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 0评论 | 4814查看 | 2015-04-21 14:15:01
发展能源互联网,被视为当下提振经济、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未来10年可能形成20万亿元产业规模。
在平板电脑上动动手指,就能把你家屋顶太阳能发的电,卖给路过的需要给电动汽车充电的人——这仅仅是未来能源互联网可以实现的美好前景之一。
美国未来学家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阐述:“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是互联网对能源行业带来的冲击。未来,电力生产、配送和利用将从传统的集中式转变为智能化、分散式。数以亿计的人将在自家屋顶、田间地头生产出绿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联网上相互交易。
发展能源互联网,被视为当下提振经济、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未来10年可能形成20万亿元产业规模。
4月11日,《中国经济周刊》旗下的中国经济研究院举办的2015年“新经济圆桌会议”第二期在京召开。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白津夫,中国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科技部办公厅正局级巡视员胥和平,国家能源局信息中心主任孙耀唯,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兼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志民,北京中洋美伊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下称“中洋美伊”)董事长张新民等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参加了圆桌会议。
在此次探讨“能源互联网产业化”的会议上,还举行了首个零碳能源互联网片区的项目签约仪式。项目由中洋美伊与电阳国际合作,将落户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总投资6亿元,拟建设各类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总装机容量相当于10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发电2.3亿度,减少煤炭使用8.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万吨,相当于每年种树8.5万株,以及每年化解17万辆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与会专家对项目签约给予积极评价,认为这是能源互联网产业化的重要实践。
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白津夫:能源互联网牵涉全局、影响深远
就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问题,有几项共识:
共识一,能源互联网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要充满信心,加快推进。当代全球竞争已经从传统领域转向了包括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科技等新经济领域,这是人类经济的战略转型和“转场”。能源互联网是信息科技、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的集合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牵涉全局、影响深远。当前,主要发达国家围绕替代化石能源的目标,加快能源互联网布局,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我们也必须认清方向,坚定信心,加快战略推进。
共识二,能源互联网建设有多种路径,但是产业化是重中之重,务实推进是战略抉择。目前,尽管对能源互联网定位见仁见智,但对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高度认同。现在关键是加快规划布局、走好产业化道路,在实践中探索经验,解决问题,推进快速发展。
共识三,要用互联网思维认知能源互联网,用能源互联网引领经济转型发展,绿色化发展。互联网产业不只是信息交流工具,更是一种新的先进文化、是新型的社会组织关系。中国经济转型,从根本上说,不但要接受互联网作为工具,更要将互联网思想全面融入经济转型各个方面。中国能源互联网产业化的过程,就是用新的制造和信息科技,用新的企业和组织文化,改革旧的经济体系的过程。
共识四,面对能源互联网组合式创新、级数式增长的大趋势,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加快总体部署和区域试点示范,允许先行先试,努力探索经验,在此基础上推而广之。能源互联网是新生事物,可能一开始还不完美,甚至有些缺陷;但是,一旦我们认清了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就要给它足够的空间让其成长。我们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国以可再生能源普及为核心内容的能源互联网建设,必将插上翅膀,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助力,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作出积极贡献。
科技部办公厅正局级巡视员胥和平:用积极进取的态度支持新能源发展
当前讨论全球变革、中国转型发展时,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最激动人心的话题。因为现在对于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的趋势是有共识的,突破口已经非常清晰——发展新能源,发展基于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新的能源体系,包括基于互联网的新能源体系。从发展前景来看,方向明确,但是新的领域充满不确定性,技术、市场、投资模式、商业模式都充满不确定性。
我们要呼吁各方面的支持。新生事物出来以后,媒体甚至全社会似乎有个惯例,用传统技术、传统模式去衡量它,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怀疑它重复建设、不靠谱。
比如,现在从全球来看,中国的光伏无论从战略上、政策上和发展探索上都是非常成功的。但2010年前后,有人说中国光伏是最失败的例子,有关部门一度把风电、光电都列入淘汰产业名单里去了。
再比如,一个汽车专家对我说,中国建了这么多的加油站才支撑起2000多万辆汽车的市场,电动汽车如果要想替代传统汽车,得建多少充电站?而且充一次电需要这么长时间。30年内,电动汽车要替代传统汽车,基本上没戏。这就是基于传统产业和传统技术的想法。但我从业内了解到,汽车电池技术正在实现大的技术突破。如果电动汽车一次充电时间降到2分钟以下,几乎所有地方都可以充电,不需要充电桩了,电动汽车能否替代传统汽车的结论马上就会改变。
所以,我们对新兴产业、新市场的培育要用一种积极的、成长性的态度来看,别上来就打死。
新兴产业、新模式、新市场需要培育的时间。可以这么讲,对于中国新能源产业,过去10年我们在创新探索、积累技术、积蓄力量,等待产业成熟发力的节奏点。而现在,中国新能源发展的转折时期已经到了,技术上开始成熟,市场开始关注,资本市场也开始关注,投资力度明显增大。将中国新的技术体系、生产体系、资本市场的需求结合起来,再加上能源转型的紧迫压力,中国新能源产业没有理由不发展,没有理由不走在全世界前面。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兼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能源市场一定会有新的基于网络的规则
按照今天互联网的典型特征来看的话,要实现能源互联网也要具备几个基本的特点:第一,能源的生产、供给必须是分散化、碎片化,甚至是“分子化”。有上亿个能源供应主体,而不是仍然由几个巨头来供应能源。
第二,一定要有增量的能源供应,新能源供应的增速将远大于传统化石能源。
第三,形成交易市场——交易市场不管是新成立的公司来做,还是由传统电力公司转型而来。高度的市场化、碎片化是催生新的能源交易体系的重要因素。
从互联网业态来看,是进一步消灭公司,基本上以平台和个人的方式出现。比如说淘宝,目前已经有850万个卖家开网店,每天大约产生3000万包裹。围绕网店交易产生了一套新的信用评价体系,3000万包裹的买卖双方产生了6000万个信用评价。市场的治理结构,摆脱了传统的工商通过公司注册、年检、抽查这样的市场监管方式,而是买卖双方博弈,沉淀下来的信用体系。
我讲淘宝案例是为了说明,未来的能源供给和消费,一定也会有一系列新的基于网络的规则。
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电网配置。如果想不受制于传统电网,要创造一个新的联网体系,联网怎么联,是个关键问题。
早期互联网出现的时候,先是一些单位内部自己连接,然后发展到单位之间的连接,最后实现全社会化的连接,能源互联网也许也会走这样一条发展路径:在本地化供给层面上先落地,再慢慢发展到局域网互联、广域网互联、全社会网络互联,然后再跟传统的电网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