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一线 | 国家能源集团敦煌100MW熔盐线菲式光热项目持续刷新建设速度
发布者:xylona | 来源:龙源电力 | 0评论 | 282查看 | 2025-05-13 10:03:42    

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戈壁滩上,一座由112.6万平方米“超级镜子”构筑的能源矩阵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作为国家能源集团首个线性菲涅尔光热技术示范工程,龙源电力敦煌100兆瓦光热项目自开工以来持续刷新建设速度,近期在六大核心区域实现里程碑突破。这座集聚光集热、熔盐储热、智能调控于一体的超级工程,正在荒芜戈壁上书写中国光热发电技术迭代的崭新篇章。


5月6日,清晨7点,天微微亮,安全员老张已裹着棉大衣出现在安全交底的板房。寒风卷着沙粒往脖子里钻,他眯眼盯着风速仪:“镜场区风速5级,能见度不足30米,早班吊装延后1小时!”这样的场景,在敦煌光热项目工地几乎每日上演。镜场安装工小李初爬30米高钢架时,支撑架在大风中晃如“海上桅杆”,安全带扣在腰上,腿肚子直打颤。安全员老张在后头喊:“别看脚下!盯紧螺栓孔!”戈壁的恶劣环境,是建设者们每天都要直面的挑战。


image.png

图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焊接作业


凌晨2点17分,敦煌戈壁气温骤降至3℃,主厂房汽轮机基础施工区探照灯雪亮,混凝土罐车轰鸣声穿透北风。项目副经理杨文坚守一线,紧盯浇筑现场。90后技术员李云龙将最后一袋防冻剂砸进料斗,棉手套被混凝土浆糊成硬壳。“这层必须凌晨5点前收面!”他沙哑着嗓子提醒同事。当晨光初现时,混凝土内外温差19.8℃——比核电标准还低0.2℃。他在施工日志上歪歪扭扭写下:“5点47分,浇筑完成,连续作业18小时。”


image.png

图为杨文正在监护施工人员进行基础浇筑


在这片银色镜场之外,建设者们藏着各自的柔软。安全总监老李蹲在集装箱门口和女儿视频,孩子指着屏幕喊:“爸爸,你背后的月亮好大呀!”他扭头望着戈壁圆月,喉咙发紧:“等月亮再圆两次,爸爸就回去给你买生日蛋糕。”挂掉电话,他在日志记下:“连续在岗第73天。”


90后技术员小林的手机相册存着278张晚霞照片。“戈壁的日落特别壮美,可惜每次拍的时候都在抢工。”他点开最近一张,“这是3月2号,镜场首片镜子安装成功时拍的。”生活区板房墙上,进度图除了工程节点,还标着“老张女儿高考”“小王结婚纪念日”等红圈——这些带着温度的标记,与戈壁滩上逐日的银镜一样,都是建设者们心中的光。


image.png

图为镜场调试人员正在进行镜组调试


目前,项目多个区域建设捷报频传:厂前区宿舍楼、车库建筑结构施工完成,主厂房6.5米层主体结构、蒸发塘塘底防渗材料铺设完毕,混凝土浇筑完成65%;熔盐热罐基础钢环墙安装、冷罐基础开挖均已完成,110kV送出线路、综合水泵房启动基础开挖;镜场区聚光集热系统完成65个镜场支路基础浇筑。


如今的镜场区,37万面反射镜渐成银色海洋。当朝阳再次爬上沙丘,将主厂房轮廓镀上金边,这群在戈壁滩上与风沙共舞的建设者,正用汗水与热血浇筑着“光”的矩阵。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