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油田:扩大余热、光热、地热应用规模,走稳走好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发布者:Catherine | 来源:中国石化 | 0评论 | 1378查看 | 2024-06-11 17:01:56    

6月7日,中原油田濮城采油厂濮一联合站北区“可移动式光伏发电站”项目现场,工作人员紧张有序施工。项目装机容量达2.2兆瓦,建成后将为油井生产、井场作业、维护保养等提供电能。1月至5月,该油田绿电发电量达2890万千瓦时,生产用电有17.5%来自新能源。


近年来,中原油田积极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聚焦“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重点领域创新发展,在实现“十四五”以来油气产量连年“箭头向上”的基础上,持续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业务融合发展,高质量推进光伏、风电、氢能、储气库等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光伏电站110座、装机容量69兆瓦,余热、光热综合利用项目3个,年绿色热能生产能力达7万吉焦,并拥有我国单套最大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装置。


该油田聚焦多元化发展,加强光伏、余热、光热等综合利用。针对办公楼屋顶、井场、坑洼地等不同场景,应用柔性组件、悬索式、浮筒式等技术,建成一批具有油田特色的光伏井场、办公区、中转站,盘活土地720亩;持续开展技术优化攻关,实现每1万平方米光伏装机容量提升20%。注重余热、光伏协同发展,投用濮三中转站“余热+光伏”综合利用项目,年可节约天然气140万立方米。不久前,位于中原油田的中国石化在建单体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完成首台风机吊装,这是集团公司首个百兆瓦级风电项目,装机容量达112兆瓦。


文卫采油厂卫40号计量站蝶式太阳能集热系统,是该油田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业务融合发展的生动案例。该系统采用“光热+蓄热+谷电”技术路线,目前已安稳运行半年,让油井摆脱了以前靠“烧锅炉”加热井口来液的传统工艺,告别加热炉和电热器进入绿色发展新阶段。


光伏、风电项目产生的绿电,为中原油田打造中国石化豫北绿氢供应中心供能。该油田牵头建成我国单套最大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装置,制氢所用电能全部来自光伏、风电,装置2022年12月25日投产以来已生产销售氢气201吨。“预计5年内,油田将建成年产能4500吨的中国石化豫北绿氢供应中心,油田绿色能源供应链将再次‘拉长’。”油气加工技术服务中心氢能源研究项目部经理王海宁亲历了油田制氢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此外,中原油田着力提升储气库群调峰能力,多类型储气库建设及运行关键技术达行业领先水平。“近3年中原储气库群累计采气44.46亿立方米,季节调峰、干线突发事件应急供应90余次,调峰气量可满足8000万户家庭的温暖过冬需求,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勘探开发研究院储气库室主任田洪维说。当前,中原油田正加快推进白庙浅层储气库投产,完善白9储气库扩建等方案,着力打造储气库与油田发展一体化示范区。


下一步,中原油田将不断扩大新能源业务优势,联合产业链中下游力量,加快建设中国石化豫北绿氢供应中心,精心组织光伏发电续建项目,扩大余热、光热、地热应用规模,走稳走好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