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联姻 国资+民企会成为产业新势力吗?
发布者:lzx | 来源:全联环境商会 | 0评论 | 3592查看 | 2019-06-20 11:29:50    

一直以来,国资与民企作为我国经济的两股重要力量,交织前行,勾勒出了独具中国风味的市场画卷。


这两年在环境产业,有关国资加速入资民企的话题备受关注。去年,不完全统计发生国资入股案例十余起,其中包括铁汉生态、中金环境、环能科技等。进入2019年,这一趋势似乎愈演愈烈,特别是国资入股龙头环保企业的势头非常强劲,包括北控水务、碧水源、清新环境等多家环保企业引入国资,这些事件背后有着怎样的动因?国资大块头+环保龙头的组合会成为产业新势力吗?


今年来,多家国资入股环保龙头企业


先来看看今年来发生的多起国资与环保龙头企业牵手的事件:


1.北控水务+三峡集团


2019年1月18日晚间,北控水务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20.19亿港元向三峡集团全资子公司长江电力配股4.7亿股,交易完成后,长江电力持股比例占发行前总股本5.00%,占发行后总股本4.762%。


按照计划,这部分股权最终认购方为长江生态环保集团,该公司是三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8年12月18日,是三峡集团承担国家赋予共抓长江大保护使命的实施主体,负责长江大保护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等工作,公告发布时公司尚未完成境外投资平台设立。


两个月后,这一事件尘埃落定。3月18日,北控水务正式宣布,股份配售已交割完毕。与此同时,三峡集团和北控集团签署《共抓长江大保护深化合作协议》,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和北控水务集团签署《共抓长江大保护业务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北控系和三峡系在共抓长江大保护合作上进入实质性阶段,双方将围绕股权、基金、业务、双平台、研究及产业联盟等六个方向展开全方位合作。


2.清新环境+国润环境


4月底,大气治理龙头企业清新环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世纪地和与四川发展国润环境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国润环境将以每股9.08元、合计24.85亿元的价格受让世纪地和所持有的清新环境25.31%股份,并取得清新环境的控制权。5月24日该协议正式生效,清新环境正式纳入四川国资委麾下。


6月10日,清新环境再次发布公告称于6月6日与国润环境签署补充协议,对业绩承诺等相关细节进行了明确。


3.碧水源+中国交建


5月初,碧水源与中国交建子公司中国城乡也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按照协议,中国城乡将斥资32亿受让碧水源10.27%股份,晋升为二股东。


6月4日,中交集团入股碧水源落下了实锤,碧水源与中国城乡签署了《关于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协议之补充协议》(简称“补充协议”),对交易股数、交易价格、价款支付等相关事宜做出了修改,最终确定转让碧水源公司320,762,323股,占公司总股本10.18%,价格总计2,869,319,107.92元。其中,文剑平转让其持有的公司179,366,659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69%,转让后,仍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中国城乡成为碧水源的第二大股东。


4.锦江环境+浙能集团


6月10日,中国锦江环境控股(以下简称“锦江环境”)发布公告称,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约16.34亿元人民币收购锦江环境29.79%股份,并成为锦江环境的第一大股东。


锦江环境是杭州锦江集团旗下公司,2016年在新加坡主板上市。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WTE(废物再生能源)运营商,一直是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引领者,具有国内领先的垃圾处理能力。


5.产业迎来了新生态?


一系列动作的发生不禁让人想起北控水务集团执行总裁李力曾公开提到的“新物种”论述。他说,“行业竞争的‘新物种’已经来临,‘新物种’既不是像北控水务这样的环境企业,也不是有工程能力和投资能力的央企,而是由双方结合而成。”那么,是什么催生了“新物种”?“新物种”会带来新生态吗?


按照李力的说法,近年来,对于产业发展的趋势,他体会最深刻的一点是环境需求“更加复合化”,而“新物种”进来以后,行业竞争格局会有很大不同。


环境服务内涵发生根本转变供给侧随之需要迭代升级


十九大后,中国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里面体现了两层含义,一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刚需,这一趋势短期内不会变。而第二点即是,生态文明框架下环境服务的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服务逐渐从过去的点状、末端治理向生态文明建设转变。


关于这一点,业界也基本形成了共识。大家普遍认同,当前,环境产业已经进入3.0阶段。过去,在环境产业1.0时代,市场提供城市环境公共设施和生活污染治理服务,包括污水、垃圾处理,这些服务大多都是点状的、单一的。环境产业2.0时代,环境服务逐渐升级为单元模块的服务。如今,到了环境产业3.0时代,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供给侧也迎来变革,需要提供更多体现系统性、融入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以长江大保护来说,作为长江大保护的主干力量,三峡集团的任务总结起来是要实现两个“三个一”,城域层面,实现“一座城、一片水、一主体”,流域层面;实现“一条江、一串城、一朵云”,即既要解决“珍珠(城市水系)”问题,又要解决“项链(长江流域)”问题。


“这样的目标不是局部个别PPP项目能解决问题的”,李力曾形象地比喻道,过去,打仗是“扔手榴弹”,现在是“扔原子弹”。


2019年1月下旬,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部署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预计两年时间内在全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模式。有研究机构测算,这一市场一旦激活,将打开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空间,而以城市发展视角下的“无废”目标,对供给侧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一点,市场已经有所体现。4月底,黑龙江全省13个市(地)所辖行政区范围内的区、县(市)、镇、乡村等,合作项目内容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两个领域,总规划投资额84.76亿元,这是黑龙江建设“无废城市”的标志性项目,这一项目后被光大国际、中国环保、瀚蓝环境三家分包。


5月初,44.45亿的岳阳市中心城区污水系统综合治理PPP项目被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牵头人)与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成为项目社会资本方拿下。


不久后,长江生态保护集团又携手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和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拿下总投资45.1亿安徽省芜湖市城区污水系统提质增效(一期)PPP项目。


可以看到,无论是长江大保护还是“无废城市”,要啃下这些巨大而诱人的市场,进阶为新一轮行业竞争的佼佼者,单靠一己之力绝非易事。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于那些有能力也渴望二次腾飞的企业而言,强强联姻不失为一个优先选项。用清新环境总裁张根华的话说,这是“顺势而为、大势所趋、蓄势待发”之举。


强强联姻是顺势而为、蓄势待发


从民企角度而言,在2018年金融行业去杠杆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的弱势就凸显了出来,“重资产”压身的环保企业,需要不断打通更多资本渠道。而另一方面,从企业发展角度而言,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环保企业的综合性、平台化已是大势所趋。无论是政府还是工业园区,所有的客户都需要有一个综合的环境服务平台,来给他们提供一揽子的环境咨询策划和解决方案。


新时代证券的研报曾分析认为,民企拥抱“国资”,有望同时具有民企及国企的属性,二者或将协同互补,成为未来有力的竞争力。国企背书可以给企业带来充沛的低成本融资,对于投资属性较强的环保行业至关重要;同时,环保行业的大量订单主要来自于政府,国企背书对企业拿单能力的提升也有积极影响。从中长期来看,“民企+国企”的股东背景或成为环保企业未来的重要优势。


这一优势在中国交建与碧水源的合作中即可体现,双方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中,中国交建明确承诺,未来,中交集团将协助碧水源业务及项目发展相应的融资安排;进一步帮助公司相关设备和产品的销售渠道,创新业务模式,最大化产生协同效应;为碧水源有效嫁接行业内国际优势资源,对标国际巨头,助力公司成为超大型国际化环保集团。


实际上,从国资角度而言,入手优质环保资产又何尝不是一个优选呢?


近年来,国企混改正在进入新阶段。著名经济学家邱晓华认为,经过4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中国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具有机制灵活、市场应变能力强、创新驱动力强等独特的优越性,而这恰恰是当前国有企业比较薄弱的领域,通过“管资本”的方式进入民企血液,十分有助于国有经济、国有企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


某种意义上说,国资入股民企是政策导向下的选择,而从市场角度而言,这么大一块环保市场,也已经成为国企谋求发展的新引擎。


“未来,随着市场对企业的综合性要求不断提升,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将会形成更强大的经济体。而只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融合,才会不断形成规模强大、竞争力强的平台或者集团。”张根华说。


一场强强联手、关乎产业变局的大战正在打响。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