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十面霾伏 看世界各国如何积极治霾?
来源:经济参考报 | 0评论 | 3684查看 | 2017-01-13 19:23:07    
      今天,雾霾已是全球公害之一。雾霾袭来之际,无论生活在何处,都会感同身受——眼前灰蒙蒙的一片,呼吸不畅、心情阴郁,由其带来的危害防不胜防。可以说,雾霾已大大影响了你我他的生活质量,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悖。所幸的是,各国对此高度重视,而全球治理的思路正浮出水面——

  雾霾已是全球性难题

  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年5月12日公布了有关世界主要城市大气环境的统计结果。WHO指出,全球一些城市的大气污染正快速恶化,达到了“灾难”水平,尤其是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针对PM2.5设定的环境标准值是每立方米大气年平均10微克,PM10为每立方米大气年平均20微克。在对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共3000多个城市的PM2.5和PM10数据进行分析后,世卫组织认为,达标城市的人口仅占样本总人口的16%。

  报告还显示,全球空气质量最好的十大城市集中在欧美,而全球PM2.5最高的10个城市集中在亚洲和中东地区。即便在较富裕国家中,不达标的城市也占56%。

  印度首都新德里的雾霾在全球大城市中最为糟糕,PM2.5数值有时接近1000。过去三年里,新德里房价甚至下跌了21.7%。孟买、开罗等城市的空气污染超标也高达5倍。

  蒙古国的空气污染也十分严重,由于超负荷工作的发电厂向空气中喷吐滚滚烟尘,首都乌兰巴托一处棚户区的PM2.5水平在2016年12月16日一度升至每立方米1985微克。为了鼓励居民使用电热器取暖降低污染,蒙古国政府2016年12月23日表示,2017年1月1日起将不再征收夜间电费。

  发达国家中也能听到雾霾警报之声。据德国媒体报道,2016年12月29日,西班牙启动首例机动车限行。马德里当局当天向市民发出空气重度污染的预警。马德里市将雾霾预警调至第二高的级别,即三级预警,并决定启动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马德里市有320万人口,约180万辆机动车,时常被恶劣的空气质量困扰。

  2016年11月底开始,法国巴黎出现了“10年来最严重的空气污染”,雾霾在12月内三袭巴黎,政府决定在巴黎及其周边地区采取机动车单双号限行、限速等紧急措施。历史上,巴黎仅在1997年10月、2014年3月、2015年3月和2016年12月初动用过“限号出行”的手段。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通过高解析度全球空气品质指标卫星地图,追踪了过去10年全世界不同地区195个城市的空气污染趋势。从NASA用2005年至2014年数据制作发布的全球雾霾分布图中可以看到,美国和欧洲的情况相对较好,而亚洲多国遭雾霾笼罩令人震惊。

  戳中经济增长的痛点

  国际社会已开始关注雾霾。但是,全球经济增长仍然很慢,发展中经济体增速也未止跌回升,治理空气污染会不会影响经济增长?

  长期以来,先污染后治理似乎成为一些发展中经济体的不二选择,雾霾的存在,也好像有了十分合理的诠释。不能牺牲经济增长速度,不能牺牲落后产业,成为放慢治理脚步最有说服力的理由。那么,空气污染和经济增长究竟有什么关系?要治理雾霾是不是必然会影响到经济增长,意味着经济增长必然放慢?

  有观点认为,一个深受雾霾影响的经济体,光从宏观上进行经济速度控制,会造成经济增速大幅放缓,而要从微观上控制,涉及大大小小的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以及机构利益,相关实施成本很可能会迅速上升,短期内实行起来困难。

  但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曾在2015年一次会议上表达了完全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人们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误区,比如在讲到雾霾问题时,认为雾霾严重的原因是经济增长快,放慢经济增速可以换取环境改善。林毅夫说:“不能说经济增长的速度跟环境没关系,但这不是根本问题。环境污染跟发展结构有关系。”林毅夫说,在老牌工业化国家,如英国、德国、美国,当他们处于我们这个发展阶段的时候环境也很差。新工业化国家,如日本、韩国,在这个发展阶段的时候环境也很差,因为这是产业结构造成的。在他看来,“我们还有一个不利的因素,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再加上地方监管不力,这三个因素叠加导致环境恶化”。

  事实上,回顾发达国家的历程,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经济增长和空气污染以及雾霾的产生有一定关系,但并非绝对而唯一的正相关关系。

  在1955年以后的10年里,日本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9.2%。在此期间日本的火力发电、石油石化和钢铁等重污染产业,都是作为引领其他产业起飞的战略性产业。日本对石油化工、电子、汽车等大量投资,促使各项经济指标均超过战前水平。

  在雾霾的治理过程中,到上世纪60年代末,日本淘汰了约30%的传统工业,新技术、新产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1960年到1971年经济结构调整的十年间,日本经济平均增长率也超过了10%。日本是能源进口国,日本从上世纪50年代起,利用廉价而充足的进口原油调整能源结构,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从50%下降到25%,对空气污染的治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美国整体经济增长率在上世纪40年代初达到15%以上,但在洛杉矶爆发光化学烟雾事件的岁月里,1952年和1955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仅为3.8%和7.1%。再观察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能源结构,煤炭高达50.4%,石油与天然气占43.8%,水电和核能仅占3.8%。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美国采煤、有色金属和钢铁业等传统产业进入需求下降、增长缓慢的阶段。到了70年代,科技革命处于突破阶段,带动了美国经济增长。由于石油作为能源来说,比煤炭具有许多优点,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的大约20年中,石油与天然气在美国能源中的比例迅速上升,到1970年达到76%,煤炭的比例降到26%。2015年,美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石油占36%,天然气占29%,煤炭占16%,核能9%,各类可再生能源占10%。

  英国的烟雾事件和经济增长水平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十分密切。从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发生后,1956年、1957年和1962这几年英国经济速度都在2%以下,严重的烟雾事件也在这些年份中再次发生。事实上,英国经济当时处于衰落之中,一直没有摆脱“英国病”的魔咒,整体经济增速并不快。到了2014年,英国能源消费中,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占比均为34.4%,煤炭消费仅为16.6%。

  镜鉴他国成功策略

  把目光投向一些曾经战胜过大气污染的国家,关注这些经济体在空气污染方面走过的历程。从它们的成功案例看,经过努力,霾消雾散终有时。

  在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历程中,曾不断出现大气污染问题。据统计,在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等世界八大污染事件中,有五个事件是工业烟气、汽车尾气等排放引起的空气污染,另外三个事件也都是区域工业化高速发展导致的后果。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也是最早遇到环境污染事件的国家。

  导致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的直接原因,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间接原因是始于当年12月4日逆温层造成的大气污染物蓄积。这是比较典型的由于燃煤废气和天气因素共同造成的环境灾害。此后的1956年、1957年和1962年,英国又连续发生了多达12次严重的烟雾事件。直到1965年后,有毒烟雾才从伦敦销声匿迹。

  在治理方面,英国先后推出《清洁空气法案》、《空气污染控制法案》等,大力推动天然气取代煤炭,淘汰落后产业。到上世纪80年代,英国人又和汽车尾气展开了控制排放的攻坚战。对于工业污染,英国政府通过迫使企业承担排污造成的社会成本,刺激企业减少排污,研发环保技术。

  上世纪40年代初,美国洛杉矶曾饱受光化学烟雾困扰。这种烟雾由汽车尾气和工业设施排放气体混合形成。

  1952年和1955年,洛杉矶又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上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了催化式排气净化器,解决了汽油燃烧不完全的问题。10多年后,洛杉矶所有汽车基本全部安装了净化器。此举是洛杉矶成功治理空气污染的重要步骤。此外,洛杉矶还推广更高的燃油效率标准、使用清洁发动机等。技术进步、政策严格,让洛杉矶的空气污染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洛杉矶所在的加利福尼亚州,目前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只有30多年前的1%。

  日本进行雾霾治理,是在付出惨重代价后启动的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