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光热等多种清洁能源替代,深化新型采油气管理区改革
发布者:xylona | 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0评论 | 685查看 | 2024-09-19 13:31:27    

塔里木油田公司是中国石油油气产业链上游业务的核心企业之一,是我国最大的超深油气生产基地,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哈得采油气管理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是塔里木油田最大的原油生产基地。作为油田公司原油增储上产主力军,管理区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和数智化转型,持续提升治理效能和油气田开发水平,2023年油气产量达到43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38亿元,获评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先进集体。所辖富满油田成为我国在7500米以深建成的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油田,入选“央企十大超级工程”。


持续优化组织体系,激发动力活力


一是纵向上减层级。突出扁平化管理,将“油气开发部-作业区-基层站队”三级管理压减为“采油气管理区-油气运维中心”两级管理,压实油气运维中心产量、效益、矿权管理的主体责任。机关推行岗位管理,减少中间环节,管理区领导直接管理到岗位,工作安排和考核直接到岗位,解决“击鼓传花、层层衰减”的问题,构建机构扁平、运行高效的组织体系。二是横向上减机构。推行大部制改革,打破固有职能界限,分类整合业务,机关部门由7个减少至2个。改革油气处理站和采油气井分开管理模式,分区域整合为4个油气运维中心,实行井站一体化管理,统筹优化技术支撑部门,基层单位由19个减至11个、压减42%,形成“五部两所四运维中心”格局,基层干部职数减少14个、压减22%,构建“小机关、大基层”的管理模式。三是优化队伍结构。配套机构改革,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坚持“先起立后坐下”原则,组织管理和技术干部全部重新竞聘上岗,落聘和低聘25人、占比27%,专业技术序列人员占比提升至40%。强化专业技术干部动态管理,年度考核排名后20%重新竞聘上岗。突出业务能力、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有序推进基层干部交流调整,实现干部队伍年轻化,平均年龄仅36岁,35岁以下干部占比达57%。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和数智化转型,提升管理效能


一是推动节能降碳。聚焦主要耗能单元和重点用能设备,采取关停并转、节能提效、燃气转电等举措。实施光电、光热、余热等多种清洁能源替代,成功投运30兆瓦光伏电站和10兆瓦光热镜场,推广应用水源热泵机组和光热储加热炉。在油气产量连年快速攀升的情况下,实现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双控双降,2023年同比分别下降63%、22%,建成中石油首个百万吨级零化石能源消耗油田,10座井场通过碳中和认证。二是实施减污扩绿。践行“开发一个区块、建设一片绿洲、撑起一片蓝天”的理念,坚持污染物源头减量化、处置规范化、末端资源化措施,实施火炬熄灭等措施,实现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置率100%、污泥减量73.5%。克服沙漠戈壁恶劣自然条件,新增绿化面积350亩,生产生活区域绿化覆盖率提升至82%,哈得逊油田入选国家绿色矿山名录。三是加快数智赋能。聚焦油气开采、集输、处理全业务链,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深化数智技术应用,推进管理转型升级,加快数智化油田建设。完善数据采集和视频监控,试点黑屏操作,推广安眼工程,单井线上巡检率、中小站场无人值守率均达到100%。建成1个生产调控中心和4个区域控制中心,将面积1.7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619个油气井站变成“有围墙”的工厂,实现宏观生产态势“可视”、生产现场运行“可监”、生产调度处置“可调”。


着力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实现效益开发


一是夯实效益产量。强化“技术+管理”创新,深入挖掘效益产量,充分发挥每口井的最大经济价值。深化地质研究、强化资料录取,精准刻画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位置,精确量化每口单井油藏潜力。通过优化工作制度、泵挂深度、清蜡周期等举措,油井检泵周期最高达5717天,创造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最高纪录。二是深化提质增效。改变传统仅将甲方员工纳入劳动生产率核算的做法,建立甲乙方一体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考核指标。以此为牵引,采取井下作业工序总包、地面工程设计优化等一系列措施,打造提质增效“增值版”。2023年实现控投降本创效2.3亿元,甲乙方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至1229万元/人。三是践行共建共享;全面推行甲乙方联合党建,通过组织共建、队伍共管、任务共担、成果共享,实现了甲乙双方“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建立“一体化总包、集约化管理、专业化支撑”的运维模式,在场站运维成本下降8%的同时,承包商员工收入显著增长,推动甲乙方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