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的柴达木大地,秋意正浓,美景如画。此时,正是全州上下用心学习、用情感悟、用力落实州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之时。
州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基本建成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发挥海西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的优势,主动融入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重点发展光伏、光热、风电、风光互补等新能源,跟进发展储能、氢能产业……这为我州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近年来,我州依托产业基础,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积极谋划实施“多类型”新能源产业项目。新能源产业链基本形成,已实现海西州第一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基地构想。格尔木东出口、乌图美仁,德令哈西出口等8个清洁能源发电基地初具规模,并网规模达1015万千瓦,占青海省的47.87%,累计实现发电量约589亿千瓦时,创造了全国光伏单体项目装机容量第一、全国光伏发电最低价等铭记在新能源发展里程碑上的佳绩,开辟出清洁能源发展的一片新天地。
在海西辽阔博大的区域里穿行,曾以苍凉示人的戈壁沙漠改变了“容颜”:光伏发电的吸热板比肩接踵汇成蓝色海洋、一台台白色风机在荒漠上扎下阵脚、高耸的吸热塔于蓝天白云间“追光逐日”……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亘古的瀚海戈壁,依托绿色产业革命大潮注入的强劲之力,新能源产业蓄势鼓起风帆,在波澜壮阔中一路劈波前行。
基本建成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对此,长期工作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王定邦书记在州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的讲话精神,奋力书写现代化新海西篇章,凝心聚力,让海西清洁能源产业更进一步。“作为清洁能源企业的工作人员,讲话精神倍受鼓舞,我一定会把相关精神落实到工作中,为海西的新能源发展作出贡献。”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安全员张海鹏说。
走进德令哈太阳能工业园区的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看见数万面明亮的定日镜围着高高的吸热塔整齐排列,蔚为壮观。在这背后,正是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的员工们夜以继日“战斗”的成果,以行动诠释着绿色发展理念。
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光热发电项目于2011年开工,一期10MW工程已于2013年7月5日实现并网发电,10MW项目是我国第一座、也是全球第三座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太阳能热发电站,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2015年,中控太阳能开展一期10MW熔盐改造项目,2016年8月20日10MW塔式熔盐光热电站一次性打通全流程并成功并网发电。二期50MW于2016年10月25日开工建设,是国家能源局首批光热示范项目,采用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路线,可连续24小时发电,可为当地八万余户家庭提供清洁能源,年节约标煤4.8万吨,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2.4万吨。2018年12月30日,二期项目建成并网发电,目前运行稳定,已达到设计值。
“50兆瓦示范项目在2018年12月30日运行以来,各项指标达到了实际要求,在2021年2月份,创造了连续运行292个小时的纪录,在2021年9月10日,创造了单日发电量达到112.86小时的最高发电量,为第一批国家示范项目的示范和运行提供良好的示范依据,也为光热发电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工程师樊玉华说。
在“追光逐日”的路上,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正向着建成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目标追逐前行。
“州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在‘十四五’期间海西要基本建成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作为新能源企业要利用目前拥有的创新能力以及运营优势,继续加大科研创新力量,为新一代的光热发电技术应用做好示范和工程化引领。其次,加大力度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运营团队,为光热产业及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樊玉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