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28日在“国是论坛:能源中国—中国未来五年”上表示,能源生产和消费对中国挑战较大,在提高绿色低碳能源比重方面中国大有可为,应大力度实行电能替代,认真研究实行碳税制度。
徐林认为,从长远看,未来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还会持续增加。数据显示,中国现在人均能源消费大概为每人每年3吨标煤,而美国大概人均是11吨标煤、俄罗斯约为13吨。
徐林认为,当中国未来城市化水平达到80%以上、或者当中国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以上,中国人均能源的消费水平还会进一步提升。
“但是我们要有所节制,不能学美国,也不能参照俄罗斯,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如果达到美国水平,对我们来说是个巨大压力,甚至是一个灾难性的结果。”徐林说,中国只能向日本和德国等能效水平高的国家看齐,但目前中国的能效水平比日本、德国还有很大差距。
在徐林看来,面对压力,中国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不断提高节能水平;二是要提高绿色低碳能源的比重。
徐林表示,中国传统能源资源禀赋不好,即便是最丰富的煤炭资源,如果用人均来衡量,在全球也处于较低水平。“但如果把风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禀赋考虑进来,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会有很大优势。”
徐林认为,中国要实行比较大力度的电能替代,而且是低碳的电能替代。就此,才可以稳步降低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提高中国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应该认真研究、采取更加有效的战略和措施推进中国低碳能源的替代,在消费端推进电气化和电能替代。”徐林认为,实现电能替代这一目标,国家需要建立一个比较好的政策机制。具体来看,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对风电、光电领域一些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努力取得新技术突破,提高风能或光伏发电转换率,包括储能技术、电池技术水平。
二是建立更好的激励机制。徐林认为,现有节能激励机制建立在财政补贴基础上,是不可持续的。“应该认真研究实行碳税制度,让那些依然生产和使用化石能源的市场主体和个人付费,减轻政府负担,还可以从不进行低碳转型的企业得到碳税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