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 0评论 | 4753查看 | 2012-09-05 15:27:25
期盼中,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简称“规划”)出台了。反复阅读文件,几分兴奋,几分思考。兴奋是规划出台的本身就是给予光伏产业信心,对于凄风苦雨中的光伏产业“信心是金”;国家还给了市场,从15GW到21GW,数字不小,意义更大,足可让几家优秀、规模光伏企业生存。思考却是:目标有了,支持目标实现的条件具备了吗?这是保证规划权威性的关键。
光伏产业的发展需要规划,更需要权威。光伏终端市场的发展是国家政策扶持的结果,支持力度有限,发展的规模必然有限;既然是政策,政策的执行和结果必须有权威。纵观世界各国均未设立光伏产业的专门管理机构,依靠的是法律和政策,其民主的争论过程和最终结论的权威性是努力保证产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对于本项规划,回顾过去,光伏电站建设目标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从去年初的5GW到去年中的10GW,再到去年底的15GW,直到现在的21GW,4倍以上的变化,堪称政策制定中的奇迹。这个变化,避免了许多政策出台的同时就已落后市场的可笑局面,但也让笔者关注规划的前瞻性和权威性;展望未来,今年初以来西北各省掀起一轮光伏电站建设的高潮,按照这个势头突破21GW的目标几乎是肯定的。如果突破了,规划的权威性何在?上游市场严重过剩的局面会否在终端市场再现?反观本轮光伏产业的深度调整,国外市场的逐步受限是原因之一,国内市场缺少规划更是重要原因,有了规划,没有权威仍然无助光伏行业的健康发展。近半年来可再生能源学会的孟宪淦、李俊峰不断感叹:2008年我们就告诫市场已经供大于求了,不要盲目发展。可是市场没有听,因为权威性不够,既然有了政策,权威性是第一位的。
权威性的实现就是规划目标的实现,如何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笔者非常关注电网和资金两大关键因素。
电网的匹配能力让人心存疑虑。为了配合新能源的发展,电网公司已经做了不小的努力,但从过去的事实看不尽如人意者十有三四。2011年“三北”地区风电的严重弃风是因为电网问题。同年投资者拟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申请建设4GW的光伏电站,结果只建设了1GW,是电网匹配问题。更重要的是按照规划,光伏发展目标的21个GW中,10GW规划为分布式。分布式的实现是对电网技术的全新要求,是改变送配电的利益格局,是一场电网系统的革命,未来3年,电网公司能否积极承受这种从意识到技术再到分配的革命才是保证规划权威性的关键。
融资市场的匹配能力还有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此规模的建设,需要巨额的财政补贴和融资支持。先算国家补贴款项:规划目标21GW,假定其中的10GW分布式采用“金太阳”补贴办法,按照10MW系统成本为1亿元计,则10GW的总建设系统成本为1000个亿,根据补贴建设成本50%的标准,国家需投入500亿元;另外11GW享受电价补贴,按照年平均日照1500小时计算,11GW每年可发电165亿千瓦时,如按每千瓦时补0.5元计,每年需补贴82.5亿元。再算建设款项:扣除2011年前已经建成的2.5GW,还需新建18.5GW的光伏电站,按照平均系统成本10MW/1亿元计算,需总投资金额1850亿元(“规划”预计2500亿元)。2千个亿,3年时间,而这3年时间恰是光伏产业残酷整合的3年,没有金融支持,仅靠光伏企业自身力量,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欢呼规划的出台,尊重规划的权威,期盼规划的实现,更希望规划的制定者在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对以上问题已经具有了充分的考虑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