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能源产业将迎来何种局面?如何应对补贴下降?
来源:能源评论 | 0评论 | 3842查看 | 2017-03-06 11:15:02    
       对新能源产业来说,渐行渐远的2016年留下了不少惊喜:光伏的市场容量、新增规模和经营业绩均表现良好;风电在政策不断加码的情况之下,装机和并网速度继续保持稳定;新能源汽车的增速态势持续保持,并进入相对健康合理的状态中。

  而阔步走来的2017,又将展开一种怎样的局面?

  先看风向标。2016年12月27日,国家发改委对外公布了光伏电站和陆上风电电价新政,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新能源汽车目录重审的政策。虽都不属重大利好,但仍看得出,政府已经为2017年定下了“继续加速”的总基调——通过实施符合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政策,不断引导创新要素向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领域集聚。

  尽管未来存在着不确定性,但可以预期的是,政策的调整将会推动行业发展继续加速,并激励企业在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上进行更加多元化的探索。

  而对于新能源行业参与者们来说,在经历2014年的沉寂、2015年的复苏和2016年的红火之后,2017年将是一个政策红利慢慢远去、市场拼杀正式开锣的年份。进入快车道的“老司机们”,更需要抛弃纠结、大胆上路。

  淡定应对补贴下降

  对于新兴产业而言,在行业起步之初,普遍存在着技术变革剧烈、市场需求有待引导等问题,政府补贴对于产业成长大有裨益,它可以帮助产业链不甚完善的新兴产业获得成长的机会。

  但经过多年的扶持,产业规模日益增长、上下游产业链基本成型、企业自生能力不断加强,继续提供优厚的补贴通常被认为不利于企业积极进取,因此,在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后,补贴减少将是不可逆的趋势。

  2017年,新能源政策方向已经非常明确——无论是光伏还是风电,产业仍将得到一如既往的支持,但补贴也将逐渐下调、直致最终取消。

  在全球新能源补贴减少的诸多国家中,英国和德国形成了鲜明对比——德国的方式慢且温和,而英国则快而直接。从实际效果来看,显然前者更优。

  因此对于政府来说,光伏制造业的总产值早在2015年就已超过2000亿元,风电行业总产值为449.23亿元,且与制造业诸多领域联系紧密。一旦动作过猛,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因此从行业平稳发展考虑,在补贴金额调整的方式上,则需要相对温和。

  而对于企业,需要尽快调整自身,适应补贴下降之后的变化,特别是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方案。无论是一次性迅速下调的补贴,还是采取逐年甚至逐月的形式不间断地进行微调,企业都需要提早进行预期,思考合理对策。这样做,不仅能够减少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的风险,也有利于企业进一步认识和判断政府补贴的未来趋势,从而及早制定长期策略。

  放开胆子比拼技术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价格绞杀战成为行业的另一个热词。

  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得最为明显。2015年4月,主流电动车市场正在向10万元以下市场逼近,与此同时,已有30家中国本土企业、多家外国车企、以及跨界公司宣布了投资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制造,涉及资金达3000亿元,这些企业的规划产能在2020年将达到640万辆。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战将持续。

  光伏以价格为手段的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有人认为,这种趋势的出现,与光伏领跑者计划中推行竞价机制不无关系。2016年的“领跑者”计划增加了竞价,这导致此后的竞标中低价频出。

  无论是外来资本,还是竞价机制,都是希望借此引导企业降低成本。一个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不断洗牌。如果能通过竞争的方式,迫使一些存在问题的企业离场,让既具有技术优势又具有规模经济和成本优势的企业得以成长壮大,必然有助于新能源行业发展。

  但从长远看,要让产业发展更为健康,成本降低必不可少,但技术进步则更为关键。

  光伏产业技术进步状况的判断标准之一,就是组件的转化效率。一直以来,高效组件之所以被青睐,原因在于其蕴含的高技术。而技术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是在竞争的压力之下取得的。可以说,价格下降只是企业间激烈竞争最明显的表征之一。不久前有消息称,国家能源局将在2017年继续实行领跑者计划,但此次的“超级领跑者”与过去有所不同,它将重点扶持“已具备规模化量产能力但由于成本偏高、市场认知等阻碍产能尚未释放的先进技术”,因此,企业提升技术能力将比专注价格更为重要。

  新能源汽车也将更为重视“技术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就曾表示:“未来汽车不是谁颠覆谁,汽车产品正在向电动化、智能化和轻量化转变。”言下之意,融合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新能源、先进制造和新材料等革命性新技术,将成为新能源企业脱颖而出的策略。

  创新模式不怕试错

  从供给需求的角度看,技术位于供给侧,而应用则处在需求侧。既然供给侧已经出现了更多的变化,它必然给需求侧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企业在探索新技术路线的同时,也会尝试新的盈利模式。

  目前,大型地面电站的盈利模式已经趋于成熟,而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盈利模式则各有千秋;风电的盈利模式则主要以整机制造为主,拓展了风电场开发与销售;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除了政府的巨大的财政投入外,就以销售汽车和零部件为主。

  一言以蔽之,新能源行业的商业模式风险不大,但始终单一,而这也是投资者对其质疑的主要原因。

  而对一个新兴产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常变常新。随着大量竞争性的技术方案涌现,哪一种技术路线最终成为主流技术,进而影响新兴产业的形成和演进,取决于市场竞争。

  因此,2017年应当鼓励新能源企业的大胆尝试,激励一些勇于创新的企业和充满冒险精神的企业家率先对所面临的经济环境约束做出反应,并通过创造性的技术革新或者盈利模式的创新,改变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要素组合方式,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先机。

  在光伏行业,“晶硅”与“薄膜”已经成为过去时,PERC、黑硅等新兴技术已经开始实现量产,技术路线正在孕育着更大的突破。2017年还将有更多成熟的技术脱颖而出,而企业需要抓住技术良机,寻找新的模式。

  在风电行业,风电技术服务和海上风电在潜伏多年后,将有望成为新的盈利点。目前来看,企业或将寻找类似汽车4S店的盈利模式,在风电机组质保期结束之后,通过所积累的数据和经验,成为设备服务商。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要想寻找到可持续的模式,需要把续航里程、加速能力和整车价格的比拼放在一边,考虑消费者的真正需求,生产处差异化、个性强、舒适度高的车型,并借助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的条件,成为出行服务提供商,与Uber、滴滴等轻资产企业一战高下。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