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成两会关注热点:预测表明有望提前2-3年实现达峰
发布者:admin | 来源:新京报 | 0评论 | 2946查看 | 2021-03-10 09:24:28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中国将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中国作为地球村的一员,将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十四五”期间,中国将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这一目标是2015年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的,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


两会期间,碳达峰成为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


紧迫:气候变化对中国负面影响正在不断扩大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强介绍,从全球范围来看,自工业革命以来,主要由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的浓度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工业革命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基本稳定在280ppm(即百万分之一的计量单位)左右。到1958年的200年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剧烈上升到316ppm。到2016年,这一数据再次飙升到400ppm以上。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高的害处是,它像一层轻纱帐一样蒙在地球大气层上,阻碍地球散热,引发地球温度逐渐上升。中国绿发会绿色发展工作组首席专家赵燕澍介绍,近几年愈演愈烈的全球各地极端天气都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包括中国北方洪涝、南方大旱,美国加州火灾、南部冰冻等。


“碳排放的不断增长趋势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候变化领域,具体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降水分布异常、冰川积雪消融、永久冻土层融化等。更可怕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还增加了全球大流行病暴发的可能性。”李强说。


“中国是全球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的区域之一,在过去的60年中,气候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负面影响正在不断扩大。积极应对气候风险,是确保中国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的关键前提。”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中国首席代表李雁说。


成就:造林成果全世界有目共睹


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中,有一项其实中国早已完成。


“目标提到,到2030年实现新增森林蓄积量45亿立方米(以2005年为基准)。这一目标在2019年提前完成。”李强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森林蓄积量已达175亿立方米,并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速最高的国家。


“中国在过去30年努力植树造林的成果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多年保持人工造林面积世界首位。1981年前,中国森林面积为17.29亿亩,森林覆盖率为12%。如今,中国森林面积已达到26.2亿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1%。一个巨大的反差是,从2000年到2018年,在全球森林面积净减少1700万平方公里的同时,中国的森林面积却净增了4500万平方公里,增长率为26.9%。”赵燕澍表示,这些森林帮助吸收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碳中和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有国际研究表明,中国几大森林区块对碳的吸附功能被远远低估。


种种数据显示,我国在降碳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绍晴也给出了一组数据:2019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8.1%,提前和超额实现了2015年提出的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以广东省为例,开展国家低碳省试点以来,在协同减排、碳交易机制等的推动下,广东省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碳强度目标,十年累计下降超44%,跻身国内碳减排的第一方阵。


难度:经济发展的能源增长需求与减排降碳压力并存


中国现有产业结构、能源消费仍以高碳为主,年碳排放超100亿吨。农工党中央拟提交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案指出,中国年碳排放占全球总排量1/3,工业碳排放占比高达80%。传统钢铁、建材等高耗能产业去产能任务尚需艰苦努力;重化工产业比重大、转型路径有待探索;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高达85%,清洁能源发展尚需加力。


此外,经济发展的能源增长需求与减排降碳压力并存。我国仍处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后期,未来15年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关键阶段,经济发展仍需保持合理增速,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减排降碳压力巨大。


陈绍晴介绍,目前,在巴黎气候协定的推动下,全世界已经约有50个国家的碳排放实现达峰,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6%左右。


从时间上看,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目标期限仅为30年,远远短于欧美发达国家50-70年的时长。


“欧盟在上世纪90年代二氧化碳排放达到45亿吨的峰值、美国在2007年达到59亿吨左右的峰值,预测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将达到106亿吨左右,是欧盟的2.4倍,美国的1.8倍。”李雁分析,中国的碳排放应该尽早达峰,快速度过平台期,进入碳排放下降期,其中能源电力部门应该率先实现碳达峰,为中国的新气候目标抢占先机,推动全国尽早实现碳达峰。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教授认为,欧洲碳中和进程比中国早,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经验,也有一些弯路是我们可以绕过的。


“就电力系统转型而言,水电发达的挪威和奥地利,其电力系统已经接近零碳排放,中国的云南和青海与他们的情况相距已经不远。德国依托快速发展的风电和光伏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超过一半,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北欧国家的供热能源转型做得非常好,如瑞典、丹麦,已经展现了一种可再生能源供热的技术路径。但欧洲的交通能源转型进展很不理想,可以说,目前已经落后于中国。除了挪威,欧洲绝大多数国家的充电基础设施已经不如中国。”


雄心:预测表明有望提前2-3年实现达峰


国际上关于限碳的重要协定主要有三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京都议定书》(1997年)和《巴黎气候协定》(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奠定了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基本框架,《京都议定书》制定了实施细则并为发达国家确定了减排指标与期限,《巴黎气候协定》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份全球减排协议。李强表示,在这三份里程碑式的协定中,中国分别扮演了认真的参加者、积极的推动者和负责任的引领者角色。


“2014年,中国就承诺碳排放量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计划到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这表现出了中国的责任感和敢于担当的勇气,起到了大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率作用。”赵燕澍说。


在2020年12月12日的气候雄心峰会上,中国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李雁认为,这个数据相较于2015年定下的60%-65%又提升了一个高度,可见中国对于控制碳排放强度、加速降低碳排放的决心。


2030年目标中有一项,风电、光电发电达12亿千瓦,这相当于当前火电的装机容量。


何继江对这一目标的实现也极有信心,他分析,2030年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合计12亿千瓦以上,“也就是说,12亿千瓦是最低目标,会超出多少,不好说”。


“仅就光伏而言,我认为2030年超过10亿千瓦的可能是有的,在2035年前,中国的光伏装机会超过14亿千瓦,全国人民的人均光伏水平会超过1千瓦。”何继江说,难度当然很大,但中国人民的创造性更大。2020年山东省的户用光伏安装了20多万户,平均安装规模约33千瓦,总计装了600多万千瓦。按这种安装规模,如果中国农村有一千万户安装光伏,总规模就会超过30亿千瓦。


“即使受到疫情影响,我们预计仍可以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甚至有些预测表明有望提前2-3年实现达峰。”陈绍晴说。


专家观点:减排不一定是给经济“踩刹车”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影响深远,各国政府均出台各类型政策确保经济社会重回发展轨道,但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窗口期。


李雁认为,坚持绿色复苏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更具经济可行性的选择。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共处模式并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而绿色经济在降低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绿色就业。绿色复苏将是“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一个颇为现实也极具吸引力的选项。


“我认为能推动绿色复苏的主要产业总体上讲有现代农业、林业以及相关生态补偿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以及与新能源有关的交通运输业,包括新能源汽车、IT及相关产业等。”赵燕澍说。


前不久,绿色和平发布的中国“绿色复苏”观察报告显示,各省份发布“十四五”规划中,安徽、四川、北京、湖南、内蒙古提及“绿色复苏”次数最多,“低碳经济”“可再生能源”等关键词也在“煤炭大省”内蒙古、山西等的“建议”中多次出现。


“传统的观念是,减排政策会严重阻碍经济发展,不利于短期社会福利的增加。但随着技术进步和理念革新,我们发现减排并不一定是给经济‘踩刹车’。”陈绍晴表示,科学的减排行动不仅有利于气候变化应对,也可以带动经济高质量增长,培育带动新的产业和市场;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属于同源同根,可以有机统筹在能源结构转型上,既节约了政策成本,也减少大气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


“如果我们把现在的低碳转型当作是一种未来的‘投资行为’,收益则是免于气候危机的巨大经济社会损失。不仅是中国,各国在低碳转型和气候变化应对上都应该也必须做得越来越好。”陈绍晴说。


建议:可再生能源电力成焦点


在今年两会上,碳达峰受到广泛关注。


全国工商联建议明确光热发电的规划目标,在“十四五”规划中,安排一定容量的新增装机;同时,在西北地区的电力外送通道上各配置1GW~2GW的光热发电机组来代替燃煤机组,提高外送通道中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比重。


农工党同样建议,以能源结构转型为重点,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大力实施终端能源电气化,加快民用散煤、燃煤锅炉和工业炉窑等用煤替代,尽快降低煤炭消费占比。同时,加快非化石能源发展,在“十四五”末将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提高至20%及以上,2030年力争达到30%。加快特高压输电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加快推进“公改铁”“公改水”,推动发展交通运输电气化,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民盟中央建议推进国家绿色港口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建设,编制我国主要港口创建绿色港口近零碳排放示范区总体规划,制订2025年港区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下降到0.05吨/万元、2030年港区碳排放达到峰值、2050年港区率先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计划,大力实施港口清洁能源利用、节能减排、智慧智能试点示范工程,支撑我国实现长期气候目标的承诺。


赵燕澍仍看重森林对于碳中和的作用,他建议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尤其是大面积的国储林和种植具有多重功能的树种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在北方干旱地区种植油料高产的文冠果树,既有碳吸附、沙漠戈壁滩改造,保持水土等功能,还有带动一方经济,振兴农村(脱贫可持续化)和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等多重功能”。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