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大学千亩校园的综合能源利用案例
发布者:admin | 来源:中国电力报 | 0评论 | 8418查看 | 2019-02-14 13:33:48    

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节能公司”)的综合能源服务典范项目——上海电力大学临港新校区综合能源服务示范项目于日前正式投运。


作为全国首批、上海唯一的“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和教育部能效领跑者示范项目,上海电力大学临港新校区综合能源服务示范项目采用了那些高效发电、用能技术?如何积极为业主相关方提供综合服务?其商业模式又将怎样做到可推广?近日,记者一行来到上海电力大学位于浦东最东南占地960亩的临港新校区一探究竟。


12.jpg


集成先进技术 智能管控能耗降低四分之一


“这个风机是我们临港新校区的标志。”上海电力大学智能电网产学研合作开发中心常务副主任杨秀指着校园一隅的巨大风机告诉记者,作为全国首个新能源微电网大学,整个临港新校区是一个风光储一体化、电热冷多能供应的智慧微能源系统。


“除了300千瓦的微风风力发电系统外,临港新校区所有建筑物屋顶都装有光伏发电,采用空气源热泵和太阳能光热互补供应热水,比一般校园能耗低四分之一左右。”提起用能成本的降低,杨秀显得十分自豪。据了解,上海电力大学临港新校区综合能源服务示范项目已入选国家能源局首批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是热能、电能同时供应的综合能源服务典范,也是教育部能效领跑者示范。


在教职员工的带领下,记者在校园内处处都能看到“电”的影子。这里有集充电、无线网络、照明于一体的多功能太阳能路灯,有太阳能热水和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有目前国际最先进的光伏试验田……


示范项目包括1套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智能能源管控系统总平台、智能微网子系统、建筑群能耗监测管理子系统等组成)、装机容量2061千瓦光伏发电系统、300千瓦风力发电系统、总容量500千瓦时多类型储能系统、49千瓦光电一体化充电站、10套太阳能+空气源热水系统以及5杆风光互补型智慧路灯。


项目首次集成了多目标优化控制、混合储能、大功率光储一体机等先进技术。其智慧能源管控系统结合需求响应和电能质量控制等技术,实现了用电信息自动采集、供电故障快速响应、综合节能管理、智慧办公互动、电动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接入管理。


截至目前,项目新能源发电系统已累计发电90万千瓦时。而分布于10栋公寓楼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全天供应热水800吨,累计供应热水3.6万吨,保证了全校万余师生的生活热水使用需求。


示范项目采用了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全过程的综合能源服务模式。项目涵盖面广、模式创新,是国网节能在先进技术集成化、能源信息融合化,运营管理智慧化等方面深入探索的成果。


按需定制服务 综合提升校园能源保障水平


“绿色环保、节能智慧,是我们首先考虑的。”上海电力大学校长李和兴向记者强调,在新校区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满足住建部对绿色节能校园建设有明确要求。另一方面,作为上海首个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地区,临港新区对校园建设也有一些环保新要求。


“可以说我们新校区后勤保障的分管同志,天天满脑子就是节能指标。政府要求学校‘事业有发展,能耗不增长’。一旦能耗超过增长指标,市长是要约谈校长的。”李和兴表示,大部分新建校园和改造老校区的学校都会面临这种困惑,“作为一所涉电大学,我们能不能就大家关注的问题,去探索一条能耗零增长的解决方案?”


既是商业模式,也是科研合作,又是对解决方案的共同探索。——针对上海电力大学这个“电力行家”的专业需求,制定适合其发展的综合能源发展规划,国网节能公司在临港新校区综合能源服务示范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量身定制”了创新的商业模式。


一方面,采用校方基建资金与国网节能公司专项资金相结合的模式促成项目,让项目的规划建设与校方新校区的规划建设同步实施。另一方面,早在上海电力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阶段,国网节能就已经参与其中,并已经将国网节能的理念放到新校区的设计中。


此外,国网节能公司为学校进行绿色高效节能策划,开展了绿色建筑(二星以上)、太阳能集热+空气源热泵热水供应等节能设计,其中绿色建筑实施回报率略低,因此由该公司负责规划设计、校方负责在新校区建设中实施。该公司无偿为学校提供能耗在线监测分析、学生公寓电能表预付费管理等服务,校方负责光伏基础和暗管等施工。通过模式创新,实现了合作双方共赢,也实现了项目经济上可行,并符合投资经济指标要求。


“我们校方非常关注的一点,是智慧能源管控平台的持续平稳运行。”上海电力大学副校长封金章表示,临港校区风光储一体化智能微电网系统共有2017个监测点,连接着校园的各个角落。宿舍用电、校园照明、教室空调、食堂水龙头……只有对整个校区能源系统进行专业的监测管理,才能有效保证每个环节的运行状态和数据都汇集到系统中。


考虑到绿色智能能源系统涵盖教学楼、图文信息综合大楼、宿舍楼等多个区域,还有冷、热、电等多个能源系统间的转化协调和各子系统的优化运行。工程投运后,国网节能公司依托智慧能源管控平台,继续为上海电力大学提供专业化、高水平的运营管理服务,持续优化新校区能源供应系统运行、降低校方能源成本。并提供配套的综合节能增值服务,大大提升临港新校区的能源保障水平和后勤管理水平。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挖掘客户各类需求,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上海电力大学临港新校区综合能源服务示范项目通过屋顶光伏等新能源建设满足客户真实需求、提供绿色建筑设计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建设智能微电网助力申请大学更名和博士点,切实满足了客户增值需求,实现了双方共赢。


可复制可推广 量身定制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不具备推广性,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能源服务商业项目。”国网节能公司设计研究院总经理徐杰彦在位于临港校区内的项目主控室表示,临港新校区综合能源服务示范项目充分利用新校区所在地风光资源、结合学校用能方式和特点,建设校区分布式能源发电系统,实现校区绿色能源供应和高效利用。该示范项目是国网节能公司全面落实国网公司发展战略,适应产业发展方向,在园区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开展探索实践的重要举措。


“项目引起很多关注,每天来校参观考察项目情况的人有好几拨。”上海电力大学临港新校区建设综合办公室主任王飞坦言,对临港新校区综合能源服务项目感兴趣的不止有高校等兄弟单位。大家关注的是项目对能源供给及应用的统筹、项目同步开发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以及将智能微电网、建筑群能效管理等多项先进技术有机串联,实现全景数据展示、用能策略优化的项目功能。


“区别于我国垂直化发展的能源管理体系,欧美国家的能源组织架构倾向于提供电、冷、热及天然气等综合能源服务。在这方面他们有成熟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可供我们借鉴学习。”徐杰彦告诉记者,“随着能源转型和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综合能源服务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那些真正懂得用户用能特点和需求,具有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项目的建设将对高校能源管理、节能改造以及运营管理模式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新标杆。”王飞透露,下一步,校方或将与国网节能公司一起,探索形成可复制、可应用、可推广的微电网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全套技术产品。


对于国网节能公司来说,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体系正在逐步扩大。售电、智慧车联网、风光储一体化、电动汽车充电桩服务、能效监测与诊断、节能和电能替代改造、电力需求响应、光伏储能新能源服务、水电气冷热等增值服务都将逐步囊括其中。


记者手记:百川汇海能源转型升级在路上


站在上海电力大学杨浦校区的教学楼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曾经号称“远东第一大电厂”的杨树浦发电厂,两根历经百年沧桑的烟囱静静矗立,高耸入云却不再冒烟。


70千米外的东海之滨,从启用不到半年的上海电力大学临港新校区向东远眺,我国首个国家海上风电示范工程——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清晰可见,巨大的风叶片熠熠生辉,运行稳定。


缘电而生、依电而立、随电而进,这所涉电大学两个校区的风景,折射出我国能源转型升级的进程。


漫步在临港新校区960亩的校园中,如同步入一座超大规模的智慧能源实验室:2万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屋顶,直接为棚内的电动车充电的“0”耗损充电车棚,可提供WIFI、充电、监控的智慧路灯系统,100千瓦×10秒的超级电容储能设备,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集热器组合的热水系统……


入住临港校区的第一批秋季新生,是新校区综合能源服务项目的直接受益者。综合、互联、共享、高效、友好……临港校区带给他们的,不止是用能生活的便利,更让这些未来电力人体悟到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新趋势下,新兴业态、商业模式、服务方式不断创新的步伐正在加快。


改革“再出发”,能源转型升级在路上。1月21日,国家电网1号文件发布,其中指出综合能源服务等新兴业务将被大力开拓。国家电网将促进新兴业务和电网业务互利共生、协同发展,推进相关技术设备研发和示范工程建设,建立市场化的运作体系,不断深化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把追求企业经济效益与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有机统一起来,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发挥“引领者”和“定海神针”的作用。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