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李俊峰 | 来源:新浪财经 | 0评论 | 4254查看 | 2014-06-05 09:01:00
美国“总统气候行动计划”的出台,告诉世界:技术、观念都需要与时俱进,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改变观念,会带来包括技术在内的一系列变化。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改变起来很难,但是必须改变,过去认为“以煤为主”是一成不变的,现在来看,无论是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来看,还是从能源战略来看,可能都需要改变。
后顾无忧的“孤注一掷”
奥巴马下决心要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做点事情,给历史留下一笔,作为一个政治家来说是可以理解的,但要明白,他做出“符合美国人民利益”的决定有其自身的背景。
在2008年竞选的时候,奥巴马就抛出“绿色新政”,通过主打环保牌来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清洁能源,谋求可持续发展。所以他当选总统不久,就于2009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当时国际社会希望奥巴马能带领全球在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能做点工作,但是随后金融危机的到来,让他在第一个任期内,并未兑现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发展的承诺。在第二个任期内,他没有任何政治上的压力,准备孤注一掷、兑现承诺。
从经济发展来看,美国去年增速接近3%,在OECD国家里表现最好,失业率很低,金融状况也比较稳定。从国际关系上看,伊拉克撤军已经完成,阿富汗撤军在即,中东局势基本上可以静观其变。可以说,奥巴马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可以出点彩。从能源发展来看,近年来,因为页岩气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幅度降低,成为发达国家中温室气体减排最多的国家,目前超过了欧盟,排名世界第一,所以美国开始批评中国是温室气体排放增长最快的国家,也就是说,美国有能力在气候变化方面做点事情。
有胜算但尚不确定
但是,“总统气候行动计划”能否行得通,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民主党在国会里面已经成为少数派,奥巴马推行新法案的时候,会受到共和党的制约。所以他在国会无法推动清洁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不得不自己单干,但前提是国会不去推翻他,或者是宪法法院不判他违宪。
第一个不确定性,是共和党诟病奥巴马的减排措施,对煤炭行业打击很大。因为要求发电的碳排放不超过450克/千瓦时,只有天然气可以做到,煤炭如果不辅以CCS技术,根本不可能做到。共和党对此坚决抵制,并声称“这纯粹是胡闹,我们不能看着总统胡来”,因为“美国在清洁煤技术上也投了数千亿美元,不能让这些钱打水漂”。虽然美国的煤电完全可以被天然气替代,因为美国现在包括页岩气在内的天然气开发量已经到了6600亿立方米,到2015年可以达到8000亿立方米,问题是现有的8亿吨产能的煤炭工业怎么办?这是美国必须想清楚的问题。
第二个不确定性,是现有火电厂怎么淘汰?美国现有3.36亿千瓦的煤电装机,而且美国的煤炭行业牵涉到几十万人的就业,还牵扯到铁路运输等一系列问题。此外,还会受到产煤大州和煤炭发电大州的反对,比如宾夕法尼亚州煤电占比80%,如果大幅度淘汰煤电,会对该州的就业、经济收入带来很大的压力。
但是提倡新能源革命、发展相关技术,有利于巩固美国全球领先的地位,也有利于美国引导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向,因而是符合美国利益的,也有不少人支持该政策,所以奥巴马成功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大的。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奥巴马作为政治家,对于能否成功,也应该是做了很严格的估量。
对中国存三大影响
首先,中国的减排压力陡增。美国一旦成为全球气候变化领导者,对中国的压力很大。从2000年尤其是2005年之后,中国的能源增长很快,能源消费量几乎翻了一番,从2005年的20亿吨标准煤到现在接近40亿吨标准煤,发电装机最新数据已经接近13亿千瓦,2005年以来。新增容量在每年1亿千瓦左右。从温室气体的排放来看,美国2005年以来削减了近10%,中国则翻了一番,几乎占全球增量的60%~70%。
其次,从能源发展的角度来说,对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也提醒中国反思过去“以煤为主”是铁律的能源战略,重新考虑未来的能源战略。如果全球下决心淘汰煤,或者制定标准要求煤电二氧化碳排放不超过450克、那对我们的煤炭行业、煤电行业可能是个巨大的冲击。
另外,也提醒中国科学看待新能源和页岩气的发展。在新能源和页岩气问题上,我们一直犹豫不决,虽然发展得不错,但仍未把它们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现在美国开始把它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了,提出了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翻番,我们应该怎么应对?以风电为例,去年美国的风电并网装机和中国都是6000多万千瓦,但是美国风电发电量是1700多亿千瓦时,平均利用小时接近2700小时,中国风电发电量1000多亿千瓦时,平均利用小时约1800小时。
中美战略合作 环境很重要
中美两国新一届政府上任伊始,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战略对话。未来,中美两国在能源战略层面要做三件事情:
一是确保全球能源安全。中美双方都有义务去保障全球能源安全,而不仅仅是保障中国或者美国的能源安全,因为两国占了全球能源消费量的40%。中美两国如果不联手去保障全球的能源安全,本国的能源安全也无法保障。
二是在技术发展方向上。因为两个大国都追求能源安全、能源独立,这就要靠技术进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技术不是一个国家独享的,所以要考虑中美在技术方面的合作,不仅仅包括新能源技术,还包括页岩气技术、建筑能效技术、汽车能效技术等。
三是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方面如CCS领域,还要进行深入合作。对我国而言,有个误区需要纠正:与美国合作不仅要重视国家层面的合作,更要通过企业来实现合作,不能希望政府解决所有问题。因为美国是市场经济国家,技术大多被企业掌握,因此中美合作要共赢、要取得成效还是要推动企业层面合作。
为保障合作顺利进行,中美双方都要提供很好的环境,尤其是法律环境和舆论环境。在这方面,双方都存在问题。在创新领域,美国还是处于冷战的思维方式,特别是美国国会,只要中国公司去美国做较大投资,就会站出来反对。中国的问题就在于,外资企业发现,在中国的环境是越来越困难,所以双方可能都要倾听企业的意见,去净化环境、建立互信。互信是战略层面的互信,因为中美两国不可能或者很难发生正面冲突,因为中美发生正面冲突,对全球都是灾难,所以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情,就需要进行交流,探讨合作。这种合作应该建立更强的经济纽带,是以企业为基础的合作,因此双方都应该心平气和、着眼大局,为对方的企业提供宽松、公正、公平的环境。
大国气度需全民学习
对中国来说,切忌忘乎所以,需要放平心态,冷静看待自身的缺点和弱点,要明确我们还不具备和美国平起平坐的实力,因此在全球治理方面应该多向美国学习,更多地从维护全球利益出发,而不是只谈本国利益。
大国必须要关心大事,而不是鸡毛蒜皮的事情,表态和行动也要有权威。中国要明确的底线是,我们的能源安全是建立在全球能源安全基础之上的,谁对全球能源安全破坏就是对中国的侵犯,这是我们的核心利益。所以应该提倡构建全球能源安全体系,如果我们不是仅仅去牟取私利,那你就会有得到拥护。未来,中国在很多问题上,比如亚太自由贸易区的谈判问题,构建东北亚、东南亚能源安全体系问题,要积极出牌,积极参与,因为作为第二大经济体,是没办法躲过去的。
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一能源大国,中国的大国气度和优雅风范还需要修炼,要真正成为一个自信、有底气又有实力的大国,还需要培养,需要学习,这是中国今后二三十年必须做的基本功课,不仅政治家们要学,而且全体国民都要学习大国公民的心态和素质。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需要好好学习和体会怎么去做世界领袖,如何处理双边多边关系,大国小国关系等。对企业而言,也必须学习如何成为国际化的企业,我反对用“走出去”这个词,因为国际化不是简单地走出去,而是要用国际化的思维、策略、语言、团队以及经营方式,在国际的市场经济大环境,按市场规律来做事。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规则是,企业双方满意才能实现共赢,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