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以“四个聚焦”积极推动清洁能源产业链发挥链式效应
发布者:xylona | 来源:海西州人民政府 | 0评论 | 2456查看 | 2022-12-13 11:19:35    

今年以来,海西州以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和荒漠、土地资源为依托,按照“系统性谋划、板块化开发、大通道外输、产业链延伸、清洁化应用”的思路,推动“清洁能源生产”和“清洁能源消纳”双轮驱动发展,把清洁能源打造成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让清洁能源产业链发挥链式效应。截至目前,全州新能源产业装机总规模达到1207万千瓦,在建大基地项目750万千瓦,在建市场化项目1100万千瓦。


聚焦规划引领。制定《海西州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海西行动方案》,强化刚性管控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根本遵循。完善和健全清洁能源项目公开公正透明的评优机制,积极运用竞争性配置的办法,支持和推荐引优选强的项目。确立了全州风光装机至少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权重均要超出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坚持依法高质量编制规划,对标4条特高压电源基地,依托各地区风光和土地资源,围绕近中期能够实施的项目,编制各新能源园区的控制性规划,厘清每个新能源园区的空间边界、地形地貌、整装开发片区,加快建设交通设施、电力走廊、通信通道、升压汇集站、临电、供水、防洪等基础设施,让新能源企业“拎包入住”。


聚焦错位发展。依据全州经济发展布局和各地资源优势,设立新能源发电集群产业分链、光伏装备制造产业分链、风电制造产业分链、新型储能电力系统产业分链、储能装备制造产业分链、氢能产业分链、零碳产业园分链7条分链,深入分析各地区能源资源条件、富集程度、发展基础、负荷产业等,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开发原则,明确清洁能源各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形成错位互补的发展格局,避免无序竞争、同质化发展。土地资源和风资源丰富的茫崖市配强骨干电网,基地化、园区化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盐湖产业基础雄厚的格尔木市大力发展储能电池制造产业,提高多能互补电源质量,提升负荷产业绿电消纳权重;园区配套完善的德令哈市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产业,以光伏晶硅产业、风电制造和装配产业为主,探索零碳产业园用能模式。


聚焦一体推进。坚持“源网荷储”一体化推进,优化整合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以先进技术突破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探索构建“以荷定源”“负荷先行”“荷源一体”“同步退坡”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就地就近消纳”发展模式,让新能源变成产业项目的招商配置资源,使清洁能源在产业发展中真正发挥链式效应。第三批12个1063万千瓦国家大基地项目已上报省能源局,初步落实4个项目353万千瓦。德令哈工业园已引进南玻年产1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青海禾望年产20GW光伏逆变器等电气产品生产项目、海西贝达2G瓦高效光伏组件生产基地等5个项目。其中南玻、禾望两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他三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中车年产10GW“零碳”智能装备产业基地项目已开工。全力支持储能项目建设,依托锂钠资源和电池产业链,提高大规模储能电池供应能力。已建成电化学储能装机9.6万千瓦,在建电源侧电化学储能规模60万千瓦。备案配套电源侧储能77万千瓦,备案省国网公司弘柳225兆瓦共享储能项目。


聚焦多能互补。把握清洁能源发展特征,利用常规电源,合理配置储能,统筹各类电源设计,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实现风光热储、风光水储、风光火储协同发展,提高电源质量水平,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推动中广核20万千瓦光热、三峡20万千瓦光热、黄河10万千瓦光热和鲁能20万千瓦光热等项目实质开工,争取2023年建成,使海西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光热发电基地,让光热成为有力的调峰电源。广泛勘测可利用风资源,支持企业实施多点位测风塔项目,共享测风数据,提高风电比重,建设风电走廊,增强夜间清洁能源发电能力。海西火电项目已初步纳入省能源局正在编制的《青海省火电规划》。三峡集团格尔木南山口24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可研已通过评审,环评、安评、能评已编制完成,争取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华电德令哈3兆瓦制氢项目已开工建设。东方电气年制氢1万吨离网制氢和用氢示范项目、华电弃电制氢年产1万吨示范项目等纳入《2022年青海省新能源开发建设方案》和全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年制氢1万吨离网制氢和用氢示范项目已与东方电气就建设模式和工期推进达成共识,计划明年建成一期工程。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