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引领 电网赋能
发布者:admin | 来源:青海日报 | 0评论 | 2285查看 | 2021-08-06 16:40:50    

青海省,屹立世界屋脊,神秘而静美,是中国乃至东亚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更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的地方。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建党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踏上这方高天厚土,为推进青海高质量发展倾注了心血,指明了方向。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认真落实“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不断造福人民”“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高原清洁能源资源禀赋,发挥电力行业优势,全力服务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


7月的青海高原,天高云淡,山情水意,如诗如画。家住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麻多乡郭洋村一社的牧民格求像往常一样,一大早便打开电动酥油机为家人制作醇香的奶茶早餐。而令格求倍感自豪的是,他已是第五次和全省600万各族群众用上了全清洁电能,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是独一份的。


自7月1日起,国网青海电力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指示,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指引,在全省开展“绿电7月在青海”系列活动,这也是国网青海电力连续五年开展的绿电活动。


2017年以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青海连续成功实施“绿电”7日、9日、15日、31日全清洁能源供电活动。5年来,“绿电”活动始终传播绿色理念、倡导绿色生活,国际知名度、美誉度日益提升,其影响之广泛,已远远超出了活动本身。如今,“绿电”已成为青海省对外展示美好形象的一张“金色”名片。


青海是清洁能源大省,太阳能可开发量超过30亿千瓦,风能可开发量超过7500万千瓦,综合开发条件居全国首位。勤劳智慧的青海人民很早就开始探索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之路。1990年,我省首座光伏电站在青海湖畔试点建成,然而当时装机仅有6千瓦,每天大约发电20千瓦时,仅够几户人家照明用电。经过多年高速发展,截至2017年5月底,全省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943万千瓦,占全省装机总量的82.9%。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开辟出一条新路子,更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大胆的探索。独特的电源结构和强大的电网支撑为国网青海电力尝试在全省长时间完全供应清洁能源提供了可能。


2017年6月17日0时至23日24时,国网青海电力经过深入研究论证和大胆尝试,首次在全省实施“绿电7日”全清洁能源供电活动,成功实现连续7天168个小时全部以清洁能源供应全省用电。活动期间,省内用电负荷全部由省内水电、光伏及风电提供,不足部分从西北区域外购新能源电量补充,而省内火电则全部通过市场交易方式送出。此举开创了国内全清洁能源供电先河,在国际上更是一举打破了葡萄牙电网在2016年创下的107个小时全清洁能源供电纪录,为我国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此后,国网青海电力不断实践、总结、积累,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中迈出了越来越坚实的步伐。2018年、2019年、2020年,先后实施绿电9日、15日、31日的全清洁能源供电,不仅一遍遍刷新着世界纪录,更是一次次延长着时间、扩展着空间。


相较以往,今年的“绿电7月在青海”系列活动在国内首次开展了碳排放监测与发布、率先试点了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优化了蓄热式电锅炉与新能源弃电交易,这既是绿电行动的再一次创新探索,更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又一生动实践。


一次次“绿电”旅程背后,是产业技术的不断创新、是体制机制的健全完善,是对新发展理念的深入理解,更是人类最大限度摆脱对化石能源依赖的不断尝试。国网青海电力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始终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永不止步。


“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2021年3月7日,“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为青海清洁能源发展擘画了新时代发展蓝图,锚定了新阶段发展目标。


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青海清洁能源发展要走集中式大规模开发之路,在满足本省高质量用电的同时,实施大规模外送消纳必不可少。建设强大的电网,打通清洁能源外送通道是关键所在。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上,±800千伏青南换流站拔地而起,傲然屹立。换流站内,高效运转的电气设备正将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清洁能源“打包”外送;换流站外,林立的铁塔犹如钢铁卫士,护送着这些来自青藏高原的珍贵礼物一路东去,直达1500公里之外的中原大地。


这条建成投运于2020年7月的特高压直流工程,是世界首条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的重大工程。今年7月15日,正值青豫直流工程启动输电一周年,截至当日,该工程累计为中东部省份输送电量131亿千瓦时。如今,每天有3000万千瓦时青海绿电通过这条线路送往中原大地,支撑青海光伏、风力发电利用率保持在95%左右。预计到2024年,工程年输送清洁电量将超过40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替代受端原煤18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960万吨。届时不仅将促进青海新能源大规模消纳,而且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网青海电力发展部主任王星楠介绍,“十三五”以来,国网青海电力在不断加强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同时,累计投资建成14项清洁能源外送能力提升工程、27项并网工程,青海清洁能源外送能力大幅提升,有力支撑了海西、海南两个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的建成,实现了青海清洁能源全国范围内的输送消纳,为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提供了坚强保障。


预计到2025年,青海电网省际输送能力将提升至2000万千瓦,是当前的近两倍,将为全省清洁能源大规模外送消纳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


发展储能产业是支撑青海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的又一重要手段。


国网青海电力在推进储能产业发展方面开展了深入探索,在国内率先提出“共享储能”概念,并将储能电站作为独立主体纳入市场,构建了双边竞价和双边协商两种市场化交易模式;率先开展大规模储能研究,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优化充放电模式,进一步提升储能资源利用率,为推动储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开辟新路径。截至2021年7月15日,共享储能累计成交2582笔,新能源增发电量6979万千瓦时。


国网青海电力还就多种储能形式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已有7种储能形式在我们实验基地得到研究应用,未来在全省推广应用的前景也非常可期。”国网青海电力新能源并网技术实验室主任李春来介绍说。


得益于坚强的电网支撑和共享储能等新手段的加入,我省能源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2020年,全省电力消纳742亿千瓦时,其中清洁电力消纳601亿千瓦时,占比达到81%,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今年7月,青海电网总装机4050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3657万千瓦、占比90.3%,新能源装机2464万千瓦、占比60.9%,两项占比均位居全国各省份第一,且5年来全省新增电力装机全部为清洁能源,开创全国先例。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


青海的生态地位独特而重要。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


青海高原的涓涓细流汇聚成大江大河,滋养华夏大地,孕育出沃野千里、灿烂文明,也孕育出了万物生灵。青藏高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无数野生动物的家园。国网青海电力在扎根高原用心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同时,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指示,积极承担央企责任,为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添砖加瓦。


在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可可西里的±400千伏柴拉线0352号铁塔上,一个直径1米左右、深度约40厘米,用藤条编制而成的人工鸟巢被牢牢地安装在铁塔塔头位置,鸟巢里三只小鹰相拥而栖,羽翼日渐丰满,很快将在老鹰的引导下振翅翱翔。


0352号铁塔上的人工鸟巢是国网青海电力以保护三江源头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策划实施的“生命鸟巢”公益项目。目前在柴拉线上,已安装人工鸟巢170余个。


国网青海电力“唐古拉之鹰”电力天路运维班的任亮和同事们负责这些人工鸟巢的日常监测、检查和维护工作,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他们对全线人工鸟巢进行了全面检查。


提起今年的检查情况,任亮得意地说:“今年我们排查过的人工鸟巢里,雏鸟的孵化率普遍很高,一个窝里有三四只雏鸟的情况很普遍。以前这里的鹰类在山崖或者山坡上搭窝,条件很差,天敌也多,每年只能孵化一两只雏鸟。自从安装人工鸟巢后,雏鸟繁殖量明显增长。”


据了解,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中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河流、湖泊数量多,植被覆盖率高,为鸟类提供了天然的庇护所和栖息地。目前,保护区内大约分布着300种鸟类,其中猛禽有23种,超过国内猛禽分布的平均水平,且均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物种。


然而,三江源地区的大型鸟类曾经一度困扰着任亮和同事们。2011年青藏联网工程建成投运后,高耸的铁塔成了沿线为数不多的“制高点”,也成了当地大型猛禽搭窝筑巢的首选之地。此后5年,玉树联网工程、果洛联网工程相继投运,大电网逐步延伸到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铁塔银线相继在人烟稀少的青藏高原上拔地而起,连绵延伸。由于鸟类在杆塔上搭窝筑巢的现象普遍存在,输电线路也因鸟类活动而频繁跳闸,不仅影响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给当地群众用电和电网运维带来了很大困扰。


为解决好三江源地区鸟线矛盾,国网青海电力以实现鸟类与电网和谐共处为突破口,在三江源地区鸟类生活栖息较多的输电线路沿途搭建招鹰架和人工鸟窝,引导大型飞禽在电力线路杆塔安全位置停歇和筑巢,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提升输电铁塔外绝缘水平,既有效降低了鸟害跳闸现象,又实现了输电线路防鸟工作从传统的驱鸟转变为护鸟模式,让鸟类和输电线路达到和谐共存。


据国网青海电力宣传部杨宝珠处长介绍,从2016年探索实施国家电网“生命鸟巢”项目以来,累计在三江源地区安装人工鸟窝4572个,已经成功引鸟筑巢2300余窝,项目实施效果十分显著。


据了解,近两年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鸟类种群数量由原来的14目28科61种增加至目前的16目36科111种之多,其中大型猛禽数量稳步增长。鸟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对草原鼠兔种群数量产生明显抑制作用,从而减少了鼠兔对草原植被和土壤的破坏,使当地生态环境得以良性发展。


“不断造福人民”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要坚守人民情怀,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年平均气温低至零下4摄氏度,一年中供暖期长达11个月。如今,玛多县花石峡镇藏文中心寄宿制小学的孩子们已经习惯了在温暖如春的教室和室内运动场里学习嬉戏。由国网青海电力推动建设的智慧用能系统,把源源不断的热量从电锅炉、电暖气中传输到学校的每间教室、每个活动场所,守护着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有了智慧用能管控平台,我们可以设置不同时间段的温度及电暖器启停。比如白天关闭宿舍电采暖设备,晚上降温后再启动,不仅方便也很节能。”玛多县花石峡镇藏文中心寄宿制小学校长丹巴尖增说。


和玛多县一样,国网青海电力还在黄南、玉树、果洛等三江源地区的16个县大力推广实施电能替代。截至2021年5月底,“三江源”地区共实施“煤改电”取暖面积416万平方米,惠及采暖用户约13万人,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万吨。


在海西州,国网海西供电公司结合当地海拔高、气候严寒、生态恢复周期长的实际,以推广电热炕、电热膜、电锅炉为切入点,大力宣传电能替代优势,及时掌握电能替代项目开发需求,开通报装绿色通道,为电能替代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帮助群众改变生活方式,改善生活状态。


“以前烧火炕用的是秸秆、牛羊粪。每年冬天都要到山里去拉羊粪拉秸秆,村里到处是牛粪羊粪,影响村容村貌。”干净便利的电热炕让赛纳村村民才让卓玛赞不绝口,“自从用上了电热炕,身上的炕烟味没了,我们也不用煨炕了,想啥时候热,就啥时候热。”


在国网海西供电公司的悉心服务下,才让卓玛所在的赛纳村148户村民全部安装了电热炕,该村也因此成为海西州第一个实现全村清洁取暖的示范村。


在赛纳村的示范引领下,数百公里外的乌兰县茶卡镇巴音新村全村35户村民也全部用上了电采暖。家中暖起来了,空气好起来了,生活越来越幸福了,这是广大群众使用电采暖后的共同感受。


“十三五”期间,国网青海电力积极推动清洁用能和绿色消费,促请政府出台支持电能替代、峰谷分时电价等政策,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燃煤自备电厂。加快“三区三州”电网改造升级,支撑全省各地清洁取暖用电需求。


截至2020年底,国网青海电力累计推广实施电能替代重点项目2336个,完成替代电量103亿千瓦时,减少燃煤消耗126.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1.5万吨,电能替代成效十分显著,广大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今年,国网青海电力确定了27亿千瓦时替代电量目标,将在清洁取暖、商业电厨炊、校园电气化、交通运输等行业推进规模化替代,让更广泛的群众在更大的领域享受到清洁绿色的电能带来的种种便利。


跨入新时代,昂首阔步行。如今,青海高原清洁能源发展正盛,从生产到生活、从出行到消费,广大群众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带来的变化,享受到绿色能源发展带来的红利。


注:本版图文由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王国栋提供。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