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一个老油田的绿色转型
发布者:xylona |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0评论 | 545查看 | 2024-06-24 11:30:55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采油作业三区齐平三井井口,采油工正在对油井进行憋泵管理,以此判断油井底部抽油泵工作情况。50米外,辽河油田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中控室里,工作人员正监测着场内生产情况。从2023年12月开始,像这样的生产场景每天都在这里上演。


辽河油田是知名的稠油生产基地。“稠油就是固态石油,过去我们通过燃烧天然气,利用蒸汽锅炉把水变成湿饱和蒸汽,注入井下后驱使油层流动,进而开采。”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总地质师胡英杰介绍,这种开采方式存在高能耗、高碳排等不足,难以有效提升深层稠油开发效力。


推动稠油热采方式变革,成为辽河油田近年来的重点课题。“改变消耗天然气采油的方式,转而尝试通过‘以电代汽’来解决稠油注汽开发中的排放问题,这是辽河油田正在攻关的一项革命性技术。”辽河油田公司总经理王希友说。


“我们创新采用了电热熔盐储能注汽技术,将电转化为热能储存在熔盐中,通过水与熔盐连续换热,产生295摄氏度高温湿饱和蒸汽,再注入井下。这项技术无需燃烧天然气,还可以解决波动性产能与连续性用能矛盾等问题。”辽河油田设计院院长孙雁伯介绍。


采用电热熔盐储能注汽技术只是这座老油田向绿色转型发展的一个代表。近年来,辽河油田围绕绿色生产开展了多项有益尝试。


在辽河油田油气集输公司坨子里输油站,风力发电机正在飞速旋转。这些清洁能源全部用于输油站的生产,每年节省电费近8万元,减少碳排放量143吨。“截至目前,辽河油田正在运行的风光发电项目17个,并网装机规模达近108兆瓦,这些绿电全部被油田生产和办公消纳,每年可减碳7万余吨。”辽河油田公司新能源事业部经理刘军说。


此外,辽河油田还尝试利用地热开采稠油。在欢三地热站项目现场,地下1000余米深处的地热水采出后被用来加热稠油,这种方法为稠油绿色开采又提供一种新思路。


同时,辽河油田大力推动碳捕捉等相关技术。在兴隆台采油厂示范项目现场,从工业生产中捕获的二氧化碳被注入地下,成为驱油新动能。“截至目前,已埋存油田内部及周边企业产生的二氧化碳18.6万吨,实现增油2.9万吨。”辽河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常务副主任马宏斌说。


从地下到地上,从化石能源到新能源,在位于我国东北的中国石油辽河油田,一幅能源变革的新时代画卷正徐徐展开。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