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祥琬院士:碳中和是场文明大考,中国不能落后,低碳化转型付出任何代价都值得
发布者:admin | 来源:华夏能源网 | 0评论 | 3679查看 | 2021-07-14 16:57:13    

7月8日,第三届未来能源大会在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应邀出席,并围绕"未来能源与双碳目标"主题,做了精彩演讲。


image.png


杜祥琬表示,未来能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迈向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各类能源要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未来能源可能是多样化的。但未来能源必须是高效的、经济的。同时,它还应该是环境友好的,以及可持续的。


杜祥琬认为,未来一次能源的主流将是核聚变。除了太阳核聚变带来的光热、风能外,还有有着"人造太阳"之称的核能。目前来看,能源向低碳转型已具备资源可供性、技术可行性以及经济性。


从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来看,杜祥琬强调,无论是碳达峰还是碳中和,节能提效都是战略关键。杜祥琬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以及组织管理的方式,来实现降低碳强度的目标。此外,我国还应着手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以及能耗增长由化石能源转为非化石能源+天然气。


杜祥琬表示,碳中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有望开创一条兼具成本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路径。"迈向碳中和的进程中,我们呼唤重大创新,同时也要探索循环发展、科技创新,为新能源发展寻找金融支撑。"


最后,杜祥琬强调,碳中和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经济、能源、环境、气候共赢的大事,也是迈向生态文明的大考。"面对这场文明大考,中国不能落后,历史也要求中国必须交出好成绩。"


对杜祥琬演讲内容,编辑整理如下:


未来能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人类文明的进步需要能源革命提供动力。


众所众知,化石能源煤、油、气的发现和利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人类由农耕文明进入了工业革命。但是200多年来,工业革命在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如今,非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正推动人类由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


在迈向生态文明的过程中,那些能够跟上时代的能源将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我想未来能源可能是多样化的。不过,生态文明时代的能源也必须是高效的、经济的。同时,它也应该具备环境友好和可持续的特点。


未来一次能源的主流可以概括为核聚变。其中,有一类是太阳的核聚变,其对应的正是我们常说的太阳能。从广义层面讲,太阳能既包括光热,也包括风能、生物质能。从环保角度来讲,太阳能具有清洁、低碳和可再生的特点。另一类则是受控的核聚变,即我们称之为"人造太阳"的核能。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我国的能源禀赋。此前"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论断,显然已不能准确描述我国的能源禀赋。某种意义上讲,重新认识我国的能源禀赋,也有利于国家能源政策的制定。从当前的能源现状来看,我国拥有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不过,我国目前开发的可再生能源,尚不到技术可开发资源量的1/10。因此,能源低碳转型首先要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比例。


能源低碳转型作为全球共识,不仅具备资源可供性、技术可行性以及经济性,同时还具备坚实的技术基础。


尽管我国对高碳发展的路径仍存有惯性依赖,但选择迎难而上也将弥补我国的发展短板。从长远角度来看,能源低碳化转型过程中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


目前来看,实现碳达峰目标要采取降低碳强度的方式。所谓碳强度是指单位GDP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那么,我们该如何降低碳强度呢?在我看来,降低能源强度首先要节能提效。给大家举个数据,我国现在的能源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而2010年时我国的能源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毫无疑问,我国在节能提效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若想再更进一步,我国也将付出更多代价。从达成目标的角度看,推动节能提效无疑是最佳方式。


我国降低碳排放强度,要调整产业结构,寻求技术进步,提升组织管理。数据显示,当前消费水平下,如果能够降低1%能耗,就意味着将减少0.5亿吨的标准煤,减少1亿多吨二氧化碳排放。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来推动碳排放强度降低。目前,为优化能源结构,中央在提出煤炭消费尽早达峰的同时,也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的能耗增长,由化石能源提供转变为由非化石能源+天然气提供。


某种意义上讲,碳中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有望开创一条兼具成本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路径。我国在迈向碳中和的进程中呼唤重大创新。当前,除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外,我们还要着手解决储能问题,尤其是具有间歇性特征的风能、太阳能。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这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如何实现再生能源旧设备材料的循环利用的问题。对于太阳能、风能等使用寿命到期的材料,我们能否通过回收材料学的创新,实现循环利用,也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研究的热点。


第二,如何延伸围绕碳中和形成的价值链。能源低碳转型的大势下,能源核心资产不再是煤矿和油气田,而是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开发能力,对新能源关键矿物质的掌控能力,以及新材料的创新能力。


第三,如何呼唤深度科技创新,寻求金融支持。深度科技创新是提质增效的动力源泉,金融支持则是技术由实验室走向应用的有力支撑。


毫无疑问,"双碳"目标将为市场带来新投资,新技术,新产业,新交通,新建筑、新能源以及带来新发展方式。然而,碳中和不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经济、能源、环境、气候共赢的大事,也是迈向生态文明的大考。中国在这场文明大考前不能落后,历史也要求中国必须交出好成绩。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