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抗疫对能源数字化有哪些启示?
发布者:lzx | 来源:鱼眼看电改 | 0评论 | 3006查看 | 2020-03-04 10:50:30    

本轮疫情中,云大智物移(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通信)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充分体现了“科技向善”的积极意义,那么本轮科技抗疫有哪些方面的内容,对能源数字化有什么启示,今天我们做个简单分析。


科技抗疫的主要内容


梳理下本次科技抗疫的主要内容如下:


6371891465735852659044104.jpg


一、物联和通信:


红外热像技术:以高德红外为代表红外热像厂商,在人流密集场所快速部署了热像仪测温,并且百度AI还提供了人工智能的温度识别技术。


4G/5G:中国移动、中国电信4G/5G技术的快速部署,特别是雷神山火神山的线上直播。


生物芯片:部分生物芯片厂商推出了新一代的数字PCR检测芯片,比现有的PCR试验检测盒准确性更高,属于生物芯片技术的一种。


二、云平台与在线技术:


采用低代码和敏捷开发技术,阿里和浙江疾控中心用了一周左右就开发了疫情统计直报系统,以及数周开发的支付宝绿码,现在已经覆盖了200个左右的城市,基本上可以做到一天上线一个城市,离开了阿里云的架构,以及基于云技术的敏捷开发技术,是很难做到这种速度的。


云端需求对接平台:基于微信小程序和其他移动框架的快速对接平台,2月初的时候,武汉网友自发的开发了物资捐助对接平台,以及医护人员出行对接志愿者平台,体现了民间救助的自组织模式。


企业业务的在线化:阿里、腾讯等推出的各种在线办公工具,比如钉钉会议、腾信会议等,以及在线的企业级协作办公、在线培训等工作,在疫情期间使得各种商务活动在线化。如果说上一轮非典极大的推动了消费端的在线化(淘宝等电商平台崛起),这一轮新冠疫情将培育起企业服务在线化,让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信息流不因为疫情而停止。


云端的医疗相关服务:腾讯的微医在线初筛病情,专家远程5G诊断,乃至口罩在线预约,疫情可能催生出在线医疗的新行情。


三、大数据、AI与机器人:


大数据人员流动筛查:运营商利用移动大数据,对来自疫情地区的人员流动情况进行精准筛查,在疫情防控中起到重要作用。


AI用于基因测序:阿里达摩院用AI技术支持全基因组测序,能够实现半小时出测序结果,对于病毒变异跟踪、疫苗研制等发挥支持。


机器人技术:美国第一例新冠病人采取医疗机器人治疗,隔离场所采用送餐机器人,医院内部采用药品配送机器人,尽量减少人员接触传染风险。


在线智能问答机器人:阿里达摩院的AI支持了浙里办网站,提供疫情的智能问答。


对能源数字化的启示


一些专家认为,传统的智慧城市构建思路,强调顶层规划,逐层下推。这种传统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在本轮疫情中的真实作用存疑。


疫情中最亮点的信息化手段,比如支付宝绿码、疫情统计分析系统,都是一种“小快灵”新型数字化模式。能源行业传统的信息化思路类似于智慧城市,未来的开发部署模式也将会被新型数字化模式所取代,个人认为其特点主要是五个方面:


一、云平台的支撑作用。如果没有阿里云、腾讯云的前期大量云组件、以及相应的数据中台、业务中台云端架构,以及基于Hadoop分布式数据库等新一代云平台技术的支持,还是基于原有的服务器、本地数据库、应用平台,要想在数周甚至几天内部署新的应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二、小场景迭代。自下而上的数字化,更为接地气。针对某个细分的场景,在平台大架构的支撑下,可以实现快速的,精益的进化,迅速落地和成熟。比如疫情统计的小程序,针对新冠疫情的传播特点,快速形成了定制的填报模板,以及逐层搜集分析信息的需求落地。这种小场景迭代,不同于自上而下的信息规划、分层定义、需求推导、开发测试、逐层落实的模式。


三、多个小团队的在线协作。传统信息化强调多专业大兵团集中作战,缺点是决策缓慢,瀑布式开发,速度慢成本高。支付宝绿码是基于支付宝开发,多个小团队协作,甚至部分是居家隔离期间的在线协作,快速对接每个城市的管控需求,版本的快速迭代,后期已经实现一个城市一天上线的效率。这是传统信息化团队无法做到的。


四、低代码甚至无代码部署。部分资源对接型的小程序因为功能简单,开发工作量很小,这就是“大架构+小应用”的开发模式,甚至部分简单流程表单应用可以无需代码编程,采用拖放和配置模式就能快速部署,用户可以无门槛的定制开发。


五、移动社交的外延。疫情防控过程中,微信群从社交,变成了工作协调,基于微信小程序实现了流程化工单,部分功能可以替代专用APP,使得移动作业管理从“增加现场工作量,便于后台监管”,真正转变为“提高现场作业效率,实现低成本业务数据采集”。


当然,从最基本的角度,我们还需要反思,能源数字化的初心是什么。


疫情防控中的不忘初心,这个初心就是以拯救生命,防控病毒为目标和驱动力,去构建跨部门、跨地域的数字化协作机制。过去的所谓智慧城市,更多的是以专业,以某个部门的利益为主导,所以有可能表现不佳。


能源数字化也是如此,常常以部门管理价值替代企业战略价值,以局部去替换整体。真正到了市场化竞争的阶段,体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就是要以客户价值、社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实现数字化协作,甚至考虑跨企业的数据协同与共享,唯有此才能实现智慧综合能源的可落地和可持续。那种“上层一张嘴、中层一张表、基层跑断腿”的,以部门局部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的数字化,其价值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总之,本轮疫情中,科技向善的力量得到了非常多的体现,而传统的自顶向下的大规模集团军作战模式,在面对狡猾的新冠病毒时,存在诸多不足;而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基础架构,采用快速迭代、灵活协作、小场景落地、低代码部署、移动化应用的新数字化模式,则充分发挥了“小快灵”的优势,并且实现了低成本部署。


在面对更加灵活柔性、更加不确定、更加分散化的能源系统时,上述的新技术模式,可能也是能源数字化一种新实现思路,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