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高层纷纷表态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密集出台扶持民企和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尤其是一系列普惠性降税政策的出台,直击民营企业痛点,其意在稳定民营经济,稳定经济全局。
在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强的宏观形势下,民营经济痛感较强的问题有哪些?目前出台的政策措施如何缓解民营企业的经营困境?
围绕以上问题,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许召元。
记者:近期多项针对民营企业的减税政策接连出台,请问这些政策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许召元:2019年我国经济存在周期性下行压力,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势在必行。2012年以后,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2015-2016年属于经济周期的底部,2017和2018年经济明显回暖,2019年又进入新的周期性下行期。从国际大环境来看,美国、日本、欧盟经济经过2016-2018年相对繁荣的周期后,2019年经济存在触顶回落的趋势,这一点在美国特别明显,并将对我国外需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从国内来看,消费增速很可能继续放缓。从2018年下半年以来,受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居民债务杠杆率提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已经出现了持续下降。此外,投资增速与2018年相比难有明显回升。不过,也要看到,经过几年调整,中国经济已基本达到新的增长平台,因此,这种周期性的下行将是短期的,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在此背景下,现阶段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至关重要,积极减税正是平衡经济周期的重要举措之一。
记者:2019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与以前相比有哪些变化与调整,为何要做这种调整?
许召元:大规模、普惠式、有力度、更有获得感的减税是2019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主旋律。从各国实践来看,财政政策主要有两种基本取向,一种是政府通过扩大公共服务支出来带动整个社会总需求的扩大,从而促使经济好转。另一种是通过降低税费,为企业减负,释放更多经济活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此外,也可以通过一方面增支,一方面降税来达到提振经济的目的。
以往我国所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基本上是以增加政府支出为主,即以扩大基建投资和扩大民生保障服务投资为主要方向。例如,2008年采取了4万亿投资计划刺激经济,2015年、2016年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较大,并配合一定的减税降费措施。
2019年,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变化,政策搭配有了明显转变。目前推进普惠性降税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主导方向。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9年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高层多次表态,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也都尤为重视,出台一系列政策推进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同时,在政府支出方面着力补短板,有别于以往全面性地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政策取向的调整主要是由于扩大基础设施投资等政府支出每年新增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年递减,相对来说减税降费对企业的帮扶效果更为直接。这样一来,所有企业,尤其是对税费负担更加敏感,而利润又不如大企业高的中小企业,都能感受到负担的降低。因此,可以看到今年财政政策重点从间接的增支转向直接的减税。
记者:民营企业目前痛感较强的问题有哪些?目前出台的这些政策措施对缓解民营企业的经营困境会带来哪些实质性影响?
许召元:根据调研结果来看,当前企业感受到压力较大的问题较多,比如劳动力成本上升、招工难、市场需求不足、各种检查较多等,其中企业痛感最强、切身感受最多的还是较高的税费压力。对此,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直击民营企业痛点。
例如,2018年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采取专项行动清欠国有企业、地方政府拖欠民营企业资金的问题。
新年伊始,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大幅放宽可享受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由于所得税与企业的最终收益直接相关,此次会议所提出的措施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一旦落实将会有实实在在的效果,体现了中央一直强调的“要让企业有获得感”的减税方向。
实际上,近几年来,国务院持续推出减税降费政策,并取得较大成效。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民营经济各方面成本上升较快,外部竞争压力较大,不少企业感觉到与目前的困难相比,减税降费力度仍然不够,企业获得感普遍不强,期望在这方面有更大规模的举措。
因此,下一步一方面应当将普惠性降低税率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大规模减少无效和低效支出,包括国有企业资本划转为降低社保缴费水平提高提供进一步的支持,通过政府大规模的“减支”为降税提供更大的空间。
记者:1月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一系列新的普惠性减税措施,目标直指小微企业,主要是基于哪些原因?
许召元:目前,在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强的宏观新形势下,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对困难的感受相比大企业而言更深,所面临的困难有其独特因素。
一是严监管客观上对小微企业的影响更大。近两年我国加强了环保、安全、质量、社保等方面的要求,这些监管的加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客观上对小微企业的影响更大,因为在以前各种监管较为宽松的情况下,不少小微企业在这些方面付出的成本不够,欠账较多。
二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很好解决。最近一段时期,央行通过降准和加大货币投放,整个资金供给比以前宽松很多,但仍然存在资金从金融向实体传导不畅的问题,银行的资金难以传导到小微企业去。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经济下行期,小微企业的风险较大,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高度谨慎。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做好小微企业的增信工作,并提高金融部门识别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
三是房价过高间接增加了企业成本。近两年在房地产去库存实施的过程当中,不少地方都出现了房价大幅度上涨的现象,看似与民营企业关系不大,实际上房价增长过快直接提高了劳动力的生活成本和价格基准,客观上带来工资水平较快提升的压力。而且沉重的房贷负担制约了消费能力,对经济有各方面综合传导效应。
小微企业可以说是民营企业的弱势群体,本轮国务院率先推出针对小微企业的直接减税措施,与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困难更加重视的思路相对应。预计下一步会有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包括进一步下调增值税税率、下调社会保险费等措施,不仅针对中小企业,同时也针对大企业,真正做到一视同仁,获得感明显。通过进一步减税降费,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实现更高质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