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反思:装机规模过渡扩张,财政补不起了
发布者:admin | 来源:木头视点 | 0评论 | 3335查看 | 2021-02-26 12:11:29    

中国的风电和光伏,在利益集团的推动下,装机规模超过了最初规划的十倍。在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国家的同时,也给中央财政留下了超过3000亿元的缺口。


2011年11月29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综〔2011〕115号),拉开财政补贴大幕。


根据文件要求,明确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包括两部分,一是国家财政公共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二是依法向电力用户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


财政补贴的初衷


由此可见,可再生能源基金基本上由国家财政、生产企业和工商业用电大户买单。这其中,风电和光伏所享有的电价补贴,占到了整个财政补贴的近90%。


国家设立可再生能源基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支持风电和光伏进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为投资风电和光伏的公司分担一部分成本,缩短其投资回收期。


然而令决策机构没有想到的是,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成了风电和光伏产业的最大获利蛋糕,也成为驱动风电和发电产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源动力。


补贴执行手段粗放


由于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执行基本上是粗放型的。最初投资公司只要拿到项目,在投建之前就可以申请补贴,这给了很多公司投机的机会。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很多公司通过圈占项目瓜分补贴蛋糕,拿着路条就跟国家要钱。有的项目补贴下来了,项目还是半拉子工程,甚至出现了投资商拿到补贴跑路的现象。


可以说国家财政对风电和光伏补贴审核是相当宽松的,但是利益集团认为还远远不够。认为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标准太低,于是经常组团通过多种渠道游说,希望进一步提高补贴标准。


补贴标准太高


从2011年到2016年,五年之间,可再生能源电价征收标准经过了6次提价,从最初的的电价附加征收标准0.8分/千瓦时,到2016年逐步提高至1.9分/kwh。


而对风电和光伏的补贴则是逐年增加,到2016年补贴高达0.9-0.98元每度电,如果算上地方补贴,合计补贴超过1.2,如果加上标杆电价,风电和光伏一度电合近1.7元。


此外,国家对于风电和光伏补贴的年限也是顶格的。同为非水可再生能源的生物质发电补贴为15年,补贴标准为0.35;而风电和光伏补贴高达20年。


补贴造成产业暴涨


从2011年到2019年,国家为可再生能源补贴支出了4100多亿元,即便是这样国家财政还拖欠应付补贴3000多亿,这其中风电和光伏分得了绝大部分的蛋糕。


根据数据统计,国家财政每年要给风电和光伏的补贴超过1000亿元,如果按照20年补贴周期算,整个补贴周期内,如果补贴标准不变,国家要支付2万亿补贴。


高额补贴让资本疯狂,补贴政策出台不到2年中国风电和光伏装机就位居世界第一,到了2020年,风电和光伏装机超过最初规划的10倍,全球有近8成的新增装机在中国。


国家再也补不起了


当初设立财政补贴是按照风电和光伏从2011年到2020年实现总计6000万千瓦装机规模标准设立的,然而令主管部门没有想到的是,仅风电一年的装机就超过了7000万千瓦。


风电和光伏的极速扩张,结果导致可再生能源补贴基金再也补不起了,不但补不起,而且还造成了3000多亿的补贴缺口,国家财政在企业眼里成为了老赖。


风电和光伏产业的扩张,不但令世人咋舌,更让主管部门体会到了资本的嗜血。同时我们不得不疑问,我们每年高达上千亿的补贴,补贴的到底是什么。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