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报 | 0评论 | 5593查看 | 2015-05-20 10:48:00
电力工业作为污染物排放的一个重要源头,亟需更加高效地利用现有能源资源,挖掘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潜力。事实上,通过协调调度各类电源的运行方式,可以达到促进新能源消纳、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为雾霾污染治理做贡献的目的。
然而,市场机制的缺失,使得资源优化配置的“红利”空间无法打开。在“三公调度”平均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大容量高能效机组的部分产能被闲置,这些都是本轮电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现电力资源最优调度,促进新能源消纳,为雾霾污染治理做出积极贡献,是本轮电改的重要目标。其核心任务在于建立一个科学的电力市场交易体系,重中之重就在于构建以短期和即时电力交易为核心的现货市场。
电能商品不同于一般商品,需要一个集中考虑供需平衡和安全约束的环节。即:所有中长期电能双边交易都需要到日前、日内的现货市场进行交割执行,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形成次日的发电计划安排。如果没有现货市场,只靠中长期双边交易各方对部分电量的协商优化,虽也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这是一个“慢过程”,实际效果往往会打折扣。以美国PJM电力市场2004年局部市场合并前后的实际情况为例,其双边交易所实现的资源优化配置效果只相当于日前现货市场的45%。
因此,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最直接高效的“抓手”,无疑是在这个集中的环节上引入市场机制,不断扩大这个环节上可以优化的资源数量与范围。
只有把改革红利的“蛋糕”做大,分“蛋糕”时才能更加得心应手,更好地照顾到市场各方利益诉求,市场化建设的阻力才会越小,从而形成一个“正反馈”:电改不再是从上而下的“政治任务”,而是各方利益可协调、可优化的帕累托改进。
现货市场更是促进新能源消纳的重要机制保障。首先,现货市场将形成分时的电价信号,白天峰荷时段需求高电价则高,深夜谷荷时段需求低电价则低,自然产生了激励发电企业调峰的信号。国外电力市场甚至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过极端的“负电价”;而通过给予发电机组启停调峰的合理补偿成本,更可进一步激励其启停调峰,形成常规风火“双赢”的局面。现货市场的激励作用对于用户侧同样存在的,例如,分时电价可以改变大型工厂的生产班次。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可将建设现货市场的任务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
先得有日前的现货市场。即:需要在放开计划电量、放开竞争性环节电价的同时,在鼓励供需双方签订直接交易合约的同时,同步建立日前的现货市场,形成一个集中优化资源的市场机制。
考虑实际安全约束条件。在现货市场集中优化次日的发电计划时,应尽量考虑真实的安全约束条件,包括电网的通道阻塞、发电厂的技术参数等,以保证资源优化配置真实性。
扩大日前现货市场规模。在建立现货市场过程中,应逐步扩大现货市场的交易规模,以提高资源优化配置的规模。可以有三个思路:第一是逐渐提高现货市场的交易比例,如北欧电力市场,其2014年的日前现货市场交易量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85%,而此前数年,该数字仅为30%不到;第二是逐渐将中长期双边交易的合约执行财务化,即双边交易只起到锁定价格、规避风险的功能,不要求强制性的物理执行,美国几大区域电力市场所采用的“双边交易财务结算,现货市场全电量优化”的运行模式就体现了此思路;第三是通过市场的扩张、合并扩大现货市场的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逐渐从省、地区局部的市场扩大到区域、甚至跨区域的现货市场。
同步组织辅助服务市场。以上所谈论的现货市场,并没有包括调峰、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在建立现货市场的同时,还应视市场条件同步推动辅助服务市场建设,以合理的价格水平补偿常规电源提供辅助服务的运行成本与机会成本,释放出新能源消纳空间,降低电力行业整体污染排放水平。
(作者系清华大学电机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