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平:可从五个方面着手解决风光电能源消纳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 0评论 | 4041查看 | 2016-03-10 10:35:03    
  一方面,随着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和由其引发的环境问题,国家鼓励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另一方面,风电、光电并网难使新能源输出和就地消纳受限,造成弃风、弃光现象严重。这种情形让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宁平很是焦虑和担心。

  李宁平向本报记者表示,在国家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战略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新能源开发利用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2015年底,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分别达到1.29亿千瓦、4318万千瓦,装机规模都为世界第一。因受经济发展水平低、电力消纳能力弱、电网建设滞后、外送渠道不畅等因素影响,我国新能源富集的“三北”地区弃风、弃光、限电现象严重,其中甘肃省弃风、弃光率分别达到39%和31%,新能源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李宁平为此曾做过调研,甘肃风、光资源丰富,全省有效风能资源理论储量2.4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6000万千瓦以上,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西部和甘肃省内部分山口地区。这些地区年太阳能总辐射量为5226-6330兆焦/平方米,各地年日照时数在1912-3316小时之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增,技术可开发量4000万千瓦以上。自2009年国家批准在酒泉地区建设全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以来,甘肃省按照国家能源战略布局和优化能源结构的要求,大力发展风、光电等新能源,加快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设。

  截至2015年底,甘肃河西地区已建成光伏装机590万千瓦、风电装机1084万千瓦。同时,甘肃全省光伏装机容量61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1252万千瓦,分别跃居全国第一、第三位。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推动甘肃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李宁平发现,由于我国风、光资源与用电市场逆向分布的特点突出,甘肃省内电力消纳空间有限,电力外送通道建设相对滞后,近年来,新能源发展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弃风、弃光等现象。因河西新能源富集地区风电、光电并网难,消纳问题突出,利用小时数偏低,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对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李宁平表示,甘肃省新能源发展潜力大,利用河西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风光电等新能源,助力能源供给侧改革,不但符合国家政策,有助于中东部地区节能减排,又有利于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因新能源送出和就地消纳受限,企业生存困难重重,严重挫伤了投资建设新能源项目的积极性。按照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有关要求,迫切需要加快解决甘肃弃风、弃光和限电问题,促进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

  为此,李宁平建议,以甘肃为例,要解决风、光电等新能源消纳问题,可从五个方面着手推动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一是坚持依法治电管电,严格落实《可再生能源法》关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的政策。

  二是将新能源消纳上升为国家战略,出台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扩大风、光电等新能源消费范围和比例。同时,统筹全国电力负荷情况,按照大基地、大通道、大范围、广消纳的新能源发展思路,支持甘肃在河西地区再规划建设一条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高等级电力外送通道,促进新能源跨区域消纳;充分发挥热电联产机组集中供热、供汽优势,加快关停30万千瓦以下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火电小机组和自备电厂机组,为新能源消纳腾出空间。

  三是支持甘肃在河西地区建设调峰火电项目,通过“风光火”联合打捆,提供稳定的外送电流,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四是将甘肃新能源清洁供暖工程列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投资范围,拓宽新能源清洁供暖项目投融资渠道,推进新能源清洁供暖试点建设。

  五是支持甘肃建设一批现代高载能、新型煤化工、新材料、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上下游一体化循环发展的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通过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新能源就地消纳。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