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报 | 0评论 | 5872查看 | 2016-08-15 15:30:00
光热电价出台需要前置条件
记者:我国光热发电选址为何青睐青海省德令哈市?
李俊峰:纵观全球光热电站的选址,除了有用电需求外,都必须考虑三个条件:优质的光照资源、廉价的土地、充足的水源,考虑到我国同时具备上述条件的地方不多,而青海德令哈较为符合条件,自然成为光热发电的实验基地。目前,德令哈是我国较为集中的、唯一的正式开展光热电站项目的地方。
其实,在光照资源上,青海德令哈是仅次于西藏的。然而无论海拔高度还是交通条件,德令哈都优于西藏。另外,电站的建设要符合电力需求。德令哈较西藏距离内陆更近一些,青睐德令哈也是基于以后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时外送通道建设和供应青海格尔木工业基地用电考虑的。
记者:当下光热企业对电价出台的呼声越来越高,电价对光热电站建设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李俊峰:电价的出台,对企业而言很急迫,都觉得问题很复杂,对国家而言出台一个电价不是很困难,但需要很多前置条件。企业必须让政府明白出什么样的电价是合适的,也就是要有一批可供决策者参考的电站的技术和经济参数,可惜现在并不具备这个条件。
记者:不具备?为什么?
李俊峰:政府出台的电价必须反映客观条件和市场需要,因为现在没有一批在运行的电站,甚至连一批在建的都没有,完全依赖企业的预算,制定一个普遍意义的电价,其准确率和可行性可想而知。在这次首批光热申报项目中,企业自报的电价也是五花八门,没有一个有真正意义上的实际测算基础。我认为哪怕国家电价出来了,业界也会发现,困难远比想象得多。真正的预算,应该是在电站运行一段时间后,才能发现真实的成本、真正的年发电量。现在业界和政府都急需这些数据,有了这样一批电站的数据,才能测算出合理的电价水平。
记者:为何业界有这样的共识,当下就等国家公布电价了,电价一出来就可以建电站了?
李俊峰:刚刚说过,现在没法出具较为准确的成本预算,不能有合理的现金流安排,怎么去融资?即使一些企业“推算”出来也并非“实战”所得,不过“沙盘推演”而已。即使电价出台,真正有把握开建的公司也不会太多。另外,光热不同于风电和光伏,风电、光伏在没有电价时就已经建成很多项目,出电价时政府已可以清楚地核算成本。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企业急需电价进行融资,甚至有的在“讲故事”,那是另外一回事。
记者:按照您的思路,在电价还未出台的当下,业界该怎么做?
李俊峰:业界需要踏实的态度。像浙江中控德令哈电站,即使没有储能,采用天然气补燃,没有办法算出准确成本,但其积极意义就在于已建成发电了,可为业界积累更多的运行、维护等经验。所以,真正想从事光热发电的企业,在没有出电价时,也要下决心建设一批电站,踏实地算出相关成本,再让国家有关部门进行评估,这才是合理的路子。
各阶段应有不同的电价支持
记者:您对我国光热发电发展之路有什么建议?
李俊峰:光热发电并非属于新技术,槽式、塔式电站在国外都有成功的经验,但中国却没有一个成功的商业化电站运行。虽然浙江中控德令哈电站是第一个拿到国家电价的,由于没有储能,也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商业化运行电站。所以,我认为在中国发展光热要进行“三步走”:实验阶段、示范阶段、规模化和商业化开发阶段。其实,国家能源局提出的示范项目,实质上包含实验和示范阶段的内容。实验电站旨在打通工艺路线,验证槽式、塔式、碟式、菲涅尔式等技术的可行性,同时发现产业链和建设产业链。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电站堪称完全打通工艺路线,更没有建成完整的产业链。
记者:现在光热发电的成本很高,国际上认为,最终降低成本还要靠中国企业的参与,您认为呢?
李俊峰:光热和光伏、风电不同,光伏过去降低成本,最主要不是因为技术进步,而是由于中国企业的涌现,国外的垄断利润大幅减少了。全球光热发电市场每年还不到100万千瓦,支撑不起规模化装备制造业,光热发电现在还看不到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大幅度降低成本的产业基础,就算降低成本也得靠实践得出结论,而不仅仅是测算。
我国光热需要历经以下过程:一是准备孕养时期,即有公司投入光热领域并且真正行动起来,去找投资商,组团队,建电站,发现产业链。二是实验电站阶段,待试验成功后,进入示范阶段,也就是规模化时期,待产业链完善后,可以出一个稳定的固定电价。示范阶段出的电价并非完善的,通过规模化才能验证中国制造是否比国外成本更低。
记者:按照您的思路,目前处于什么阶段?
李俊峰:现在处于准备和孕养阶段,已经开始少量的实验,现在可以进入较大规模实验阶段。估计需要3年左右时间,进行50~100万千瓦的实验规模,也就是要建10~20座50兆瓦的电站,除了青海,还要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发现和完善产业链。然后进入示范阶段,这一阶段估计得3~5年,这时可以扩大规模,应达到每年100万千瓦的新增装机,验证产业链的规模化效益,从而测算出不同条件的正式成本,确定一个合理的电价水平,再进入商业化推广阶段。
记者:那么,国家对不同的阶段应给予怎样的支持?
李俊峰:我认为,实验阶段应给予一个核算电价,鼓励业界进行技术和模式创新。示范阶段,根据实验的结果,给一个测算电价,鼓励业界批量化生产,为规模化发展做准备。完成这些后,可以出一个商业化的、规模化的电价,稳定一段时间,推动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