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油田:熔盐储能助力答好科技驱动“创新卷”
发布者:cspplaza | 来源:金台资讯 | 0评论 | 2151查看 | 2024-01-26 10:44:55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辽宁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


image.png

辽宁省人大代表、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任文军


“这一年,中国石油辽河油田牢记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的重大嘱托,牢牢把握辽宁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以及中国石油与辽宁省战略合作的重大机遇,贯彻集团公司和辽宁省战略部署,聚力增强核心功能,加快提高核心竞争力,为辽宁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贡献石油力量。”辽宁省人大代表、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任文军表示。


稳产保供守护能源安全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千万吨级大油田,辽河油田在中石油集团“国内原油一亿吨”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年,辽河油田踔厉奋发答好加油增气“发展卷”,连续38年保持油气千万吨规模稳产,能源保供能力进一步增强。


高效勘探推动资源储量提升。认真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新增三级储量均超额高效完成任务指标。紧紧扭住增加规模经济可采储量、提高SEC储采比这个“牛鼻子”,储量替换率创近年新高。


效益开发推动油气产量提升。坚持“稀油增量提效、稠油优化提质,稳定油区本部、加快外围上产”。突出新井“四提”,深化老区精细开发与方式转换结合建产、低渗透与非常规“勘探评价开发一体化”建产,实现产能建设提质提速提产提效。突出“两率”优化,以老油田“压舱石”、曙一区300万吨稳产等工程为重点,持续开展稠油注汽优化、注水综合调控、套损井治理、天然气上产等工作,推动老油田自然递减率持续下降。突出稳产上产结构优化,兼顾效果与效益、当期与长远,持续优化油气结构、油品结构、措施结构、区域结构,不断提升油田开发水平。聚焦天然气上产,建立“多层系、多井型”立体开发技术,建成外围首个10万方大平台。


优化运营推动生产效率提升。按照“四个中心”统筹增储、上产、营销、重点工程运行,运营效率大幅提升,探评井钻进时效、产能井单月投产数、重点工程施工速度均创近年新高。坚持在优化管理上下功夫,实行关键指标、重点项目“包保责任制”,严格专班制度,建立联管、联责、联动工作机制。在运营提效上下功夫,充分发挥生产运营系统中枢作用,优化运营模式,强化督办落实,确保油气产运储供销高效运转。在整体联动上下功夫,加强工程技术、油田建设、土地管理、水电信、物资采购等力量衔接配合,形成上产合力。在加强统筹上下功夫,突出财务预算、生产经营、投资计划平衡协调,实现增产量与降成本、提质效与控风险、保生产与闯市场整体相兼顾。


积极“扩绿”循序调整结构


2023年,“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绿色发展奖”花落辽河油田。这份来自中央媒体与社会大众的高度认可,让辽河石油人推进绿色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


辽河油田突出“油气和新能源并重”的发展理念,统筹实施绿色低碳工程,循序调整油田产业结构,强化创新驱动和管理提升,积极拓展“扩绿”空间,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构建多能互补格局,推动油气勘探开发向综合能源供应转变。在油区内,通过“新能源+产能新井”“新能源+老区调改”“新能源+数字化建设”等多场景建设应用,利用井场、站场优先开展自消纳项目建设,以内部挖潜推动生产用能清洁替代,实现了井站场覆盖千余个、装机规模近百兆瓦、发电量突破一亿度,达到了上年的3倍以上。


面向周边,发挥中石油驻辽企业配套清洁电力开发建设龙头作用,围绕油气生产绿色转型、炼化企业“减油增化”升级改造,统筹配套清洁替代项目建设,构建“1+N”新能源业务发展格局。在辽宁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油田与属地政府联合成立项目专班,与中石油驻辽企业深化对接能源需求、资源潜力和转型升级项目,牵头制定驻辽企业碳达峰实施方案、600万千瓦绿电指标落地实施方案,形成了与6市7企携手扩绿、上下游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一批风光热合作项目正在有力推进。


辽河油田还积极探索能源综合利用路径,打造“兴60站节能降耗、双229多空间利用、办公区多能互补”等示范工程。结合风光绿电替代、地热开发、余热利用,着力建设金海采油厂、高升采油厂、沈阳采油厂等一批低碳采油厂,构建油气与新能源多能互补、因地制宜、多元迭代发展的新格局。


强化绿色生产,推动耗能大户向绿色低碳大油田转变。辽河油田贯彻“节能是第一能源”的理念,做好“加减乘除”,推进全链条瘦身健体——


采油系统做“加法”。实施“采油+智能技术”,以自动控制替代人工操作,对油井的调控周期从几个小时精细到十几分钟,实现低产井提效、降耗、错峰用电。实施“采油+节能技术”,逐步推广无杆泵、直驱螺杆泵等新型节能举升技术,以示范站区带动提效降耗,预计到“十四五”末节电超过900万度。


集输系统做“减法”。聚焦工业动脉,深挖系统优化简化空间,按照整体统筹、科技赋能的工作思路,推动工艺系统集约节约、瘦身提效。“十四五”规划实施23项技改措施,全部实施后可实现降耗2.55万吨标煤、减排CO2 5.26万吨。


热注系统做“乘法”,环环提效降耗。在产汽环节,持续推进锅炉提效,推广应用成熟技术,平均热效率提高0.5%。输汽环节重点推进沿程减耗,加强保温监测维护,将沿程热损失控制在2.6%,同比下降0.1%;开展固定锅炉车载改造,就近注气缩短工作半径。在注气环节,实施隔热装置“跟、研、试、测、换”全过程优化,井筒热损失同比下降0.2%。


燃料结构做“除法”,燃油燃煤全面清零。立足燃料结构调整,全面梳理油田用能状况,对外围地区、外输管道、燃油锅炉实施7项优化改造,在2022年“燃煤归零”的基础上,持续推进“燃油归零”,深化节能减碳。


2023年,辽河油田累计完成30项节能降碳工程,实现能耗总量、能耗强度全面控降,全年节约天然气近3000万方、节电2000多万度,折合标煤4万多吨,减排二氧化碳10万吨。


在油气与新能源并行逐“绿”的同时,辽河油田还积极推进储气、储碳、储能“三大储库”建设,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的新目标、新机制、新路径,推动破除高成本、高能耗、高碳排的固有格局,努力为周边实现“双碳”目标贡献辽河力量。为做好本轮天然气保供工作,辽河油田全面抓实生产极限增产、储气库冲锋保供、内部用气减量应用替代三个方案,24小时跟踪天然气系统整体运行,以“时时放不下、事事放不下、人人放不下”的责任感确保气库安全运行。


“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辽河油田将大力推进储气库扩容增能提效,确保库容与调峰能力稳步增长。着力升级智能化管理,提高自动控制水平和运行效率。


全力扩建储气库,打造周边清洁能源供应枢纽。同步推进调峰保供与建设运营,累计采气突破100亿方,日采气量在全国率先突破4000万方,总库容达到全国第二、注采气能力全国第一。新投产的马19储气库先导试验工程,再创全国储气库建设最快纪录,从启动到建成仅用时7个半月,并且开创了国内水淹型油气藏建库先河。截至目前,辽河储气库群已经连续7个周期安全、高效地完成冬季天然气保供任务,成为东北及京津冀地区调峰保供主力。


倾力快建储碳库,打造地区碳封存服务基地。围绕“提高采收率与碳埋存同步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碳捕捉、碳利用、碳封存全产业链建设。顺利投产欢采、特油两座二氧化碳捕集液化站以及双229循环注入站,首次建成了捕集、液化、注入、循环处理全流程的CCUS配套地面工艺系统,全年注碳9.2万吨,增油1.3万吨。


奋力新建储能库,打造区域电力储能调峰中心。开展电热熔盐注汽技术研究与试验,建成世界首座电热熔盐储能注汽站。首次将熔盐储能技术应用于稠油注气开发,具有电热直接转化、工业水再利用、转化效率高等技术特点。辽河油田自主创新研发、攻克5类14项核心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迈出了彻底改变稠油热采中蒸汽生产方式的第一步。未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每年可替代辽河油田SAGD、蒸汽驱等燃气蒸汽1600万吨,减耗天然气10.4亿方,减排二氧化碳225万吨,消纳谷时电、绿电108亿度,储能规模464万千瓦。


自立自强答好科技驱动“创新卷”


2023年,辽河油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工程”,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攻关形成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成功召开了第三届国际稠(重)油勘探开发技术论坛,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省部级科技成果14项,较2022年提高75%,时隔17年后油田公司再次入围世界石油奖;CCUS、电热熔盐储能注汽等项目首次纳入辽宁省“揭榜挂帅”科技立项,建成投产世界首座15MW级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


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上,辽河油田同步推动管理提升与放权赋能,优化创新资源要素配置,加强关键领域联合创新,提高原创技术研发能力、优势技术供给能力、品牌技术输出能力。辽河油田在中国石油率先出台《辽河油田公司着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实施科技管理、研发组织、评价激励等23条重点举措及4项配套制度,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体系。


在科研项目组织模式上,对油田6大类科技项目的功能定位和立项标准进行了梳理;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实现项目经理选人用人、技术路线、经费使用、考核激励4项自主权落地;同时出台项目定量考核评价和研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奖励优秀项目经理,推进科技项目高质高效运行。


在科技创新奖励上,首次设立科技项目基础奖,开展突出贡献奖、青年科技奖等评选,实施激励前移政策,奖励承担集团公司科技专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瞻性基础性研究以及油田公司重大科技专项等科技项目的科研人员。实行基础研究奖和技术发明奖单评,加大了对前瞻性基础性研究的激励。调整优化科技奖励评价制度,通过设置参评门槛、明确经济效益标准,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比如2022年授奖数量较2021年下降42%,特等奖和一等奖奖励标准分别提高至100万元和30万元,奖励标准处于中国石油最高水平。


在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攻关上,辽河油田加快深层气增储建产、非常规油气效益开发、储气库高效保供及水平井、大平台等领域技术攻关,为加油增气提供有力支撑。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使用上,完善“生聚理用”机制,持续打造“项目+人才”培养体系,保障人才规模与发展质量同步提升。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推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任文军表示:“辽河油田将聚焦加油增气,推动油气产量稳中有升;进一步强化绿色转型,增添发展动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主营业务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