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报 | 0评论 | 3501查看 | 2015-06-03 10:33:00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将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放在战略任务的首要位置。
事实上,在中国版工业4.0引导下,未来十年,装备制造业将成为创新驱动的主战场,而企业也不再是创新驱动的参与主体,而是成为创新驱动的决策主体。
《中国制造2025》指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必须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实现电力装备强国目标,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克服?需要搭建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企业如何作为?适逢《中国制造2025》发布之际,记者在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王计的交谈中寻找到了答案。
我国发电装备制造业,硬实力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们与世界强国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软实力上。
记者:《中国制造2025》将电力装备列入十大重点突破领域,在您看来,电力装备制造业目前的产业基础如何?与强国的差距在哪里?
王计:本世纪初是我国电力行业高速发展的十年,相应形成了电力装备的巨大产能。从规模上看,我国早已成为世界发电设备第一制造大国;从水平上看,以大型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机组为代表的常规火电的制造能力、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水电机组的开发和制造能力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核电主设备研制已形成完整产业链,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兴技术紧跟国际水平同步发展,燃气轮机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充分培育、国产化程度正在逐步提高。
应该说,我国发电装备制造业,硬实力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们与世界强国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软实力上,比如信息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体现,智能技术在制造过程中的充分运用,互联网与制造服务产业化的融合,等等。
记者:时下“互联网+”概念非常热门,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主线,您如何看待这种软实力的介入?
王计:“互联网+”是一个大概念,就像互联网本身一样,应用可以极其广泛,在有些领域可以“点石成金”,甚至有时候可以让一个传统行业站在“风口”上“飞起来”。
对这个概念作用于制造业的理解,不应局限于狭义互联网本身,我更愿意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层次去理解。在工业化尚未完成的国情下,我国赶超发达国家的有效途径就是将信息化融合到工业化的进程中,走中国特色的两化融合道路。
重大装备制造是典型的离散制造,在国际上还没有成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案的应用模式,企业都是在摸石头过河,还需做大量的技术研发和基础创新工作。
记者:东方电气在“互联网+”方面有哪些具体行动?
王计:东方电气在两化融合建设中也走了很长的路,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我们在“十一五”初期就筹建中央研究院,聚拢人才设立智能装备和信息化的专业研究所,为全集团乃至全行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解决方案。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是东方电气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们投入数亿元,在集团内骨干企业开展汽轮机叶片制造、锅炉关键部件智能焊接、发电机线圈人机互动等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在今天的汽轮机叶片数字化车间里,我们运用信息化的制造技术,可以把最复杂叶片的加工耗时缩减一半;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技术,我们做到了出产的每一支叶片全生命周期可追踪;运用信息化的采集和跟踪技术,为与互联网的融合创造接口,使我们建造的机组在用户那里投产后可以远程在线监测,并培育出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服务。
记者:根据您多年的实践经验,企业在推进“互联网+装备制造”的过程中应该做哪些准备?
王计:信息技术既提高了工艺水平、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又可以创造服务为生产本身增添价值,进而综合提高工业化水平。当然,重大装备制造是典型的离散制造,它的生产方式与过程工业流水线式生产有着很大不同,在国际上还没有成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案的应用模式,企业都是在摸石头过河。
要让参与制造的各环节做到“能对话,能思考”,要在装备的系统成套上实现大数据的对接与碰撞,使“互联网+”与装备制造业实现深度融合,还需做大量的技术研发和基础创新工作。但只要重大装备行业以开放的心态,做足准备,一定是可以快步“跑”起来的。
《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意志的战略规划,是实现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时代纲领。用好今后十年的时间,提升我们的软实力。十年后,我们完全有信心在发电装备领域全面实现自主可控,进入强国之列。只要拿出“十年磨一剑”的执着和韧劲,投入其中,我国在发电装备上与工业强国的差距是一定可以全面赶上的。
从完整构建企业研发制造系统能力的角度统筹社会资源,解决核心技术的自有问题,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构建创新驱动的核心力量,从而实现重大技术装备领域的自主可控。
记者: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除了主动积极推进“互联网+装备制造”,行业企业还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王计:现阶段,发电设备行业要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解决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从完整构建企业研发制造系统能力的角度统筹社会资源。坚持企业是产品技术创新主体、高校与科研院所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分工,不能再搞科技资源的垄断,刻板延续历史格局。
企业是重大装备制造业的主体,企业强则产业强。通过资源配置,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做强重装制造业,构建国家竞争力。
记者:这么看来,核心技术的自主化仍是实现制造强国目标必须要打赢的一场关键硬仗。
王计:是的。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要解决核心技术的自有问题,要改变受制于人的过去时,不独立无以为强。
记者:现阶段,产业发展进入减速期,产业结构进入调整期,从过去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为现在的创新驱动。在未来十年,创新驱动的发展环境会发生哪些变化?在新常态下,创新驱动要如何作为?
王计:过去的发展方式被称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但是深入进去看,其实一直是有新技术注入作支撑的,只不过当时的我们可以从发达国家、从国外先进企业引进技术和管理,为当期发展需要所用。
现在面临的局面是,自身发展到一定水平,能力达到一定高度,师徒同台竞争了,再想重复“昨天的故事”,人家就不愿意给了,花钱也不卖了。
其实,下一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仍旧需要大量要素和投资的投入,变化的是需要投入的新技术要靠国人自己主导创新了。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形势下,更加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在重点领域显著形成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多层次、可持续的自主研发能力,构建创新驱动的核心力量,从而实现重大技术装备领域的自主可控。
完善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在政策层面实施有力的推动机制,构建战略支撑。作为企业,要把目标细化,从自身做起,确保十年目标的实现。
记者:《中国制造2025》提出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五大基本方针,作为大型发电设备企业集团的管理者,您认为在推进中国版工业4.0的过程中,如何将这些要素有效落到实处?
王计:五大要素的落实需要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需要全社会价值取向的引导,需要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更需要这五大要素之间的相互促进。
制造业要以质量为先,而质量为先与人才为本是相互促进的。产品质量的基础其实是人的质量,一个国家制造出来的产品的质量就是这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民素质的反映,一个企业的产品更是充分反映了这个企业职工的素养和水平。人才为先与创新驱动的关联更是不言而喻。
《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很高层次的系统工程。它的实现,不是仅仅让制造业实现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