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理性看待电力现货价格波动,波动说明电力商品属性被发现
发布者:admin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0评论 | 2730查看 | 2020-12-08 09:33:31    

“国外现货市场每次出现高峰电价都会引发热议,但要注意,这种所谓的‘高电价’每年只出现一两次,而且背后有完善的金融合同和售电公司锁定风险,不论多高,都并非用户支付的电价。”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智库中心主任夏清近日在聚焦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和容量市场的行业会议上直言。


据了解,去年8月,美国德州批发市场电价飙升,连续两天的下午时段电价达到46元/千瓦时和63元/千瓦时,这种罕见的价格暴涨引起我国电力行业关注。有观点认为,该电价会引发用户使用空调后“破产”,相比之下,我国电价特别是居民用电价格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


对此,业内专家普遍表示,我国居民电价较低得益于交叉补贴,而国外居民电价也并非现货市场的实时出清电价。“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成熟电力市场中完善的市场机制,而非过高或过低的现货价格,因此价格波动恰好说明电力商品属性被充分发现。”


现货高电价不会传导至用户


多位业内专家指出,现货高峰电价与居民平均电价并非可相比的同类项。那么,现货价格和用户支付电价之间是什么关系?


“售电公司代理用户购电,通过在电力金融市场上交易对冲现货市场波动风险,对冲的交易成本可能会通过售电套餐价格上涨的形式传导给用户。因此,售电公司通常会消化一部分上涨成本,零售用户一般不会直接感受到价格剧烈波动。”国网能源研究院企业战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薛松告诉记者。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能源市场与金融实验室主任赵俊华告诉记者,在国外,居民一般都与售电公司签订合同,电价相对固定。美国德州现货市场的价格是批发市场价格,所以价格波动只会增加售电公司的购电成本,对居民用户并无直接影响。


“此外,目前国内短期内只会将工商业用户纳入市场,没有纳入居民用户的计划。因此,所谓实施现货以后开不起空调的说法很不专业。”赵俊华说。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认同:“我国居民平均电价低,是因为长期存在交叉补贴,并非因为现货高峰时段电价不高,居民电价因之平稳。目前,我国占比约70%的计划电量中,电价仍然采用销售电价。”


售电公司和金融合约扮演“防火墙”


赵俊华表示,成熟电力市场中,电力期货等金融合同和售电公司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外成熟的现货市场中,售电公司向用户销售的电价基本固定,但现货市场与发电侧购电的价格是不断变化的。售电公司的主要职能是代替用户承担现货价格波动的风险,而其自身必须通过期货等金融合同来规避现货价格波动的风险。”


针对今年国内个别省份现货运行中出现的负电价情况,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成熟电力市场中现货价格带有最真实的时序和位置信号,价格波动属正常现象,也恰好说明电力价值被充分发现。


“用户侧应该关心全年均价甚至更长的时间维度,售电公司应更多承担批发和零售市场的抗风险能力,但当前大部分售电公司尚不具备这个技术实力。”上述业内人士指出,从目前国内各现货试点省份的实践看,设计现货市场时,现货价格的上限都定的比较低,价格波动风险相对不突出。“将来如果主管部门进一步放开现货价格的上下限,那么期货等金融合同作为规避价格波动的工具将非常重要。”


市场机制建设要避免因噎废食


针对目前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需要完善的市场机制,华南理工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系教授荆朝霞表示,美国德州是纯能量市场,没有容量市场。“批发市场短时间的价格飙升能够体现稀缺收益,帮助发电主体回收投资成本,从而促进发电投资。”


“我国现有规则体系下,价格帽偏低,难以通过稀缺价格的形式反映发电投资成本。现有的计划电量电价综合考虑了可变成本和容量成本,能够保证发电企业部分收益。但随着发用电计划放开,基数电量将不断减少,发电企业的收益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需尽快研究相应的容量机制,避免供需形式的变化造成新一轮的发电容量不足。”荆朝霞说。


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最大障碍在于市场概念的建立,通过价格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坚定市场的信心还包括在市场摸索过程中,对创新和失误的高度耐心和容忍。


“新生的市场机制会触及传统计划体制的条条框框,甚至可能出现试点的某些举措与计划体制相违背的局面。电改‘9号文’明确了电力市场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出现问题就解决问题,不要因错而停。市场建设大步快走和小步快走都是电力工业需要,要极力避免因噎废食。”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