当前中国PM2.5浓度最高的区域。汾渭平原仅次于京津冀区域,是PM2.5浓度第二高的区域,同时又是二氧化硫浓度最高的区域,因此作为重点区域。第三个是长三角西北部,苏北、皖北一带城市群,PM2.5浓度已接近京津冀部分城市。
其次,《三年计划》更加强化源头控制、注重科学推进和长效机制。
《三年计划》对污染的源头即结构问题,推出了更加细化的措施:首先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二是优化能源结构,稳步推进农村散煤清洁化替代;三是优化运输结构,按照“车、油、路”三大要素三个领域齐发力来解决机动车污染问题;四是优化用地结构,主要是增加绿地面积等。
此外,《三年计划》还强调措施要科学合理,更加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循序渐进,提出要通过构建精细化的污染排放动态清单、完善多要素天地空的环境监测体系等实现科学决策和治理。长效机制方面,《三年计划》中提到,要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开展区域联防联控。
再次,交通领域污染减排是《三年计划》的亮点之一。
邹骥认为,《三年计划》部署了以柴油货车为重点的攻坚战等,这些措施基于重点区域源解析结果,契合中国移动源污染排放日益突出的现实,抓住了治理的关键瓶颈,不但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大幅降低柴油污染致癌物排放,而且有利于通过减少黑炭排放降低气候变化影响。
最后,目前PM2.5未达标城市将迎来较大治理压力。
《三年计划》相比《大气十条》,在城市范围内明显扩大,对PM2.5的浓度控制范围,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