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确定了2021年要抓好的八项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会议指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会议强调,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支持有条件地方碳排放率先达峰
会议指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
这意味着,在今年污染防治攻坚战收官后,污染防治的工作并不会因此而放松。
2020年9月,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提高国家自主贡献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年12月12日,我国提出: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2020年12月18日,在“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0年会”上,论坛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指出,当前距离实现达峰目标已不足10年,从碳达峰到实现碳中和愿景也仅有30年,从欧盟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目标历经60年的情况看,我国将面临比发达国家时间更紧、幅度更大的减排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将成为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必须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
黄润秋在谈到加快建设美丽中国时指出,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实现环保与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倒逼、引导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突出以降碳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以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倒逼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和生态环境质量协同改善,牵引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实际上,一些地区也在研究当地的二氧化碳达峰相关方案。业内专家普遍建议,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一些地区,应该率先实现达峰。在二氧化碳减排工作上,做好表率作用。
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在上述“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0年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介绍,碳的排放和其他污染物排放具有同源性,据深圳经验二者同源性在70%左右。在防治污染排放的时候,让天蓝地绿的同时也在减少碳源;在修复生态的时候,其实也在增加碳汇。
一些地区在减污降碳协同方面开展了实践。以重庆市为例,过去4年当地在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同时,碳强度累计下降比率超过17.9%,实现了减污减碳的有效协同。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段茂盛: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明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体现了中国对碳减排工作的高度重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设计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尤其是在总量设定和配额分配中。
全国碳市场建设方面仍有多项关键工作需加紧落实: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的制定、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结算系统和交易系统的开发、各级主管机构的人力资源安排、各级财政的必要资金支持等。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要压实部门和地方责任;重新审视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规划;加快制定地方和部门碳达峰行动计划;制定可再生和清洁能源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中长期碳汇建设和碳中和发展;统筹协调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等。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在重大行业方面,首先,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应不再新建燃煤电厂,同时加大推进西部省区水电与可再生能源装机建设和提高发电量,在扩大可再生能源装机的同时,加快水电与可再生能源互补稳定输出。其次,以数字经济和传统制造业、交通、建筑融合为契机和切入点,将能效的提高提升到一个新台阶。第三,抓住新型城镇化机遇,大力发展柔性直流建筑,发展虚拟电厂,把建筑与光伏、储能有机结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大力发展交通电动化,促进交通行业深度减排。
如何实现绿色能源发展,特别是对于光伏产业,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在2020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初步预测,2020年新增装机可能达到35GW左右,持续8年全球第一,到今年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将达到240GW。任育之还表示,目前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正在测算“十四五”“十五五”时期光伏发电的目标。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十四五”的光伏发电新增规模将远高于“十三五”(约200GW)。
而国金证券分析认为,对于“1200GW以上”这个表述,从目前的行业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这一目标有可能在十四五期间就有望实现(对应未来五年年均新增风光装机140GW以上),而2030年的累计风光装机则可能超过2000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