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技改,引高新,助推德令哈工业园持续转型提升
发布者:admin | 来源:德令哈工业园 | 0评论 | 3304查看 | 2020-11-13 11:04:23    

近年来,德令哈工业园紧紧围绕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依托盐碱化工、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特色生物等主导产业,支持企业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为园区振兴发展提供新动力。


推进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积极引导支持发投碱业、昆仑碱业、海西化建、西部镁业、金锋实业等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在节能降耗、污染物减排、提升经济效益、下游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青海发投碱业蒸氨废液上清液综合回收利用示范项目,一条日处理3000吨生产线已试生产;昆仑碱业陆续实施了浊水循环洗涤系统、浊水循环技术改造、淡液蒸馏系统、浓水回收再利用、蒸吸工序加装喷射泵节水技术等项目,采取生产污水回用节水、盐泥压滤回收、压缩杂水化盐回收等措施,吨碱耗水量大幅下降;海西化建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中航硅工业矿热炉除尘系统工艺优化及技术改造、西部镁业年产5万吨高纯烧结镁砂技术改造升级项目已建成,提质增效效果显著。


强化技术创新,降低运行成本。通过技术改造,昆仑碱业建立了合理的水量平衡系统,做到一水多用。废水回用,减少全厂耗水量,水耗下降明显。海西化建平均日产量达到2500吨,系统运转率达85%,新增30万吨产能,技改后综合电耗下降5千瓦时/立方米,标煤耗从技改前的120千克标准煤/吨下降到112千克标准煤/吨;余热发电单位发电量从技改前的26千瓦时/立方米增加到32千瓦时/立方米,余热利用率增加18.7%;综合利用工业废渣废料增加了49.66万吨。


引进高新企业,提升创新水平。强化招商引资,紧盯前沿科技,紧密结合区域内资源优势和产业现状,积极引进了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等市场预期好、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项目。国家第一批光热示范项目—青海中控50兆瓦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中广核50兆瓦槽式光热发电均已并网,运行良好。青海中控年节约标煤4.24万吨,相应减排CO2约11万吨;中广核年节约标煤6万吨,相应减排CO2约10万吨。依托柴达木丰富的盐湖镁资源,引进河南特耐年产50万吨镁质特种耐火材料及联产150万吨PAC净水剂、潍坊万丰年产2万吨高纯氧化镁、淄博美盛年产2万吨镁盐系列产品、锦兴化工年产13.5万吨氯酸盐等项目,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科技含量,极大提升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效率,助推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步伐。


青海中控太阳能德令哈50MW19.12.5.jpg


虽然园区在推动技术改造、提升科技创新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困难问题。一是园区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创新、技术研发意识不强;园区科技政策体系不够健全,提供知识和技术传播任务的中介机构门类不全,力量薄弱,科技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服务能力差,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率不高。二是园区地处青藏高原,工作、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长效机制尚不健全,对人才缺乏吸引力,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不足,高层次人才和优秀科技人才缺乏,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所占比例偏小,尤其是缺乏高精尖制造业和新材料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三是受国际国内工业经济下行及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产能利用率低、盈利能力下降,实施项目建设和扩大产能意愿较低,技改投资下滑严重。四是园区大部分企业还处于生产初级产品阶段,规模偏小、产业档次偏低,产品关联度不高,在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培育新的增长点方面的作用有限。五是产业结构偏粗偏短,转型发展步伐不快,优势产业骨干项目匮乏,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大,龙头型企业较少,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科技创新资源支撑不足。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