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实施,节能优先的理念已被社会各界普遍接受,未来能效提升与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将在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专栏将围绕能效与电力需求侧管理发展关键问题、政策导向、国际经验等内容,结合相关成果和研究思考与读者进行交流分享。
2017年9月,《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修订版)》发布,对新时期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内涵、实施主体、实施手段、保障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提出了新时期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新要求,标志着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进入了新的阶段。《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修订版)》发布两年多来,我国需求响应实践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如:多地实施了“填谷”需求响应、首现需求侧竞价模式、参与负荷和主体更加多元、负荷响应更加精准等。
本文将对两年多来我国需求响应实施情况进行简要的总结分析,并提出需求响应工作的相关建议,以期对未来电力需求响应的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1.“削峰”与“填谷”并行,提升电网“灵活性”成为新重点。
除负荷高峰期的“削峰”需求响应外,2018年-2019年,天津、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等省均实施了“填谷”需求响应。几个省份实施的背景和侧重点略有差异,但实质均为缓解各种因素导致的电网运行调节压力,如天津为缓解春节期间用电、用热矛盾、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等则主要为解决当前空调负荷快速增长等造成的电网峰谷差增大、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并网等带来的电网平衡问题。
多地“填谷”需求响应的实施标志着“缓解电力供需缺口”已不再是电力需求响应的首要任务。需求响应的实施正逐步向提升能源电力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电网运行灵活性、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等作用转变。
2.市场化程度逐步提升,需求侧竞价模式有所发展。
目前我国需求响应除各类电价机制外,激励性需求响应通常以约定补偿方式为主。2018年,江苏在国庆期间的需求响应中首次采用了竞价模式;2019年、上海开展了需求响应的年度竞价工作,且交易品种和调用方式都更为丰富。
竞价模式允许用户在特定范围内,根据自身用电特点合理选择补偿价格,改变了所有用户补偿价格“一刀切”的模式,有助于完善需求侧资源定价体系,更有利于发挥价格机制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进一步激发用户参与响应的积极性。竞价模式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需求响应市场化程度有了进一步提升。
3.参与负荷和响应手段更加多元,“精准”成为新亮点。
由于“填谷”需求响应的出现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参与响应的负荷类型和手段则均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就负荷类型而言,除工业用户、居民空调负荷外,自备电厂、电动汽车充电站/桩、各种类型的储能设备等也成为响应负荷重要的一部分,从而可以实现负荷的“双向”调控。具体到响应手段,依赖不断完善的技术手段,负荷响应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负荷调控更为精准、响应速度更快,如:上海依托需求响应虚拟电厂平台深层连接和精准接入客户用能设备,并实现大量闲散的、碎片化的负荷的聚合和协调优化;江苏则储能需求响应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更为精准、快速的负荷自动响应。这些更为快速、更为精准的负荷调控手段为需求响应资源参与更短时间尺度的系统互动提供了良好基础。
4.需求响应机制和技术能力建设仍需加强。
由前述可以看出,近两年来我国需求响应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多种条件所限,我国需求响应实施在机制、技术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为更好推进我国需求响应发展,提出建议如下:
(1)加快推进电力市场改革,探索需求响应运行机制。
当前需求响应参与市场的有效渠道还相对较为有限,需求响应的价值难以得到合理的评估和体现。未来尚需配合电力市场改革进程,探索建立需求响应常态化机制,完善价格和激励机制,遵循公平合理原则,倡导“谁投资、谁受益”,建立长效的需求响应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需求侧竞价机制,制定需求响应交易规范,完善市场监管办法。
(2)分类引导精准施策,充分挖掘不同行业的需求响应潜力。
用户参与需求响应主要受行业特点、激励水平、响应成本等因素影响。针对工业用户推行/设计提前通知时间长、响应持续时间较短的需求响应项目,并适当提升激励水平、减少单个用户的响应次数;针对商业和居民用户可重点挖掘空调、电采暖负荷的响应潜力,其中商业用户可合理设定响应激励水平及响应次数,居民用户则需引入负荷集成商及智能管理系统实现海量微负荷的聚合。
(3)加强需求响应支撑能力建设,提升响应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需求响应的顺利实施依赖于配套基础设备的建设与完善,完备的支撑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的峰荷削减能力。一方面需要继续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负荷监测系统等建设,以各级需求侧管理平台为载体,打造独立完整的需求响应商业生态系统,形成稳定、可靠的响应负荷资源;另一方面要加强自动需求响应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切实提高需求响应的自动化水平,实现用户内部需求响应资源的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