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酒泉十四五首批风光电及风光互补、“光热+”等项目进展顺利
发布者:admin | 来源:酒泉日报 | 0评论 | 3267查看 | 2022-06-03 11:27:54    

进入“十四五”以来,酒泉市把服务保障国家能源大战略,重点推进第二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作为重头戏,打响了争取光热+光伏、风光氢储一体化、抽水蓄能等示范项目布局酒泉,建成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和千万千瓦级“光热+”一体化基地,建成200万千瓦光热项目,为新能源调峰,为绿电园区建设奠定基础的攻坚战。


酒泉市坚持优势资源引进领军央企、龙头民企和国际知名企业投资兴业,并在有条件的区域建设低电价、低能耗、零排放的零碳绿电园区,降低电价成本,吸引产业聚集,形成零碳绿色的新型工业体系。到“十四五”末,全市风电装机将达到2000万千瓦,电力装机规模超过5000万千瓦,外送电量650亿千瓦时/年以上,就地消纳电量150亿千瓦时/年以上,切实把酒泉打造成集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千亿级新能源全产业链大基地,为全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树标杆、作贡献。


新能源产业强势复苏


六月的酒泉,阳光明媚,碧空万里。一架架高大的风机,就像白天鹅在舞蹈;一面面太阳能多晶硅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让人感受到绿色新型工业正在崛起的蓬勃生机。


中节能公司在玉门昌马风电场已建成投运风电场3座,装机容量49.8万千瓦,分别是玉门昌马特许权风电场、玉门昌马第三风电场和玉门昌马大坝3兆瓦大型风机示范风电场。其中,玉门昌马特许权风电场项目于2009年11月建成并网发电;玉门昌马第三风电场项目是国家发改委核准的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十一五”风电建设项目之一,于2010年11月并网发电;玉门昌马大坝3兆瓦大型风机示范风电场项目是省发改委批复的酒泉65万千瓦大型风电机组示范风电场项目之一,于2012年12月并网发电。


这些风电项目运行平稳,绿电效能明显,也引领更多风电企业投资玉门,掀起了第二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的热潮。


今年以来,玉门市计划实施重点新能源及电网项目8个。其中,风电项目4个,光热项目1个,电网项目2个,储能项目1个。至目前,各类电力装机累计达458.9万千瓦,其中风电295万千瓦、光电65.4万千瓦、水电17.2万千瓦、火电78.3万千瓦、生物质发电3万千瓦,形成了多能并举、互补开发的产业格局。已建成风光互补项目5个,光伏装机容量25.4万千瓦。


酒泉是全国风能、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开发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之一,可用于风光资源开发利用的戈壁荒滩面积约9.7万平方公里,风能资源理论储量2亿千瓦,太阳能理论储量23亿千瓦。避开各类限制开发区域后,实际可开发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风能可开发量约1亿千瓦,太阳能可开发量约10亿千瓦。至目前,全市建成新能源装机1662万千瓦,累计发电量达1663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532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580万吨。


酒泉市将新能源产业列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做到统一编制规划、统一开展前期、统一筹划外送、统一建设“四通一平”、统一打捆报批“五个统一”,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工程效率,为集约高效开发风光电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已形成了以玉门、瓜州、肃北为核心的规模化、集中连片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以金塔红柳洼、肃州东洞滩、敦煌七里镇为重点的3个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以酒泉经开区为中心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中区。


多能互补互促打破发展瓶颈


“酒泉市加快沙漠、荒漠、戈壁基地化项目推进和配套外送电网工程建设,积极与华东、华南等负荷中心区域对接,加快推进‘陇电入沪’通道建设,争取实施阿克塞—华南输电工程,持续拓宽新能源外送渠道。”市能源局局长陈学军说。


酒泉市面对调峰、输出、消纳三大瓶颈制约因素,按照“基地化推进、大电网外送”思路,坚持扩规模与破瓶颈并举,推动新能源产业持续壮大。在调峰方面,先后建成瓜州常乐电厂一期200万千瓦调峰火电、肃州区新能源微电网、玉门30兆瓦生物质发电和瓜州、玉门两个60兆瓦储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常乐二期200万千瓦火电项目,玉门昌马12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工作加紧推进,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互促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在消纳方面,引进现代高载能产业,推进直购电交易和清洁供暖工程,全社会用电由2010年的16.4亿千瓦时提升到2021年的90.4亿千瓦时。在输出方面,建成瓜州—酒泉—兰州和敦煌—鱼卡—格尔木两条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及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河西750千伏二通道加强工程,形成了联网紧密、远距离输送能力较强的电网运行格局。


2021年,酒泉市发电量达47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6%,历史上首次突破400亿千瓦时大关,其中,风电发电量首次突破200亿千瓦时,设备利用小时数达2152小时,光伏设备利用小时数达1600小时,均创历史新高。


酒泉市坚持“基地化推进、大电网外送、全产业链发展”思路,着力构建风光水火储+核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能源体系,持续扩大新能源发电规模,确保“十四五”期间新增新能源电力装机2000万千瓦,力争突破4000万千瓦。加快建设火电、光热、燃气发电、抽水蓄能、氢储能等调峰项目,不断提升调峰能力。参照宝丰集团瓜州项目模式,优先选择自带电力负荷项目,加快推进瓜州睿储、瓜州慧储、敦煌龙源等储能电站建设,在建设光伏项目的同时将储能项目建好,为全市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全面加大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示范项目建设力度,实现新能源电力就地消纳;加快培育氢能产业链,引进氢燃料电池、电解水制氢、氢气提纯等装备项目,加快实施制氢示范项目。


与此同时,酒泉市通过发展后运维服务,借助水规总院等院所合作关系,强化人才培养和技术攻关,壮大新能源产品设计、认证、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全力打造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新能源运维和大数据中心。


装备制造业是新能源产业核心


“企业用工和技术岗位目前基本都是总部在派,其他用工在本地解决。后续在关键岗位上,和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定向培养装备制造业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欧昊新能源电力甘肃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赵东方说。


“目前,酒泉们的生产线很多已采用自动化生产和检测。”正泰酒泉工厂负责人任伟说。


装备制造业是新能源产业的核心。在瓜州县北大桥现代高载能产业园内,甘肃宝丰多晶硅上下游协同项目正按时间节点加速推进。


“至4月30日,项目已开工单体工程13项,其中还原A、B及整理装置等3个重点装置已完成基础混凝土浇筑,剩余10个单体工程基础已完成80%。”甘肃宝丰硅材料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亮亮说。


甘肃宝丰多晶硅上下游协同项目总体规划建设年产35万吨工业硅、30万吨多晶硅、50吉瓦拉晶切片、30吉瓦电池组件生产装置及配套的15吉瓦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电站。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18亿元,纳税约16亿元,解决就业3000余人,将有力带动酒泉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制造业提档升级,为甘肃建设新时代河西走廊提供强力支撑。


今年以来,酒泉市抢抓“双碳”政策机遇,按照基地化推进、大电网外送、全产业链发展的思路,扩大新能源产业规模。“十四五”首批风光电及风光互补、“光热+”等项目进展顺利,酒湖工程一期剩余100万千瓦风电项目6月底可建成并网,投资200亿元的瓜州宝丰多晶硅、玉门油田全省首条中长期输氢管道等一批源网荷储项目开工建设,国网新源玉门昌马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陇电入沪”输电工程专班跟进,一季度新能源产业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9.5%。


酒泉市全力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延链补链强链,引进落地苏州青骐骥绿氢制造、东旭蓝宝石晶棒生产、中复碳芯等产业链项目11个,东旭一期、新疆特变电等3个项目建成投产,日月重工、库珀科技等8个新建项目开工建设。一季度,酒泉经开区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分别增长80.6%、59.2%和57.6%。


3月25日,市委书记王立奇在酒泉经开区调研时强调,酒泉经开区作为全市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主战场,要切实扛牢推动发展的政治责任,自加压力、主动作为,聚焦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补链、延链、强链,抢抓龙头企业布局、全省新能源大基地建设的机遇窗口期,加快龙头企业引进和关键项目落地,搭建创新研发平台,统筹研究新能源生产性服务业等关联产业,提高园区聚集效应,加快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构建。


“酒泉经开区瞄准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加大对关键延链补链项目的引进力度,促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尽快形成区域聚集和产业聚集效应。”酒泉经开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焦学燕说。为增强风电装备产业链,酒泉经开区重点引进供应链上的发电机转子定子、大型铸件、碳纤维复合材料、专用环氧树脂等重点延链补链项目。补齐光伏产业链,拓展光热装备产业链,突破储能项目产业链,培育壮大氢能产业链,延伸配强配套产业链,力争到“十四五”末,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在“十三五”末的基础上增长8倍,达到400亿元以上。在2030年前,将酒泉经开区打造成为千亿级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全力支撑绿色新型工业体系在酒泉崛起。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